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天,北京城南宣武门外校场头条,开始了腾退动迁工作。去年底,我又专程去看了看。原来拥挤不堪的大杂院,不少都已变得空空落落。

今天,驻足校场头条北口,仍能看到胡同东墙上,有介绍云南会馆与山左会馆的历史。但似乎已没多少人知道,一百多年前,晚清词人王鹏运(号半塘)的四印斋也坐落在这条胡同的北口路西。当年,在院宇清雅、花木扶疏的四印斋里,半塘不仅与词友端木埰、许玉瑑、況周颐等谈词论艺、唱酬几无虚日,他还孜孜矻矻编校了皇皇数十卷的《四印斋所刻词》。从光绪十年(1884)服满回京,到二十七年(1901)辞官南下,半塘在校场头条生活了十八载。1960年代,夏慧远(夏闰枝之子)作文介绍:“四印斋为半塘之书斋,在北京宣武门外校场头条北口路西,为一旧式四合院三进之瓦房,至今尚保存原来面貌。此房为万青藜后人产,半塘乃租户。庚子年八月联军侵入北京,朱彊村及刘伯崇福姚,皆依半塘居此避难。三人所作《庚子秋词》,即成于是时。半塘迁徙后,彊村遂居之……”(《春游琐谈》)


校场头条简介牌


校场头条今貌

其实唱和《庚子秋词》的第二年,半塘即辞官南下,将四印斋留给了彊村。彊村又住了一载,旋亦离京赴任广东学政。再之后,彊村的儿女亲家夏闰枝继续住了多年。夏氏有《卜算子 忆菊》一首:“宅惯住词人,花亦如高士。历历吟秋迹已陈,馀响惭难继……”词后跋曰:“四印斋,王半塘、朱彊村所居,《庚子秋词》即成于此。余继彊村居之数年,甲辰秋购菊多而佳……”(《悔龛词》)

光绪三十三年(1907),夏氏也宦游南下。不久,诗人罗瘿公又搬入此宅,成为了四印斋的新主人。宣统二年(1910),罗氏南游,遇到彊村,话及四印斋,二人皆唏嘘不已。彊村赋《西河》一阕,序曰:“庚戌夏六月,瘿庵薄游吴下,访予城西听枫园,话及京寓,乃半塘翁旧庐,回忆庚子辛丑间尝依翁以居,离乱中更,奄逾十稔,疏灯老屋,魂梦与俱。今距翁下世且七暑寒已……”

同年秋,回到京师的罗瘿公又邀请陈鹤柴等诗友来四印斋小酌,陈鹤柴赋诗云:“罗瘿酌我觞,嘉客聚一庭。庭前何所有,异菊列云屏。庭中何所有,千佛遗名经。昔日四印斋,题榜已飘零。鹜翁留敝笥,蠹籍孤肠撑……”在这次聚会中,陈鹤柴不仅收到了罗瘿公馈赠的唐人写经,他还看到了夏闰枝昔年所种菊花与王半塘所遗庋书木架(敝笥)。

宣统三年(1911)正月初七,罗瘿公再次邀请诗坛名家郑海藏、陈石遗、赵尧生、林山腴等来四印斋共举诗社,并以“人日题诗寄草堂”七字分韵赋诗。赵尧生尝回忆说:“半塘僧鹜四印斋,后为朱侍郎居,又为罗瘿公居,曾起诗社其中。梁星海集《瘗鹤铭》榜云‘前后王朱词仙之宅’……”(《赵熙集》)后来,罗瘿公虽移寓草厂头条的广州会馆,却仍将梁氏榜书悬挂于新厅上,足见他对“四印斋”的念念不忘之情(黄濬《花随人圣盦词话》)。

2017年,我在苏州买到一册《廿四花馆诗钞》,民国刻本,是瘿公友人陈昭常的诗集。书中有《有怀瘿公都门寓斋》一首,诗曰:“四印斋中风物妍,王前朱后各齐肩。一生襟抱明如月,几辈词流化作烟。此室近推名士窟,有时同证美人禅。冷官解作闲居赋,莫道寒酸不值钱。”看来,四印斋当时就已有“名士窟”的谑称。作为王半塘、朱彊村、夏闰枝、罗瘿公四人的故居,这里屡屡成为旧京文人社集觞咏的胜地。在清末数十年中,它不知见证过多少词家诗客的流风馀韵。像这样的“名士窟”,于今日北京宣南的名人故居中,恐怕也并不多见吧。

