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随着毛主席一声令下,朝鲜战场上神秘消失了两支部队:志愿军第19兵团和20兵团。同时消失的,还有刚刚被授予上将军衔的陈士榘将军。六年以后,陈士榘带着这10万大军,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毛主席还为他升官。

在这六年的时间中,陈士榘带着10万大军,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事情?

1958年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毛主席用自己的双手打着比方,以浓重的湖南口音,幽默地宣布了一个历史性的决定:“……就这么大个东西,没有这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好吧,我们就搞一点,我看有10年功夫完全可能……”

会议结束后,陈士榘将自己的工作交给副司令员,自己带着30多人,登上了前往大西北的飞机。随着飞机的高度不断上升,陈士榘使劲地做着深呼吸,似乎身上被压上了一块沉重的物体,让他感觉呼吸困难。



抵达新疆的第二天,陈士榘一行马不停蹄前往罗布泊。透过直升机的舷窗,大家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中,发现了几块绿如玛瑙的小水域,当即拍板:就是这里了!

从朝鲜战场下来的10万志愿军部队,经过整编陆续向大西北进发。已经沉寂了十几个世纪的罗布泊,忽然间变得热闹了起来。在漫天的黄沙之中,战士们建起了营房,一半多在地下,顶棚用草和黄泥密封,冬暖夏凉,遮风抗沙。

在戈壁滩上生活和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水源。尽管陈士榘当初选择的地方属于沙漠中的绿洲,但水毕竟还是太少了。因此指战员们非常珍惜水,想尽办法收存雨雪水,尽管水里的蚊子很多,但大家仍然在饮用它。

刚开始,陈士榘不清楚状况,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总觉得口中有许多松乎乎的东西。再一细看,才发现杯底已经沉淀了厚厚的一层蚊子,如果将蚊子捞出来,水就所剩无几了。

为了珍惜水,只能连蚊子带水一起往肚子里灌。



由于水源奇缺,部队饮水还要靠水车到一两百公里外的地方去拉,有的时候遇到汽车抛锚,部队经常一两天喝不上水,吃不上饭,只能靠着胡萝卜和白菜帮子润润喉咙。

为了丰富指战员们的生活,部队经常在指挥部所在的绿洲开晚会。有的时候突然沙暴来袭,指战员们也只能在漫天的黄沙之中坚持,等沙暴过去,每个人身上都是一层厚厚的黄沙,眼睫毛和头发都变成了金黄色。

经过反复的科学论证,专家们制定了三年的建场计划。苏联专家一听便连连摆手,说在西方国家,如此浩大的工程没有十五年根本完不成,三年时间根本不可能。但在指挥部内部,大家的信心是十足的。

首期工程分布在1.3万平方公里内,由于机械设备数量少,建设主要还得依靠人工,施工中面临着重重困难。为此,陈士榘不得不往返于基地之间,一度晕倒在工作现场。在身体恢复之后,陈士榘又立刻回到基地,继续带领部队奋战。



按照中苏协定,有关成套设备由苏联提供,但苏联却坚持全部工程完成后,才能提供设备。1959年,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而陈士榘率领的十万大军,却在他们撕毁合同前,提前完成了三年的工程任务,苏联不得不按照合同将全部设备交付。

1960年9月,苏联专家撤走后的第七天,我国用国产燃料发射的第一枚近程弹道导弹成功。两个月以后,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枚导弹竖立在了发射架上,随着指挥部一声令下,导弹朝着590公里外的目标飞去,准确命中目标。

接二连三的试验成功,给了戈壁滩上工程兵很大的信心,从上到下人人都憋着一股气,加班加点施工,就连休息时间都不放过。陈士榘不止一次提醒大家要注意休息,结果指战员们却回答说:“等原子弹爆炸了,一定好好休息。”

科学家们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1964年10月的一个下午,罗布泊上空突然出现了耀眼的闪光,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雪白的浓雾在空中翻卷,形成了美丽的“蘑菇云”。



这一声巨响,让全中国沸腾了,让全世界震惊了。

在这一年的新春联欢晚会上,毛主席特意来到驻军领导人中间,紧紧握着陈士榘的手说:“祝贺你们,你们做窝(指基地),他们下蛋(指两弹),我们中国人说话算数了,你们都立了大功!”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陈士榘当年率领十万大军开荒建设出的基地,已经建设成为功能齐全的综合性航天发射基地,承载着导弹试验、卫星发射等重要任务,我国第一枚地地导弹、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枚远程导弹、第一艘神舟飞船,都是从这里发射升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