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把一个数千人工作、生活的小城镇变成荒芜废弃、杳无人烟的地方,需要多少时间?

答案是:短短20年时间就够了。

对此,位于重庆市开州区的国营开县煤矿有发言权。

国营开县煤矿地处今天的开州区和谦镇长坪村境内,距离开州城区约50公里。这一带属于开州北部山区,煤炭资源非常丰富,在300多年前的明朝晚期,这里的村民就开始挖取露天煤矿和打洞挖煤。到了清朝咸丰年间,这里出现了私人煤厂,成规模地采挖煤炭。到了民国时期,境内出现了100多家大小煤窑,遍布全村各个角落。

煤矿产业的兴旺,带动了当地的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产业的发展。

此地煤炭产业真正的黄金时代,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这一带的煤矿进行整合,成立了国营开县煤矿,由当时的四川省进行管理。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里,开县煤矿发展步入快车道,成为了当时四川省重要的煤炭生产企业之一,是省属国营煤矿。高峰时期,开县煤矿拥有职工1300多人,年产煤炭20万吨年,接近中型矿井的生产能力,年产值高达1700多万元。


开县煤矿

改革开放以后,全国工业迎来蓬勃发展的阶段,需要大量的煤炭。开县煤矿生产的煤炭以灰分小、含硫量低、发热量高的特点,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很受客户喜欢。由此,煤矿生产效益节节攀升,干部职工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也“芝麻开花节节高”,着实让人羡慕。

开县煤矿兴办了汽车队、发电厂、机修厂等,并修建了一批美观、大方的楼房,来为广大干部职工提供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这批楼房既有提供给单身干部职工的单房,也有提供给已结婚干部的家属房,功能设施较为完备。不仅如此,开县煤矿还在城区设立了一个办事处,方便干部职工进城出差办事、联系业务等。


干部职工宿舍

开县煤矿有一千多名干部职工,加上他们的家属,总数有数千人之多。为了解决如此庞大人群的工作、生活需要,开县煤矿设立了生活区,配备有农贸市场、饭店、旅店、医院、学校等服务配套设施。我想,一个人的生老病死,都可以在这家煤矿内部完成,不需要走出去。相当于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社会。

值得一提的是,1979年,开县煤矿修建了一座欧式风格的职工俱乐部,满足干部职工政治学习和家属们的文化娱乐需要。职工俱乐部高大雄伟,首层为基座形式,门前是四根巨大的罗马柱。四面竖有高墙。整体完美匀称、庄严肃穆,每一个细节都十分精致。


职工俱乐部

那时候,每当上面有重要精神传达下来时,厂里的大喇叭就会通知全体干部职工到俱乐部一起开大会学习精神。遇到国庆节、劳动节、春节、妇女节等重要节日时,俱乐部往往会召开表彰大会,举行文艺汇演。每逢星期天,这里还会放映电影,这是孩子们的最爱。

当年,曾经有数不胜数的干部职工和家属子女在这里观看和表演文艺节目,观看电影,度过难忘的一段时光。

在改革开放之初,许多地方特别是农村的人们,普遍居住在低矮的土墙房子里,而开县煤矿的干部职工已经住上了洋气的楼房和漂亮的职工俱乐部。所以,开县煤矿的干部职工都以在这里上班为荣。许多人挖空心思、想方设法来到这里上班。附近村子里的姑娘,如果能够与开县煤矿的单身职工谈恋爱,那也能让她们挺起胸膛,引以为傲。

顺便说一句,1994年前后,家父曾经在开县煤矿工作过几年时间。每年暑假,我都会去那里小住一段时间,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不过,历史的车轮总是往前推进,兴盛和衰败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到了20世纪初,随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开县煤矿的发展进入衰退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煤矿生产规模越来越小,直至2002年前后最终走到了停产、封矿的阶段。在这里工作、生活很多年头的干部职工,以及他们的家属,陆续离开了这块曾经拼搏、奋斗过的热土,各自奔向自己的道路。昔日繁华热闹,有数千人同时生活的小城镇,慢慢地沉寂下来,只留下那些曾经辉煌的建筑矗立在大山深处,任由野草孳生蔓延。

如今,偶尔有当年开县煤矿的干部职工,以及他们的家属后代,会回到他们当年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寻找几十年前的美好回忆。他们看到,那些高大的矿区建筑早已无人居住,职工俱乐部也杳无人烟,只有穿堂风吹过,呜咽地讲述曾经的辉煌与喧嚣。


矿区建筑早已无人居住

有人提议,将开县煤矿旧址保护起来,设立一个工业博物馆,以此来了解开州的工业历史和文化。也有人提议,将这里改造成一个旅游景点,让开县煤矿涅槃重生。这也有成功先例。比如,鄂尔多斯就把一座废弃矿山改造成生态旅游区,依托矿区丰富的人文、矿业遗迹,全面打造工业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地域文化展示平台,年接待游客突破12万人次,为当地创造经济收益达2亿元。

开县煤矿的未来是什么呢?我们不妨拭目以待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