可惜之后的数十载,红羊劫换、沧桑屡易,四印斋的故事亦无文献可徵。但作为王朱词仙的故宅和《庚子秋词》的创作地,四印斋仍渐渐成为了后世词人的寻访朝圣之所。1975年,夏承焘曾来此凭吊,并写下《玉楼春 宣外校场头条胡同寻四印斋故址……》。当时,夏承焘因“不得其确址”(语见《夏承焘日记全编》),故最终未能找到四印斋的故地。不久前,我又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当今词家徐晋如、魏新河等来校场头条继续寻访四印斋的韵事。不过,从朋友圈中的照片看,他们所到访凭吊的,是今校场头条1号,而那里同样不是四印斋的所在。

按四印斋的具体位置,过去记载皆只云“校场头条北口路西”,至于哪一家,却未能明指。数年前,友人李保阳兄惠赐《掌故》(甲午春之卷)中,有一篇《王鹏运和他的子孙们》。作者王禹晶,是王鹏运之孙王序柯的孙女。文中说,四印斋在校场头条7号(王序柯1890年即出生于此)。不过,校场头条今7是云南会馆的旧址;如果追溯1960年代前的老门牌,那老7号(今17号)则是山左会馆的旧址,都不可能是四印斋的所在。(这里补充一笔:1960年代前,北京胡同凡南北走向者,门牌多是从胡同北口路西,往南按自然数顺序排号,到胡同南口再掉头向北,沿路东继续排至北口。而今天的门牌,则从胡同北口开始,路西按单号,路东按双号,分别向南排。)

不过顺此线索,继续翻查《北京会馆档案史料》(北京市档案馆编,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我又找到1906年与1941年两份会馆调查登记表,发现当年在校场头条北口路西,两份登记表上都记载有三原会馆、云南会馆、宜荆会馆、山左会馆四家的地址。第一份1906年的登记表上,四家会馆的门牌依次为校场头条2、4、7、8号;第二份1941年的登记表中,四家门牌则改为1、3、6、7号。稍稍分析,可知四家会馆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过变化,而之所以门牌号都会向前挪一位,猜想是因为胡同北口第一家,虽有朝东的侧门开在校场头条内,但朝北的正门其实开在达智桥胡同里,故后来只以正门计算门牌号,而不再占用校场头条的1号了(今此宅门牌为达智桥胡同8号,仅一进院落,系民国改建,明显与四印斋不符)。

为了能彻底搞清四家会馆与四印斋的具体位置,这三四年来,我也到校场头条踏访过多次,对路西各家沿街的外墙一一辨认,最终可以确定,北口路西原来共有八户。除北口第一户正门开在达智桥胡同外,馀下的七户皆是正门朝东,即开在校场头条里。若按1960年代前的老门牌,此七户即老1-7号,老3号云南会馆,老7号山左会馆,今院墙仍甚长,可想见旧日规模不小,这与会馆档案中所记会馆房间数也大体吻合。如果将老1号三原会馆和老6号宜荆会馆再排除掉,那有可能成为四印斋的,就只剩下老2、4、5号这三座老宅了(老7号再往南即与芝麻街相交的胡同中口,故不在四印斋的寻访范围内)。今天细细勘访三宅,虽皆已沦为杂院,但度其旧日格局,都无疑曾是两进或三进的四合院,这与夏慧远所云“三进之瓦房”亦相合。四印斋一定藏在其中,但究竟会是哪一家呢?


校场头条北口路西新旧门牌对照表

不久后,我又发现一条新线索,为继续寻踪四印斋带来了希望。

按学者吴晓铃(1914-1995),曾寓校场头条今47号,他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对胡同中的掌故知之甚详。他的女儿吴葳在《父亲与双棔书屋》中写道:“父亲……几岁上便随我的祖父迁居京师,住进宣南的这座小院……我们一抱怨:‘待在家里闷得慌!’父亲便领上我们出去散步。顺胡同往北走,他会给我们看这里是晚清词人王鹏运的四印斋……”

邻居于润琦老师曾是吴晓铃的学生,听说与吴葳女士也熟络,我遂托他向吴女士询问四印斋的旧址,不料吴女士年事已高,只答曰“记不清”了,这不免让人感到遗憾。幸好,天无绝人之路,继续翻查吴晓铃的文章,我又发现一篇《怀苦禅,记双棔》:“我家,在北京外城的一个小胡同里……晚清的三位著名的词家王半塘、朱古微和刘伯崇合作的《庚子秋词》就是在这条胡同里的王氏四印斋完成的。四印斋旧舍虽早已易主,沦为大杂院,然而临街东壁上的拴马环犹存,还可想见三老篝灯唱酬、自写家国幽郁的艰难处境……”

