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在欧洲闹得沸沸扬扬的“波罗的海电缆被毁”事件,在西方集团全力炒作之下,开始朝着反中、反俄的方向发展。据美媒《华尔街日报》发布的消息,有欧洲调查人员向媒体透露,波罗的海电缆疑遭中国船只“伊鹏3号”蓄意破坏。理由是该船船长没有发现走锚漂流并导致沿途电缆被损的可能很小。而根据德媒《图片报》曝出的“内幕消息”,涉事的中国货船船长是一名俄罗斯公民。
从11月18号芬兰运营商报告海底通信电缆出现故障,再到11月27号欧洲调查机构出具所谓的“结论”,如此高的办事效率发生在以“扯皮”著称的欧洲,着实是令人大跌眼镜,尤其是与隔壁调查了两年,仍然无法还原事实真相的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相比,更是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反差。再加上“俄罗斯船长指挥中国商船破坏欧洲电缆”,简直可以称得上是“要素齐全”。毫无疑问,所谓的“调查结论”,就是欧盟“先射箭后画靶”的结果。
众所周知,海底通信电缆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电信基础设施,其安全性保障一直是个难题,尤其是在一些海运繁忙的水域,各国来往的商船一旦出现走锚漂流的情况,势必会对海底通信电缆的安全造成影响。而出现这种情况时,通常的处理方案是必须经过极为缜密的调查才能明确责任划分,而不是在事件刚一出现时就直接宣布嫌疑对象。
因此,欧方作出的结论完全是欲加之罪,而且整个过程都在刻意朝着阴谋论的方向引导,最终得出一个“中俄合谋破坏欧洲安全”的结论。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欧洲媒体的最新“爆料”中提到有俄罗斯公民涉及此事,俄罗斯外交部第一时间作出了回应。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回应此事时明确表示,希望“专业反俄情绪”引发的“俄中臆想症”能够得到缓解,同时希望欧方能够针对这起事件进行彻查,而不是像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案那样草草了事。
而相比所谓的“调查结论”,我们更应该关注欧盟为何要对这起事件投入不成比例的关注。事实上,就在欧洲媒体将矛头指向中俄的同一时间,新一届欧盟委员会班底开始走马上任。欧洲议会于本月27号,投票通过了新一届欧盟委员会成员名单。根据目前公开的资料显示,本届欧盟委员会的核心成员,要比上一届更具意识形态色彩,尤其是在“反中抗俄”一事上,抱持着超乎寻常的热忱。
欧洲议会投票通过新一届欧委会成员名单,又与波罗的海电缆被毁一事得出“结论”,在时间上发生重叠。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是冯德莱恩领导的新一届欧委会,要烧的“三把火”之一。因此,博弈的核心就在于欧盟究竟想用这起事件达成什么目的。倘若欧盟真的只是就事论事,那么这起事件就可以平稳落地。
可一旦欧盟想以此作为“下马威”,妄图在中欧陷入电动汽车关税战的背景下“敲打”中国,甚至要借机获取某些不可告人的政治利益,等待欧盟的将是果断反制,欧盟必须意识到,中国已不再是30年前那个卧薪尝胆的中国,绝不会让当年的“银河号”事件再次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