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钛媒体APP拍摄)

2024年,在国内市场存量乃至缩量竞争的背景下,白酒“出海”的意愿空前迫切。

复盘来看,今年头部酒企密集在海外开展活动、核心产区“政企联合”“抱团出海”现象突出。根据11月27日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酒类进出口商分会公布的酒类出口数据:1-10月我国酒类出口延续增势,出口总量6.2亿升,增长6.7%,出口总额14.9亿美元,增长7.1%。

其中,白酒仍是出口酒第一大品类,在出口总额中占比48.4%,其在第三季度重回上升通道后实现平稳增长,1-10月出口额为7.2亿美元,增幅14.1%,出口量1275万升,增幅3.3%。

出口量额双升,表明白酒“出海”整体向好。钛媒体APP也观察到,当前白酒出口市场集中度较高,其中亚洲是核心区域,这一背景下今年东南亚成了白酒“出海”的主阵地。另外,今年白酒行业加大声量呼吁降低白酒“出海”难度,以白酒关税为例,自今年两会开始就是热门话题。

多形式加速“出海”

《2024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提到,中国白酒的全球化时代正在到来,头部酒“出海”步伐加速。实际上,今年白酒企业加速“出海”的背后逻辑是大家在国内市场“卷不动了”。

行业周期加上消费疲软的冲击,今年白酒算是彻底进入“冷静期”。前段时间白酒上市企业三季报集体降速,就直观地展现了酒企业绩增长压力。当然,除了产业内部“价格”与“库存”的矛盾亟须解决外,国内市场已经饱和更是白酒企业不得不面临的现实。

所以近两年白酒愈发重视海外市场,对白酒企业而言,“出海”从一道“选择题”变为“必答题”,从而演变出“不出海,就出局”的行业共识。

钛媒体APP注意到,白酒这一波出海热潮仍旧由头部企业主导。据钛媒体APP不完全统计,今年贵州茅台(600519.SH)、五粮液(000858.SZ)、山西汾酒(600809.SH)、洋河股份(002304.SZ)、泸州老窖(000568.SZ)等头部酒企都积极布局海外市场。除了高频次亮相国际舞台,各家酒企自身也开展了一系列品牌文化活动,比如五粮液启动了2024年“和美全球行”活动、山西汾酒在海外开设了多家主题文化体验中心等。

得益于对海外市场的进一步拓展,贵州茅台今年前三季度海外营收34.83亿元,同比增长16.71%,这一营收规模已超过大部分酒企全年营收水平;山西汾酒海外终端门店已有近万家,遍布亚洲、欧洲、美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另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白酒各产区“政企联合”酒企“抱团出海”也是一大看点。比如今年5月,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着力打造“川酒”品牌推动川酒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川酒“出海”任务被单独列出;

同一时间段,在政府带队下,以贵州茅台、珍酒、习酒等为代表的贵州酒企组团在海外举办了“黔酒全球行品鉴推介活动”;7月,以山西汾酒为首的多家吕梁产区酒企亮相2024年第23届马来西亚国际食品和饮料贸易展览会MIFB…

出口市场高度集中

在日前举办的“AIIC 2024酒业创新与投资大会”上,中国贸促会研究院院长赵萍指出,中国酒类品牌出口市场集中度非常高,主要核心市场是亚洲地区。

钛媒体APP注意到,白酒出口市场与整个酒类出口市场特征保持一致。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酒类进出口商分会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中国白酒共向93个目的地市场出口,出口额TOP10的国家和地区中,除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外,其余都属于亚洲地区。

从数据来看,中国香港是白酒第一大出口区,1-10月亦延续了较好增势,白酒出口量额均同比增长。此外,可以看到1-10月白酒在一些国家及地区的出口额和出口量出现了下降,但均价几乎都上涨了。

(数据来源: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酒类进出口商分会,钛媒体APP制图)

另一个明显现象是,东南亚国家成为白酒主要出口地之一。今年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股份等名酒企业在东南亚市场表现得十分活跃,各家都在东南亚开展经贸交流活动,举办品牌推广活动以及召开区域经销商座谈会,此外不少二三线酒企也将海外市场的重点放在东南亚。

当然,一直以来东南亚都是白酒“出海”的重中之重,头部酒企基本已成功完成在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进行市场布局。以贵州茅台为例,其在东南亚的营收增幅大、占比贡献高、试点带动强,东南亚堪称贵州茅台海外“标杆”市场。

除此以外,东南亚再次成为白酒“出海”的热门选择,更多是因为东南亚与中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以及东南亚国家华人比例高,消费习惯上对白酒接受度更高,这些都为白酒进入东南亚市场提供了先天便利条件。

行业呼吁降低白酒“出海”难度

虽然白酒出口额占酒类出口总额的45%,但相对应白酒行业整体收入来看,微乎其微,而且从出口量来看,白酒出口量的占比仅2%左右。

即使是已经将产品卖到了66个国家及地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贵州茅台,也在日前的临时股东大会上表示,目前只是“出口”而已,下一步才是“出海”。

也就是说,“出海”是行业大趋势,但白酒离真正的国际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赵萍表示,目前,中国酒类出海面临的风险主要为两大类:一般性风险和特殊性风险。其中,一般性风险包括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全球货物贸易微弱改善、供应链不确定性增加、绿色贸易壁垒等;特殊性风险则包括文化差异、市场竞争、政策与技术壁垒、品牌影响力等。

钛媒体APP注意到,今年白酒行业高度关注关税问题。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就提交了“关于争取酒类国际贸易政策,加大白酒国际化推广”的提案。之后,在白酒国际化相关行业论坛上,业内人士均反复提及白酒关税。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旭在第21届上海酒博会期间谈到,“出口国家的关税比较高,我们64个国家关税150%以上的占2个,100%、150%的有10个,50%~100%的有19个,总体来看50%以上占一半多。”

在业内看来,高关税让白酒这一消费品在国外变成了奢侈品,极大地阻碍了白酒在海外市场的推广。对此,今年业内加大声量,呼吁国内相关部门做一些努力,推动白酒贸易政策的改变。

今年5月,四川省酒业协会成立,并提出四川要对标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知名烈酒产区,争取将降低白酒综合税率纳入各类多边、双边国际贸易谈判。

10月,中国香港下调烈酒税,将进口价200元港元以上的烈酒在200元以上部分的税率由100%大幅减至10%。对于该方案的实施,香港及内地烈酒市场普遍予以高度期待。

当然,除了关税外,白酒“出海”还面临其他诸多问题,比如国际化物流、文化认同、建立白酒国际标准等等。对于白酒来说,要如何撬动国际市场,真正做到从“出口”转为“出海”,才能进一步促进白酒国际化。(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杨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