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听到朋友讲述了这么一件事:
一个叫小溪的姑娘,和男朋友谈恋爱已经三年了,虽然偶尔有矛盾和磕绊,但总体来说还是幸福的。
可是最近,她和男友因为一件事爆发了很大的争吵,吵到最后,男友竟然对她说:“有那样的爸,怪不得会生出你这样的人!”
小溪听到这话,像被击中一般动弹不得。原来多年前他们正亲密时,小溪委婉地向男友诉说了自己的伤痛:
小时候她爸爸因为犯罪坐牢,这件事传得很远,所有人都给她安上了罪犯女儿的名号,
在学校里同学们孤立她霸凌她,小溪的童年可以说因为自己的父亲过得十分艰难。
但她怎么也没想到,男友会拿出这件事伤害自己。
两人因此闹掰,不过过了几个星期,男友来诚恳道歉,小溪看他是真心悔过,于是原谅了他,两个人又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
谁知道就在这件事之后不久,小溪发现男友在手机上和他以前的学姐聊天暧昧,她气得摔了手机,找男友对峙,指责他是个脚踏两只船的渣男。
然而男友却再次说出了那句话:“你还是罪犯的闺女呢!我不比你爸清白多了?至少我不用去坐牢啊!”
他得意的神情深深印刻在了小溪的脑海里,直到朋友对我诉说时,我仍能感觉到那种深深的绝望和悲痛。
很多人都不明白,交托出去深埋心底的悲怆,怎么就成了对方手中的利剑?为什么对方敢拿着那把剑,一而再,再而三地刺伤自己?
亲密关系中的地位
你听说过“踢猫效应”吗?
公司里,领导批评了手下的职员,将他骂得狗血淋头;
职员回到家后,抱怨妻子的饭菜做得不好吃,和妻子大吵一架;
妻子气愤回房,看见小儿子涂鸦的作业本,将小儿子臭骂一顿;
小儿子无处发泄,只好狠狠踢了正在睡觉的猫一脚。
踢猫效应是指,当接收到负面情绪时,人会向弱于自己或地位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进而造成一连串的链条式反应。
踢猫效应是一种典型的负面情绪的传染,人的负面情绪会沿着这条反应链一直传到最底层,
而无处发泄的那个最底层个体,则成为了最终的受害者。
所以明白了吗?
当一个人在不打算和你分开的情况下,仍能肆无忌惮向你发泄负面情绪,
那正是因为他觉得在当前关系中,他才是地位较高的,掌握话语权的那一个。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权力会引发个体自我中心化的倾向,使个体更加关注自身的利益,而不是他人的情绪和感受。
正常的恋爱关系一定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而不是谁凌驾于谁之上,觉得自己变成了亲密关系中掌握了对方命脉的那一个。
当你把心中的伤痛和脆弱性暴露给了另一半,某一些人就可能认为,你的人格是不健全的,在亲密关系中是更加依赖对方的。
这就给了对方一个信号:在你面前,我可以肆无忌惮地发泄。
亲密关系中的重复伤害
你可能听说过心理学经典条件反射相关的一个理论,叫做巴浦洛夫效应。
说起来很简单,那就是在狗狗喂饭之前先摇铃,久而久之,狗狗听到摇铃的声音,不管有没有看到食物,都会流口水。
这个效应看似简单,实际被我们应用在生活中时,基本没有人会意识到它。
例如在哄孩子睡觉时,我们发现一首特定的摇篮曲对孩子是有用的,唱多了之后,孩子只要一听到这首曲子,就会躺下睡觉。
而在亲密关系中同样也是如此。
当你的另一半提起你的伤痛,或者用某件事试图刺伤你时,你表现得十分剧烈,你完全感受到了悲痛和愤怒。
那么当他下次,甚至多次用这件事来伤害你,深埋在记忆里的以往重新翻涌上来,
这个时候你下意识就会感觉到伤痛,不管你有没有回忆起这件事最初带给你的伤害。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情感投资,投入了时间、情感、金钱。当这种关系遭到了破坏,随着情感投资的增多,受到的伤害也会加深。
就像一条小河边的水坝和大海边的岸堤,当其分别被冲毁,造成的危害也不能相提并论。
亲密关系中的底线
其实,造成这种伤害的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
是你自己打开了心灵的大门,任由别人闯入,大肆破坏一番扬长而去。而当他想再次进入时,你竟又敞开大门,将其迎了进来!
1982年,社会学家詹姆士·威尔逊和乔治·凯林提出了破窗效应。
在研究罪犯与环境的相关关系时,他们发现,房子上一处破掉的窗户在向附近的人发出“无序”的信号,从而会引发更多关于这座房子的破坏行为。
类比过来,在任何的人际关系之中,你的软弱就是他人看到的第一层“破窗”。
当他人试图通过这层破窗伤害你,而你选择了无底线的原谅和忍让,那么无疑是给对方传达了“我可以被随意伤害”这样的信号。
这个时候,又有谁会真正尊重你的感受和情绪呢?
恋爱关系中,也许你具有一些性格上的缺陷,希望能够放低姿态,去希求另一半留在你的身边。
但这样的行为只会将伤害你的利刃亲手交到对方手中。
我们内心中自然是明白,什么是基于问题的争吵,什么是对我们真正的伤害。
当有人逾越雷池,就及时将他从自己的“房子”中赶出去,修复那扇代表着无序的“破窗”,避免第二次被伤害的可能。
为什么你的另一半敢反复伤害你,真相就是:你的低姿态和无底线,助长了他本不存在的嚣张气焰,让他知道了你就是一个好欺负的人。
正常恋爱中,有矛盾是很正常的,但这不是畸形恋爱关系中伤害他人的借口。
有问题我们就解决问题,问题出在人身上,就把人解决掉。
记住,划清自己的底线,可以性格柔顺,但不能绝性格软弱,任人欺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