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当今的文坛大家,你能想到谁?

是一贯擅长给人心上“扎刀子”的余华,还是满腔热忱联结历史与文学的余秋雨,或是时刻紧跟时代前行的王安忆……

而笔者最先想到的,是一生都在书写秦岭的贾平凹

2023年6月16日,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研究报告发布。

报告显示,2023年海外馆藏数量排名第一的中文图书是贾平凹的《秦岭记》。

若要论一论当代文学八大家,各人有各人的想法。

不过这些想法都有一个共同点——其中都有贾平凹。

毫无争议,理所应当。

贾平凹,已然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个符号。



“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

贾平凹曾经说过:“文学是文化的先声。”

言出必行,他几乎可以称得上是秦岭的“代言人”了。

从《商州》到《高老庄》,从《怀念狼》到《酱豆》,历览贾平凹创作的文学作品,其中或多或少都蕴含着浓郁的陕西特色。

“文学既是作家对外部世界的描摹,又是作家内心世界向外的折射。”

贾平凹的父亲原本是一位乡村教师,但是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稍不留神,就会被扣上“旧阶级”的帽子。

贾父没能躲过,突遭变故却又无能为力。

家庭的不幸,让贾平凹在小小年纪就尝遍了世态炎凉,人心不古。

因此,在贾平凹的作品中,我们总是可以看到现代化发展对乡村文明造成的巨大冲击,可以看到他对唤醒人们乡土之情的迫切。



“几十年过去了,我一直在写秦岭。写它历史的光荣和苦难,写它现实的振兴和忧患,写它山水草木和飞禽走兽的形胜。先还是着眼于秦岭里的商州,后是放大到整个秦岭。如果概括一句话,那就是:秦岭和秦岭里的我。”

有很多人问,为什么贾平凹一直在写秦岭?

而对于贾平凹来说,秦岭实在是太厚重了,仍有许多没有探究清楚的东西,仍有许多无法宣之于口的感情。

除了他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和情感,他的文风也如清泉般,将美的事物缓缓送向读者的心田。

“写好中国文字的每一个句子”,这是贾平凹的毕生所求。

他的小说,用大篇幅去描写自然,因为人物是脱胎于这里的。



环境如何,人物就如何。

既展示了自然,也暗含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可谓字字珠玑。

他的散文,从不引经据典,只通过情感的渲染就可以散发出睿智的光芒。

他说:“散文没有真情就消失了。”

总而言之,贾平凹的语言是极具辨识度的,读上几段,就知道是不是他的作品。

贾平凹还在一直学习,不断往作品里添加新鲜的血液。

每次创作出作品,他都要手抄好几遍,以期发现问题。



小到几千字的短篇散文,大到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贾平凹几乎不用电脑,全部手写,然后字字斟酌,细细修改。

在当今中国文学作家中,只有贾平凹被誉为“鬼才”,他就像一座巍峨的大山,矗立在文学之路上,而且,这座大山还在缓缓隆起,达到新的高度,筑起新的里程碑。



“自然奇节士,落墨见高襟”

其实除去文学家这层外衣,贾平凹还是个名副其实的书法家。

如果非要评对他来说什么东西最重要的话,首先就是书法。

正是因为这一手好字,贾平凹才有机会叩开文学的大门。

因为家境实在贫寒,无奈之下,贾平凹只得辍学,回家务农。

没有丰盈充足的读物,没有练习书法的文房四宝,更不用说临摹难得的佳帖名碑。

既无墨香的熏染,也无前辈的指点,青少年时期的贾平凹全然靠着自己的摸索写出了一手漂亮字。

命运总是这样难以捉摸,也许前一段路程还长满荆棘,结果拐个弯就柳暗花明了。



那时,贾平凹正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地上写黑板报,这是他为数不多的机会可以“操练”文字。

不久之后,幸运之神再次降临,他又被人民公社推荐到西北大学中文系学习进修,大概从此刻起,便是贾平凹文学之旅的滥觞。

不过要是细细考究贾平凹最开始的书法,其中也没有什么高超的笔法和特殊的神韵,最要紧的还是他写得清楚,写得干净。

贾平凹选择的字体是新魏体,多少年来都不曾变过。

这种字体便捷易识又庄丽大度,贯穿在贾平凹近三十年的文字生涯中。



“其人之思绪,如细流涓涓,必得从其三寸笔下流出,方能体会写作之欢悦。”

曾经有一家公司赠给贾平凹一台电脑打字机,他刚拿到手时也可劲儿折腾了一番,最终还是被放在杂物间里面“吃灰”。

在如今这个与键盘谋生的时代里,书法正面临着一个艰巨的挑战。

而贾平凹不改初心,没有将其视为笔墨游戏,仍然秉持着学习、继承、发扬的心态,悉心钻研书法。

正是因为这样的苦心孤诣,贾平凹的书法才有了如今“纸贵长安”的成就。

贾平凹的书法,行笔规范庄重,气息内敛温和,没有丝毫张扬但又颇为清新脱俗。

字如其人,古人诚不我欺,从贾平凹来看,确实是这样的。



“黄金万两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然而,“高处不胜寒”。

纵然已有如此高的成就和地位,贾平凹还是觉得有些孤独。

不是生理上的,而是心理上的。

贾平凹在事业上一帆风顺,感情上却跌宕起伏的原因就在于此。

每个人都有情窦初开的经历,他也不例外。

在务农的那段日子里,贾平凹暗恋过一个同村的姑娘,她的勤劳、善良、质朴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