文中,吴晓铃又指出一条重要线索,即四印斋的临街外墙上曾有拴马环。我立刻想起況周颐在《蕙风词话续编》中说过:“半塘寓宣武门外教场头巷,畜马一、骡二,皆白。曩余过从抵巷口,见系马辄慰甚……”而半塘自己也填过一阕《御街行》,序云:“厩马素驯,客或借乘,忽蹄啮不受羁勒。我愧之矣,赏之以词,俾知半塘之马,固非下驷也。”(《春蛰吟》)可见半塘确曾蓄马,而且是爱马之人。然而,多次走访校场头条,我却从未发现过拴马环。难道況周颐、吴晓铃昔年所见者,今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吗?

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今年正月刚过,我又一次来到校场头条,在尚未拆迁的人家中,请教了几位在这条胡同中生活了数十年的老街坊。谈及王鹏运,众人皆闻所未闻;但说起吴晓铃家,则都表示极为熟稔。让我尤为惊喜的是,几位老街坊都能清晰记得,只有在今天13号院的东墙外,才曾有过拴马的铁环。一位阿姨还告诉我,她们小时候常常拽着铁环玩耍,拴马铁环原有三个,都嵌在墙里,钉在倒座房的檐柱上,大概有小拇指般粗细,似乎到2008年迎奥运会时才被拆除。


北京某胡同今存门洞式拴马环

寻访至此,已无任何疑问,吴晓铃昔年所见铁环,就在今13号(老5号)的临街外墙壁上,这也恰好是我们排除了四家会馆后,所剩下的老2、4、5号三家之一。现在,唯一还让人放心不下的,就是王禹晶女史所谓的“7号”了。

为了消除内心最后的疑虑,几天前,我又通过李保阳兄联系到远在西雅图的王禹晶女史。据王女史回忆,2006年她回国时,曾由在北京工作的某位亲戚作引导,来校场头条寻访祖屋四印斋。当时,那位亲戚记得她五爷爷王序梅(1895-1981,字孝饴,半塘孙,亦生于四印斋)说过,四印斋在校场头条5号。而他们一行人来到5号后,因见院门深锁,无法进入,遂又继续南行,参观了7号的云南会馆。后来撰文时,王女史凭记忆误写成7号,直到我来询问,她才向当时同行的大姐求证,最终厘清了事情的经过。我听后也恍然大悟,并告诉王女史,她们当年未能进入的今5号,并非半塘故居。王序梅所说的“5号”,其实是老门牌,即吴晓铃所见外墙上有拴马环的老5号,今之13号。


四印斋位置示意图

校场头条今13号,坐西朝东,宅门开在院落的东北角,系如意门样式,有六角形门簪两枚。门楼上为后改之水泥瓦屋面。门楣栏板与戗檐上砖雕犹存,可惜均涂以灰浆,已大减往日神采。宅门南系倒座(东房)四间,进深五檩,其临街外墙即檐柱上曾有拴马铁环者。入宅门可见四合院两进。第一进西正房五间,进深七檩,南北厢房均已扩建,几乎占了半个院子。我怀疑倒座房之西原还有带二门的院墙(分隔内宅外院),今则不可复见矣。院中另矗椿树一,半裹于墙内,似已枯死。循正房而南,有过道向西可抵第二进院。二进院中又植椿树一、银杏一,惜皆非老干,不会是半塘手栽。南北厢房则同样大肆扩建过,都挤向院中,已难窥旧貌。西正房亦有五间,屋宇敝破,檐柱已稍欹斜。房前原出廊,门前垂带踏跺今风化严重,似百年物,此殆半塘四印斋之旧石阶欤?

在这样的旧石阶上小坐片刻,是最能发人思古之幽情的。不远处,宣外大街依旧车水马龙,路东的海柏胡同,拆迁后虽夷为平地,但朱彝尊的古藤书屋却独独被保存了下来,据说曝书亭还得到了修缮。可惜四印斋并非文保单位,将来恐怕没有古藤书屋那样的运气。我真不愿看到像修建两广路时拆毁曹雪芹故居那样的旧事再发生,虽然二十年后原址旁又重建一纪念馆,但古迹早已荡然,仍不免令有识者抱憾。王鹏运的四印斋,是近代众多诗词名家的故居,也是宣南文人社集的一处重要遗迹,且目前仍有抢救的可能,是不是可以考虑给予保护呢?本文谨记所闻所考,以当刍荛之献。


四印斋今貌


四印斋宅门


四印斋第一进院


院中椿树


四印斋第二进院


第二进院正房


正房踏跺


院中银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