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时节,霜华初降,记者受一份特别的邀约走进兴化。2014年,以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毕飞宇命名的“毕飞宇工作室”落户兴化。十年来,毕飞宇工作室在文学的长河中编舟、撑篙、义渡,用文学之光照亮了更多基层写作者,在里下河腹地掀起全民写作、全民阅读的风潮。
回顾首场沙龙:
“把作者批评得满脸通红”
观看工作室成立十周年回顾短片时,坐在台下的毕飞宇几度泪目。
鲁迅文学奖得主、泰州市文联主席庞余亮是毕飞宇的同乡好友,也是工作室的主理人。“毕飞宇带领我们走过十年。当时是2014年12月,我和毕老师在家里聊天,他突然说,我们能不能模仿国外的文学沙龙,尖锐、真诚地探讨一篇作品的得失?他的一句话让我记了这么多年:我们都是生活在文学的土壤中,土壤肥沃了,才能孕育更多的文学人口。”庞余亮对记者说。
于是,小说沙龙成为毕飞宇工作室的主要活动形式。每期讨论一部短篇,标准是更具探讨空间,作者匿名,讨论原则是“只准批评,不准表扬”。
首期讨论作品是孔凡春的《福扣》。在根据沙龙实录整理出版的《好小说是改出来的》中,讨论《福扣》的那天被称作“最纯粹的2014年12月6日”。“我们简直把作者批评得满脸通红。”庞余亮回忆道,“点评作品的本土作家也不习惯,几乎不知怎么在公开场合发言。刚开始的第一个小时是毕老师和我主讲,慢慢地,气氛热烈起来,持续了三个半小时之久。老毕是很擅长拆解小说的,他拆得很漂亮,很到位,初学者才知道原来小说是有脉络、气息和技艺的。”
自此,这场“文学义渡”启航。10年间,毕飞宇工作室举办小说沙龙47期,评点稿件60篇,丁帆、余华、毕飞宇、叶兆言、王家新、叶弥、储福金、庞余亮、范小青、张清华、欧阳江河、阿来、乔叶等国内知名作家,和来自美国、爱尔兰、西班牙、加拿大、新西兰、墨西哥等国的多位作家、诗人、文化学者先后加入到“义工”队伍中。工作室没有一分钱经费,所有嘉宾都是义务参与。联想到兴化历史上在渡口免费为百姓撑船的“义渡”,越来越多人把这种“文学惠民”的形式也称作“义渡”。
“在沙龙上我问过一个问题:一个人可以不努力就成为好作家吗?一次次参加沙龙让我们对写作产生了敬畏之心,知道了业余和专业,知道了写作也是手艺活。”本土作家代表王锐说。
“《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说自己年轻时的烦恼是‘无硕师名人与游’。在毕飞宇小说沙龙上,一位位硕师名人来到兴化的文学爱好者当中,授业解惑,为我们点破迷津。现场讨论不再是言不由衷的赞美,而是刺刀见红的剖析,从内容到形式的深度探究。”本土作家代表易康感叹。
现场示范“文本细读”
好小说的“密码锁”是什么
毕飞宇小说沙龙如何“庖丁解牛”?11月28日下午,第48期小说沙龙如期举行。尽管是工作日,文学爱好者们依然自发赶来。这期讨论的作品是短篇《礼物》,讲述了一只作为“不速之客”的猫咪如何映照出重组家庭中的疏离和主人公们的情感创伤。
“比喻太多,有时像小学生作文”“‘惨绝人寰’‘天崩地裂’都不是小说的语言”“作者像烧菜一样,淡了就放盐,各种元素乱炖,而不是按照‘应然’的逻辑”……兴化本土作家纷纷点评发言。
泰州市文联艺术指导中心主任、创研部负责人周卫彬认为,小说的叙事动力很成问题,纯粹是作者强行推动的,而不是依照人物自身的内在逻辑。人物的行为和他的经历之间也不应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否则就显得假。
刚捧回施耐庵长篇叙事文学奖的本地作家顾维萍点评道,小说要注重留白,读者都知道的东西就不用讲。“小说要处理人之间的关系,‘我’和丈夫、前夫、儿子、猫咪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所涉及的几个重组家庭想映照出怎样的社会面向?这几组关系,作者没有好好设计。此外,小说要特别强调结构的有机性,就像契诃夫说的,第一幕如果出现了一把枪,那么在第三幕一定要把它打响。”
在庞余亮看来,这篇习作具备小说家的基本触觉,但也犯了初学者的通病,也就是前半部分写得差,后半部分写得相对较好。究其原因,是训练太少,而好的小说家应该从第一行就显示出他对文本的控制力;小说的逻辑非常重要,短篇小说几乎就是诗,一定要一口气写完,而这篇习作显然缺乏把整体文本“捆起来”的能力。
何为“捆起来”?庞余亮谈到朱自清《背影》的一个细节,父亲安慰“我”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我读到这句话,一下子愣住了,意识到这就是把文章‘捆起来’的那句话。明明是为祖母奔丧,按说应该‘我’安慰父亲才是,怎么颠倒了过来?就这一句话,读者就能窥见作者家庭的反常。联想到朱自清父亲因为娶第四任妻子造成父子隔阂,我们也就明白了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等细节,固然是父爱,但更多是愧疚。这个就是‘阴影’,它构成了文本的张力。”