直到多年后他在写《我是农民》时,依然记得那个姑娘的长相,文中说她长得并不很漂亮,皮肤略黑,脸颊上还有些麻点。

不过贾平凹最终没能勇敢地表明爱意,那个姑娘嫁给了别人。

如今回想起来,也只能空怀遗憾了。



在农村,和他年纪差不多大的小伙子们都早早订婚了,而贾平凹却连恋爱都没谈过。

他的母亲着急了,托人给贾平凹介绍了一个面容姣好的姑娘。

然而见了面,姑娘嫌弃贾平凹的样貌,这门亲事自然就不了了之。

没办法,他的母亲只好又给他找了一个相亲对象,可当贾平凹去看时,却发现那姑娘的眼睛有点儿斜,委婉推拒了。

他的母亲得知原因后,恨铁不成钢地说道:“咱还嫌别人啥呀,只要不是瞎子,斜点有啥?错过了这姻缘,你就打光棍儿去!”

不过,他的母亲也随之冷静了下来,知道感情上的事情是强求不来的,就没再给贾平凹安排相亲了。



转眼就到了大学毕业,那时候实行工作分配制,贾平凹被分配到了陕西人民出版社,在那里,他结识了他的第一任妻子韩俊芳。

这一次,两个人倒是情投意合,但贾父却坚决反对这段恋情。

因为韩俊芳家里是富农,成分不好,在“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岁月里,本来就深受其害的贾父害怕儿子的前途也遭到阻碍。

但爱情可贵,少年轻狂,遇到世俗的羁绊,只会斩断而绝不后退。

贾平凹没有像以往那样听从父亲,而是据理力争,想要和心爱的女孩携手。

善缘结善果,贾平凹最终说服了他的父亲,与韩俊芳迈入了婚姻的殿堂。

新婚之初,贾平凹和韩俊芳生活得非常甜蜜。



韩俊芳包揽了生活中里里外外的事情,使得贾平凹可以一心都扑在文学创作上。

在别人看来,他们是互补的,一人主外,一人主内,可谓“珠联璧合”。

但是随着时间的无情冲刷,生活上包裹着的那层爱情的糖衣渐渐褪去,苦涩开始显现。

就好比一个厨子研究出一道佳肴,想要找个人尝尝,并且能够给出中肯的评价来。

贾平凹就是这个厨子,每每创作出好的作品,都想要与枕边人分享。

但无奈的是,韩俊芳只懂得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现实生活,没办法进入他打造出的精神世界,更不用说引起她的共鸣了。

长期得不到精神支持,夫妻俩人都不能互相理解,贾平凹自己也感觉到了他和妻子正在渐行渐远。



随着贾平凹的名气越来越大,他的很多小说都被改编成了影视剧。

在一次片场休息时,贾平凹与现场出演的夏女士谈论角色定位,两个人聊得非常投机。

于是,二人经常在休息时谈天说地,探讨文学和理想,贾平凹也不吝赞美她的八面玲珑。

然而,这一切都被韩俊芳看在眼里,本就和丈夫谈不到一起,心里极为不安全,如今突然出现了一个夏女士,这份不安全感就顺理成章转为了怒火。

韩俊芳认为他“精神出轨”了,贾平凹自然极力否认。

但架不住话赶话,两个人都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吵着吵着就要离婚,许多亲朋好友听闻都来劝说,但也无济于事。



感情的裂缝一旦出现,只要一点风浪,便可将其击得粉碎。

于是,贾平凹的第一段婚姻就这样走到了尽头。

想到从相濡以沫的爱情走到如今这个一塌糊涂的地步,贾平凹十分伤心,变得消沉。

俗话说,忧思过重就容易生病。

贾平凹因此经常住院,在《生命是孤独的旅程》这本书中,他描写了那段时间他并不乐观的情况导致母亲隔三差五就得来医院看看。

也正是在住院期间,他结识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郭梅。

她是医院的一名护士,在贾平凹治疗时,她的帮助和照顾,给予了他莫大的慰藉。



渐渐地,日久生情,他对郭梅产生了好感,向她表达了心意。

没人能抵挡得了真诚的喜欢,没过多久,两个人便结婚了。

婚后,郭梅为了更好地照顾贾平凹,她辞去了医院的工作,回归家庭,两个人就这样一直相伴到今天。

看了贾平凹与韩俊芳的故事,很多人肯定会认为他之所以能和郭梅相伴到老,一定是因为郭梅懂他。

但是,郭梅真的懂贾平凹吗?笔者猜她是不懂的。

因为贾平凹曾经说过,自己从来不让郭梅看他的书稿。

“她老是打击我,看不了几眼,就说写的是啥呀,不好。她一打击,我就没信心,不想写了,索性就不让她看了。”



可见,郭梅或许也不是贾平凹追求的知己。

但是,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婚姻,贾平凹也与自己和解了。

他渐渐明白了婚姻是婚姻,原来当初在一起也不是因为二人是知己,要尊重妻子的想法。

总不能知己求不到,再伤了夫妻感情,那就得不偿失了。



古人云:“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

虽然说地球人有这么多,但是,想要找到同自己音声相和的人,也绝非易事。

找不到,怎么办?总不能因此茶饭不思。

应当明白,有些人确实不适合同行,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不要强行改变他人的想法,和则聚,不和则散,如此而已。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