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前言:
你或许在古装剧中常听到“午时三刻问斩”,但有没有好奇过,为什么偏偏要选在这个时间?
难道换个时间,比如清晨或傍晚,就不行吗?
还真不行!在古代,午时三刻并非随意挑选的时辰,而是有着深刻的讲究和独特的含义。
这个时间点不仅与天文历法相关,更暗含了古人对生命、秩序和天地间某种神秘力量的敬畏。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传统与信仰?为何一旦错过,就可能被视为大忌?
一切都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得多。
想知道答案吗?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生死时刻”的神秘面纱!
迷信之说:正午阳气最盛,驱魂散魄
在封建迷信的年代,人们普遍相信鬼神之说。
许多人认为,死刑犯罪孽深重,身上阴气极浓。
若在阴气最重的夜晚行刑,死魂不散,恐怕会危及生人。
而午时阳光最烈,阳气最旺,最能驱邪除晦,叫那些孤魂野鬼魂飞魄散。
何大状年轻时曾在一府衙门任刑房书吏。
他常跟随县官前往法场,亲眼见过不少令人毛骨悚然的场面。
一次,一个死囚押赴刑场时,突然嘶吼着挣脱绳索,疯了一般四处乱窜。
侍卫们七手八脚将他制服,缚在刑柱上。
那死囚瞪着赤红的双眼,口中不断念叨着什么,竟是在诅咒诸位官差早日横死。
监斩官见状,忙念咒驱邪辟鬼,直到正午时分,才下令行刑。
县官后来对何大状说:"此人恶贯满盈,阴气极重。
若非正午阳气最旺,只怕押解时便会生出乱子。
方才诅咒之言犹在耳畔,倘若夜间行刑,一旦怨魂缠身,我等岂不都要遭殃?"
古人迷信,以为午时阳气最盛,最易驱邪避凶,这是选在正午行刑的原因之一。
人道之说:午时困倦懒散,可减轻痛苦
除却封建迷信的缘故,也有人认为正午行刑是出于对死囚的一丝怜悯。
《县令曹公行刑事》一文有曹县令的这样一段话:"囚犯临刑前,我必定叫狱卒备好酒肉,叫他们饱餐一顿。
午后气血下降,神思倦怠,痛觉也随之减弱。
行刑时遭的罪,想必不会太过难捱。"
这番话,可谓触及人伦,令人动容。
古时狱中苦不堪言,临死之前还能吃顿像样的饭,对死囚而言,也算一种慰藉了。
而古人也讲究斩决后回避三日,所谓"前人血,后人避"。
大约,连处决后也还给死者留些尊严。
荀府上有个老仆人常安,曾在狱中服役多年。
他说,午后阳光正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再喝一碗香醇的美酒,不消一会儿就会犯困。
有的囚犯刑前酣然入梦,竟在梦中毫无知觉地被处决了。
想来正午行刑,于死囚而言,倒也是求仁得仁了。
震慑之说:杀鸡儆猴,警示世人
俗话说得好:不怕官,只怕管。
要让百姓循规蹈矩,光凭道德说教是不够的,还得祭出严明的王法。
《府衙备忘录》中记载,大理寺卿谢锐在任上,遇上一桩命案。
凶手张二狗杀人后逃窜在外,经过三个多月的缉捕,才将其捉拿归案。
此人狡黠凶悍,屡次拒不招供。
谢卿下令,将其游街示众三日,然后押至东门菜市口,当众问斩。
彼时正值晌午,菜市口人头攒动。
行刑官高声宣读罪状,数落张二狗如何残忍杀人,如何抗拒王法。
百姓听了直唾骂,有的还朝张二狗扔臭鸡蛋菜叶。
张二狗跪在刑桩旁,狼狈不堪。
监斩官见日头正盛,便下令行刑。
只听"刷"的一声,张二狗头颅落地,殷红的血汩汩流淌。
围观百姓无不心惊胆战,直说一定要改过向善,不敢再做半点坏事了。
由此可见,午时行刑的肃杀场面,当真令人震聋发聩,极具警示意味。
若在夜晚偷偷处决,又怎能收到如此显著的威慑效果?
"牌子一丢,掷落阳间人道
死刑犯伏法前,还有诸多仪式讲究。
比如在签发死刑牌时,刑房书吏会将囚犯的名牌倒置呈上,判官签字画押。
而押解时,刑房书吏又故意用力拖曳那签了字的牌子,直到上面留下长长的一道勾。
这预示着死囚命不久矣。
临刑前,官差还会特意换上红衣,以示慎重和辟邪。
名牌上刻的字,也要反写阴文,寓意着判处死刑。
而行刑后,监斩官不能直接回署,还得绕道城隍庙烧香,以超度亡魂。
直至鞭炮齐鸣,死者家眷号哭,整个仪式才算完成。
有趣的是,判官签发完死牌,往往会当着众人的面,把那支笔掷于地上,以示此案已决,休得再议。
何大状曾听一位判官说:"生杀予夺,实乃君王大事。
我虽秉公断案,却也不敢僭越。
判了死刑,总要把那签笔掷落尘埃,叫天下人知道,这一条性命,已经了结在阳间人道了。"
行刑程序中的仪式感
由此可见,古人对死刑犯的行刑时间、过程都有一系列讲究和雕琢。
这背后,既有威慑意味,又饱含仪式感,还体现几分仁义。
当然,并非所有时代都严格遵循所谓"午时三刻"。
不同朝代君主的统治思路大相径庭,对犯人的处置方式也各不相同。
有的或许更重视威慑,有的则可能更讲究人道。
但总的来说,行刑时间和过程的考量因素,大抵相似:统治威慑、几分仁慈、防止错杀……
当代社会,死刑制度已经废除。
我们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惩戒犯罪,不再搞过去那些花样百出、惊悚辱没的处决方式。
但不可否认,依法惩治犯罪、净化社会的原则始终不变。
古人对死刑犯行刑程序的精雕细琢,不仅饱含着律法的威严,也蕴藏着朝廷对性命的慎重。
若能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传承和光大其中的仁义精神,想必对于社会的进步大有裨益。
温情的结尾
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那一个个走向刑场的身影,终究凝固成了一段段催人泪下的悲歌。
我们固然要以律法惩戒犯罪,但也不能完全抹杀人性中的善意曙光。
望那"午时三刻"下,古人的仁义悲悯,能穿越时空,抚慰每一个不幸的灵魂。
来源: 综合自《春秋繁露》、《狱中杂记》、《醉乡杂务》等古籍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