对小说而言,“阴影”“幽暗”是一种重要的力量,形成作品的褶皱。庞余亮非常推崇爱尔兰作家克莱尔·吉根的短篇《走在蓝色的田野上》。纠缠于志业与爱情,主人公有一天“梦见风把她身上的雀斑都吹走了”,随之对爱情释怀。“风吹走雀斑”这么轻轻的一句话,四两拨千斤般带出了主人公的人生抉择,在不可说之中,强化了小说在“冰山”之下的部分。
“尽管这篇作品只有偶尔一个段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那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刚开始写作,不熟练也很正常。对我们的意见,你选择性地接收就可以,写作还是要靠自己的探索走下去。”《青春》杂志总编李樯勉励道。
深耕文学志愿服务
让更多人被“光”照亮
此次为参加毕飞宇工作室十周年活动,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邱华栋,和中国出版协会全民阅读工作委员会主任聂震宁专程赶到兴化。席间,邱华栋笑问毕飞宇:从小小兴化走出一大批文学家,这是一个怎样的课题?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邱华栋
何以兴化?文学作答。兴化市委书记陈锋剑介绍,兴化自古崇文重教,人文荟萃,诞生了郑板桥、施耐庵等文化先贤,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有三部与兴化有深厚渊源,被称为“长篇小说的发祥地”。新时期以来,“兴化文学现象”享誉文坛,拥有“中国小说之乡”“中国文学之乡”的美誉。如今,毕飞宇工作室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兴化推动全民阅读和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的有力抓手。十年间,从兴化本土走出中国作协会员5名、江苏省作协会员36名。一场场文学义渡,把更多文学爱好者“渡”到了彼岸。
小说沙龙主攻文学普及和新苗培养,“广场书屋”则构建起全民阅读的阵地。
古色古香的门楣上,著名书法家言恭达手书的“广场书屋”四个大字,是毕飞宇靠一顿饭“化缘”而来。馆藏的3万册图书,也是他向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等募捐而来的精品好书。在这里,依托文学、好书的媒介,人与人之间建立起了一种更富精神质地和纯粹互助的关系。沙龙上有“作家义工”,广场书屋也建立起志愿者管理制度,由文学名家、兴化本地教师群体、本土作家、文学爱好者等200余人组成的义工团队,为市民及孩子们提供了大量的阅读写作辅导等公益服务。
在邱华栋看来,所有这些,为当地推动文学和阅读普及找到了有力的支点,也堪当中国作协推进文学志愿活动的先驱和表率。
目前,毕飞宇小说沙龙走出兴化,走进南京、上海、四川等省内外20多所高校开展活动,这一模式也被省外所借鉴。庞余亮透露,未来,小说沙龙还将和其他省市作协联动,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推动文学的发展、人的发展,“一些被点评过的作者后来虽没有成为作家,却成了单位的领导干部。一个曾被文学照亮过的人,相信面对事业时也会更有人文情怀。”
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副主席郑焱
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副主席郑焱寄语新的十年:希望毕飞宇工作室永葆初心,继续秉持为文学繁荣做“义工”的宗旨;希望广大青年作家要坚定本心,始终保有对文学的赤诚热爱和纯粹坚守;希望社会各界继续关心支持毕飞宇工作室,助力江苏文学青年人才的发现与培养。
中国作协副主席、江苏省作协主席毕飞宇,和兴化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常冬海为兴化文学线上公众号“可以兴”揭牌
文学的希望在于青年。“如果你热爱文学,请别那么害羞,我们一起来面对文学,面对写作和批评。”毕飞宇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冯圆芳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