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地处东南沿海,拥有绵延的海岸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然而曾经却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农业县,淡水资源十分匮乏。福清市境内陆地面积1519平方公里,流域面积大于30平方公里的溪流仅有6条,最大的河流龙江发源于莆田,干流全长62公里,在大渡口谷地进入福清境内,流经35.5公里,流域面积500多平方公里。


因而,曾几何时

福清的自然环境既美丽又严酷

干旱是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

唐朝天宝年间(742年—756年)

福清的地方官员带领百姓

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治水工程

他们在龙江河畔、五马山麓用竹笼拦水

筑木成桩,采山石围堰

砌高陂横江截流

历经数载终于建成了天宝陂

这一水利工程不仅能够拦蓄淡水

抵御咸潮上溯

还利用弯道环流原理实现了水沙分离

引清水自流灌溉

解决了困扰当地已久的干旱问题

天宝陂选址在弯道下游河势较高处的赶潮断面上,扼守着龙江的水势。由于上游有足够的集雨面积及水头,可拦蓄淡水,抵御咸潮上溯,起到了拒咸蓄淡的作用。同时,利用弯道环流原理,使水沙分离,引清水自流灌溉。天宝陂集蓄淡拒咸、引水灌溉和排洪排涝于一体,使福清大面积农田得以旱涝保收。天宝陂是闽中历史上最早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比莆田木兰溪上的木兰陂修建的时间要早三百多年。


天宝陂的修建只是开始,要使其持续发挥作用,还需要长期的管理和维护。从北宋到明清,历朝历代都有官员致力于修复和改善天宝陂。例如,北宋知县郎简招募百姓疏浚河道,加固堤坝;熙宁五年(1072年),知县崔宗臣亲自督促修筑天宝陂,使灌溉面积大幅增加。宋朝元符二年(1099年),知县庄柔正更是在天宝陂旁的大树下审案,败诉者罚其搬石修陂,以铁汁锢基,确保了堤坝的稳固。明代福清籍官员叶向高在其《重修天宝陂记》中详细记录了天宝陂的历史和多次修复的过程。这篇文献不仅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水利史料,也激励着一代代福清人珍惜并守护这份先贤留下的宝贵遗产。叶向高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他两度出任内阁辅臣,为官三十余年,未受一金,未求一事,未害一人,他的精神同样激励着后人。

进入20世纪,天宝陂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1945年,福清成立了十三洋水利协会,再次重修天宝陂。新中国成立后,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天宝陂的管理和养护,将大坝外坡改为浆砌条石滚水坝,并成立了专门的水利管理委员会。这些措施不仅保证了天宝陂的安全稳定,也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

当我站在天宝陂前

可以看到这座古老的堤坝仍然屹立不倒

守护着这片土地

周围的环境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清澈的水流从天宝陂中流出

滋养着周边的农田

使得这里的农作物茁壮成长

每当春耕时节

农民们忙碌的身影在田野间穿梭

一幅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展现在眼前


天宝陂是唐代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是闽东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2020年12月,入选2020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天宝陂不仅成了福清的一张名片,更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毅力的象征。它见证了千年来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努力,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在治水方面的卓越成就。天宝陂的存在,不仅解决了当地的农业生产问题,还深深影响了福清的文化发展。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诗篇,赞美天宝陂的伟大功绩。同时,天宝陂也被纳入了文化旅游项目,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景点。



福清市充分利用天宝陂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划定区域保护措施,确保天宝陂及其周边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推动天宝陂与龙江流域综合治理相结合,改善水质,美化环境,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空间。同时,致力于挖掘和传承天宝陂的水利文化,增强公众对水利工程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下一步,开发以天宝陂为核心的文化旅游产品,如特色旅游路线、文化创意商品等,带动当地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不仅保护天宝陂这一千年水利工程,也使其成为了展示福清城市形象和文化底蕴的重要窗口。


天宝陂是一座活生生的历史博物馆

它见证了福清从一个缺水之地

发展成为富饶之乡的全过程

千百年来

无数的先辈们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

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今天,当我们站在天宝陂前

感受到那股流淌了千年的生命之水时

不禁会心生敬意

感叹于祖先们的伟大创造和不懈努力











文 王小庆(龙岩市文化和旅游局) 图 福清市影像中心等

编辑 薛雅平 江杭

审核 张晨 谢雄

监制 吴凌 峰 陈宏

发现城市管理问题

拍照上传举报

一键直达“融壹拍”小程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