“古代的生活和现代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学了三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孩子们充满了好奇,一次创造性学科实践活动也由此展开。

老师用“一图读懂”策略,深挖教材里隐匿的宝藏——知识点、疑问点与创新点,为孩子们搭建起通往北宋汴京繁华市井的“探索栈道”。


孩子们用放大镜观察《清明上河图》里的细节,一个个问题也跳了出来:“古人长袍大袖,走路带风,是为了藏宝贝,还是彰显身份?”“这些商店的招牌像‘密码’,店里都出售哪些‘宝藏好物’呢?”“形形色色的人里,有没有外卖小哥?”

孩子们带着问题翻找资料,有的研究北宋人的经营之道,有的研究古今服饰的异同,有的绘制“汴京职业地图”,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千年古画在校园里焕发出别样生机。

这样的学习方式,上海市静安区和田路小学的学生并不陌生。11月29日,静安学术季·第九季区级活动——“‘双新’背景下小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实践探索”举行,和田路小学展示了学校创造性教育的发展历程、基本方法、实施路径和校本评价。

和田路小学自1980年起开展小学生创造力启蒙培育,四十余年来,学校与时俱进,始终致力于培养更有创造力的新时代创新人才。校长张军瑾领衔的“小学创造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等研究成果获上海市和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项,学生获得过头脑奥林匹克(OM)全球总决赛冠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等众多荣誉,还有一些孩子的创造发明项目申请到了发明专利。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后,学校围绕小学生创新课程开展了新的探索。

所有创造源于问题,如何帮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更有效的闭环,进而让学生螺旋上升发展?张军瑾介绍,学校提出了创造性教学的基本方法“问-思-创-评”,“问,即老师设计或安排问题的情境,学生提出思考型问题;思则是鼓励学生自由联想、积极思考;创即学校开展各种活动,鼓励学生付诸行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评即师生共同拟定评价标准,共同评价、互相尊重,选取最优方案。”

此外,和田路小学从原有的“和田创造十二技法”中延展出“六步创造学习法”,通过同理观察、发现问题、建立联系、探究解决、成果呈现、创意评价六个环节,使学生在自主参与、探究的过程中提升创新素养。

校园里,哪种自来水龙头更节水?

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学校卫生间的水龙头没关,水资源被白白浪费,并由此想到,校园里的自来水龙头有不同的款式和功能,哪种功能的自来水龙头更节水?如何根据不同的使用需要,选择合适的自来水龙头?

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将发现的问题与数学、劳技等学科建立联系,借助量筒、计时器等工具开展对比实验,并设计节水方案。


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演讲、报告、实验等多种形式呈现自己的研究成果,老师从学生的创新表现、项目展示、探究过程、创造习惯等方面开展评价。

“双新”背景下如何实施创造性教学?张军瑾表示,和田路小学探索了两条路径——创造性学科实践活动、创造性劳动项目。

学科实践是《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亮点,张军瑾介绍,和田路小学在国家课程中立足学校创造教育特色,深入领悟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学科实践活动为切入口,将基本知识、技能、方法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打通学科与实践的界限,全面推进全学科发展。通过融合学科知识与实践应用,兼顾学科探究与创造实践,以培育学科素养与创新素养。


在创造性学科实践活动中,和田路小学进行了大量实践研究。挖掘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创造性学习要素,提炼教材中的知识点、疑问点、创新点,聚焦“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作为创造性学科实践活动的内容来源。经过4年的研究,已经通过内容结构统整、素养达成目标、核心知识梳理,搭建学科实践体系框架。


此外,学校从2018年启动创造性劳动项目研究,利用多场景的创造性劳动素材,运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对劳动进行创造的观念与习惯,强化学生在劳动中实现创造的知识与能力,提升学生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品质和精神。

目前已经形成创造性劳动项目的分年段目标、创造性劳动课程,创造性劳动项目课程资源进入课后服务,辐射静安区15个学校。

和田路小学以“九个创造习惯”构建创造性学习的校本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创新素养分为创造实践、创造思维、创造人格3个维度。

在创造实践维度,鼓励学生多看看不同的做法、多听听他人的说法、多玩玩新鲜的活动、多找找相关的信息;在创造思维维度,鼓励学生多说说自己的发现、多试试新奇的创意、多想想解决的方法;在创造人格维度,鼓励学生多做做勇敢的尝试、多改改创造的成果。在评价中评动手、评过程、评发展,淡成果、淡优劣、淡功利,让创造成为乐趣、成为习惯、成为理想。


张军瑾介绍,在3个维度、9个方面下,创造性学习评价又形成了27个行为细节、81个分级测评点,比如在多说说自己的发现方面,分为会提出自己的疑问、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会论证自己的观点3个行为细节,每个细节又具体细分为3个测评点,希望学生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完整地发表见解、会修正并表达自己观点。

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成果可以通过学业、创意、运动、发明、生活等五个方面申请学校的“创造专利”,“学生会用自己认为最生动、最有趣的方式呈现自己的创造成果和过程,可以采用小导图、小演讲、小报告、小实验等多种方式。学生的成果获得学校创造专利组的认定后可以获得积分和展示成果的荣誉,也可以参加校内创造专利拍卖会、参加学校期末的闪耀之星评选。”张军瑾说。


张军瑾表示,在创造教育四十多年的实践中,学校不断关注学生的成长经历,与时俱进推进学校的相关理念,从点燃创新之火到走向创造无边界,人人时时处处皆创造,随需随思随行皆学习。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所长徐士强表示,和田路小学坚持四十余年开展创造教育,开展了扎实的工作,将学校的创造教育常态化、普及化,“和田路小学在创造性的培养上注重教与学的有机结合,‘问、思、创’都是学生的学习行为,强调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原院长夏惠贤表示,创新教育是当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趋势,创新素养培育要坚守课堂教学的主战场,通过老师讲、学生学的方式进行创新启蒙;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开展更多的讨论,学生之间互相启发,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

静安区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张连根建议,在创新素养的培育,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师的持续创新更能带动创新教育的发展;学校同样要注重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系统性、延续性,可以与中学开展更多的合作。



静安区教育局小教科科长李融曾在和田路小学工作,他表示,和田路小学为教师、学生打造了非常开放的教学环境,“双新”强调国家课程实施的规范性,学生的培养则是多样性的,“问-思-创-评”“六步创造学习法”的创造性教学方法有助于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模式的变革。

静安区小学教育第三党建专委会主任吴叔君表示,在“双新”背景下,学校的教学要保持学生的好奇心,要允许学生犯错,“学习不是知识的堆砌,而是要厘清知识的内在结构,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犯错才会有创新。”

此外,作为上海静安创造教育研究院集群校,上海市静安区闸北第一中心小学副校长张翊菁分享了学校做法。

文字:曹轶姗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芮德贵

校对:曹铒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