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引言
1955年9月解放军第一次大授衔,共授予将官1048人,其中大将10人,上将55人,中将175人,少将798人。
授衔时按照中央军委公布的授衔标准与军队的军职级别进行了一一对应,比如兵团级为上将,军级为中将等。
但在实际评衔工作中,除了常规的军级军职之外,授衔小组也考虑到了各个野战军山头的平衡。
从红军时代开始的三大方面军,八路军三个师和新四军,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四大野战军、五大军区是要平衡处理的。
尤其是一野,因为地处西北加上前期原本就实力弱小,一开始的西北野战军总兵力都不够满打满算仅有7万多,而东北民主联军从人民自治军开始就有十多万人了。
在解放战争前中期,一野受实力所限,加上陕北地区比较贫穷,根本养不起大规模的军队,于是一直被压缩在陕北,发展缓慢。
直到1949年,西野在收到华北军区增援的两个兵团后才开始全面反攻胡宗南。因此一野的许多将军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功是比不上三野、四野。
虽然战功比不上,但是正所谓革命工作分工不同,一野的环境就是那样,这并不是因为一野的将士不努力导致的,更不能说彭总指挥不行,因此但是该有的照顾还是要有的。
在1955年的大授衔中,原本一野只有一位元帅——彭德怀,与三位上将。但是这个授衔太单薄了。
大将10人一野一个没有,上将55人一野只有四个,要知道四野光是军级的上将就有7个,这对于一野来说不太公平,更不利于军中的平衡。
为此中央专门对一野的几位高级将领进行了破格提拔,破格提拔了一位大将、一位上将,一位中将。这使得一野的高级军官最终变成了一位大将,五位上将,加上杨得志和周士第两位上将勉强凑够了七人。
今天我们就聊一下一野破格提拔的几位。
02、大将许光达
实事求是地说,许光达将军确实够不上大将军衔,和其他几位大将相比许光达的资历其实差了很多。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许光达是红军师长,但是在第三次反“围剿”斗争期间却因为意外身受重伤于是被转送到苏联疗养,这导致许光达错过了长征,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资历。
到抗战时期,许光达虽然伤愈回国,但是却一直在延安担负守备任务,保卫党中央以及其他重要党政机关,一直没有上前线,也没有太多战功。
另一个抗战时期留守后方的代表就是萧大将,但是萧大将可是留守兵团司令,论级别比许光达高太多了。
直到解放战争时期许光达才得以上前线,最开始担任西野某纵队指战员,后来因功升任兵团司令。正兵团级别的干部普遍授上将军衔,许光达其实也应该是上将。
在大将评定时,毛主席与中央书记处就已经决定了大将名单中必须有红二方面军将领,一开始第一个大将方案中是肖克、王震、许光达三人。
其中许光达是标准的红军二方面军,八路军120师,解放军西北野战军这样的发展路径,而二方面军和西北野战军刚好一个大将都没有,加上此时许光达已经升任装甲兵司令。
于是最终中央破格提拔了许光达作为红二军团、八路军120师与一野代表成为了大将,而肖克、王震二人则遗憾只能授上将。
03、上将贺炳炎
除了大将,上将也是西北野战军比较缺失的。
一开始1955年1月下旬中央书记处审定的51位上将名单中并没有贺炳炎,而是西北军区副政委的廖汉生入选了初评上将名单。
因为廖汉生和贺炳炎几乎完全一样,军队级别仅为准兵团级且为红二军团上将代表,因此贺炳炎就被排除在外了。
但是在后来1955年8月2日彭总的上报中上将却有58人,因此主席考虑要再削减2人。于是贺龙贺老总主动提出将自己的外甥兼爱将廖汉生评为中将。
于是廖汉生与主动降衔的徐立清二人由上将改授为中将,但是这样一来红二军团就没有了上将代表了。
1955年9月16日在中央的会议上,因原上将名单中的红二军团廖汉生改授中将,上将名单中已无红二军团上将代表,于是将时任成都军区司令员贺炳炎作为红二军团的唯一代表由中将提升为上将。
04、杨秀山中将
在中将与少将评定时,杨秀山作为副军级军官,红军长征时期的团级军官按照评定标准一开始就被定为少将,上报也是上报为少将军衔。
但是贺龙鉴于爱将杨秀山对革命的贡献,主动提出杨秀山应评定为中将,因为考虑到中央中将评定都是比较严格的,因此决定将原西南军区中将名单中的金如柏改评为少将,用杨秀山换下金如柏。
彭德怀与罗荣桓等军委委员经过商议后同意了贺龙的建议,最终杨秀山也被破格提拔为中将,军队级别提升为正军级。
经过这一系列的安排调整,一野新增了一名大将,一名上将,虽然依旧比不上东野的将领多,但是至少勉强保持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