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美国男子以300美元购得了一个看似毫无价值的“大坑”。

此举一度让他成为众人眼中的笑料,连专家都摇头,认为他太不理智。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经过数年时间,他竟凭借这个大坑让家族财富飙升,跻身亿万富翁行列。



吉尔伯特的“权威”结论

1891年,亚利桑那沙漠中的一个巨型“大坑”,引起了科学家格罗夫·卡尔·吉尔伯特的注意。

当时,很多地质学家都认为,这个大坑是一个火山口,这种说法在那时候看来是比较合理的。毕竟那片区域火山口众多,像旧金山峰、落日火山口,都是近代火山活动的证据。



但与此同时,也有一种说法是:大坑是巨大陨石撞击所致。

以严谨公正著称的地质学家吉尔伯特,亲临陨石坑调查实验,最终推翻了“陨石撞击”假说。

吉尔伯特设想,如果这个大坑真是由陨石造成的,那么陨石的大小应该与陨石坑相当。而且这颗陨石,很有可能还在坑底。



为此,他设计了两项实验来验证撞击假说:比较陨石坑内部空间与坑周围破碎岩石的体积,利用磁铁检测地下是否存在大量铁质。

实验结果显示,坑内并未发现陨石物质。坑周边碎裂岩石的体积,恰好能填满整个坑洞,坑中央既无铁镍团块残留,也未发现陨石导致的磁异常现象。

因此,吉尔伯特得出结论,陨石坑是火山口或蒸汽爆炸的结果。至于周围散落的陨石碎片,只能说纯属巧合。



作为美国地质调查局的首席地质学家,吉尔伯特在其时代享有盛誉。他宽容、公正,被誉为“美国科学界迄今为止最接近圣人的人”。

吉尔伯特的威望如此之高,以至于他的同事或后来者,都鲜有勇气公开挑战他的观点——哪怕某些结论存在明显的错误。但有一个人例外。

巴林杰向权威挑战

丹尼尔·莫罗·巴林杰是费城的一名矿业工程师。



巴林杰19岁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22岁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法学硕士学位。

对法律工作感到厌倦的他,没多久就转而从事采矿业,到32岁那年,他基本已经实现“财富自由”了。

聪明过人的巴林杰,脾气暴躁,不喜欢受人欺骗愚弄,更讨厌所谓的“权威”。

妻子经常这样形容他:“一半是绅士,一半是野人”。

1902年,巴林杰和在美国森林管理局工作的霍辛格一起喝酒闲聊,从对方口中得知了这个“大坑”。



他震惊地丢掉了手里的雪茄,像所有初次听说“陨石坑”的人一样,他也惊呼道:“这不可能是真的!”

巴林杰的观点和吉尔伯特一样:如果大坑是由陨石撞击形成的,那么其中应该还埋藏着大量的陨石碎片。



几个月后,霍辛格写信告诉他,在陨石坑边缘破碎的岩石中,的确发现了主要由铁和镍组成的独特陨石碎片。

由此,巴林杰确信,这一定是一个陨石坑,是陨石撞击造成的。

他推断说,如果这些陨石碎片是在不同时间沉积的,那么就会在不同层中被发现。



尽管此时的巴林杰还没有亲眼见过陨石坑,但一向敢想敢为的他,立刻与朋友一起成立了一家公司,并开始为陨石坑及其周围的土地申请采矿专利。

但不管怎么说,“陨石撞击”只是一种假说,也不是主流观点。

为了给他的采矿项目筹措资金,巴林杰亟需提供证据,得到科学界的认可与支持。

此后数年间,巴林杰向费城自然科学院呈上了他论证陨石坑撞击成因的关键证据。



比如,陨石坑内发现了数百万吨硅石粉末,这一定是在巨大的压力下才能形成的。陨石坑边缘及周围平原上,广泛分布着以“页岩球”形态存在的陨铁碎片。

陨石坑边缘及周边平原的岩层沉积顺序,与下层岩床的沉积顺序相反,这正是因为在撞击发生时,上层的物质会首先被抛出,随后才是下层的岩石。



然而,这些证据非但没有让科学界信服,反而使巴林杰成为了笑柄。

科学界的嘲讽

巴林杰在他的第一篇论文中,就提到了吉尔伯特的实验与结论,他对吉尔伯特的结论成为主流认知感到非常惊讶。

因为他认为只要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地质学家,从现有证据中一定可以看出,那个“大坑”绝对不是火山活动造成的。



地质调查局那么多优秀、专业的科学家,难道只是因为吉尔伯特过去的成就与地位,就无条件将他的结论视为“权威”吗?这番言论不出所料地触怒了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地质学家们。

吉尔伯特的同事中,许多人激烈反对巴林杰的撞击假说,对他的结论嗤之以鼻,甚至大肆嘲笑。

巴林杰说得不错,就是因为吉尔伯特的“权威”地位,让那些私下认同巴林杰观点的人也选择了沉默,不敢公开表态。



面对种种质疑,巴林杰毫不动摇,不断邀请科学家们亲临陨石坑进行现场考察,逐渐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力量。

但吉尔伯特与美国地质调查局对此却一直未置一词。巴林杰性格倔强、强势,对反对声音不以为意。这样的态度,让当时的科学界对这个“外来户”普遍没什么好感。

1912年,巴林杰在致发明家伊莱休·汤姆森的信中写道:“他们心里清楚,我已经占了上风,只是没勇气承认罢了。”



夙愿未酬却造福后人

虽然痛苦、失望,但巴林杰始终相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近30年的时间里,他的公司持续不断地向巨坑底部钻井。

一直达到419米深度,也没有发现明显含铁的物质。到了1928年,巴林杰又成功筹集20万美元,准备对陨石进行最后的勘探。

此时,他对陨石体积的估算已攀升至1000万吨,并预期50万美元的投资能带来2.5亿美元的回报。然而,公司的股东们却日益感到不安。

于是,他们向天文学家福雷斯特·雷·莫尔顿请教了关于陨石大小的看法。而莫尔顿的回答,对众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他根据陨石以高速从太空撞击地球所释放的能量计算,认为造成如此陨石坑的物体可能仅有30万吨重。

从投资回报的角度来看,根本没有继续钻探的必要。

更重要的是,莫尔顿还提出,撞击产生的巨大能量会使陨石本身完全气化。换言之,巴林杰的探索,或许从一开始就注定是失败的。

1929年11月23日,莫尔顿整理出了一份非常详尽、很有说服力的分析报告。这份报告出炉仅7天后,巴林杰因心脏病发作离世了。仅在勘探上,巴林杰就花费了60多万美元。



他几乎失去了自己所有的财产,以及投资者托付给他的数十万美元。

20世纪50年代,行星物理的研究趋于成熟,科学家们也有了许多新发现与新认知。

直到1963年,天文学家尤金·舒梅克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提供了支持撞击的关键论据。

彻底说服了最后一批怀疑者,并验证了巴林杰最初的说法。



五万年前,那颗重达30万吨的陨石,如一颗巨大火球,划破了北美苍穹。

它以广岛原子弹爆炸150倍的威力,给地球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陨石坑,也给巴林杰带来了此生最大的痛苦与遗憾。

这件事过后,“巴林杰陨石坑”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旅游景点。那里成了美国宇航员的天然训练基地,每年也有大批游客前来观光。还算幸运的是,巴林杰的财产所有权由他的后代继承。



他的家人把陨石坑做成了商业性的景点和博物馆,从游客那里赚的钱远比巴林杰通过采矿挣来的钱多得多。

巴林杰夙愿未酬,但巴林杰家族却因他当年锲而不舍的精神,成为了亿万富豪家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