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刀郎系列评论及短视频获超400万流量——
添加融媒之“薪”,把文化“热效应”烧得更旺
《文艺的尽头是“大地”——刀郎现象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一日间获264万超高阅读量,跃居今日头条文化榜热榜第一;《“刀郎热”背后流淌着滚烫的真情》获众多视频平台转发解读……近日,本报“江南时评”栏目针对时下爆火的“刀郎现象”发表了一系列评论文章,从刀郎的音乐、人品到他对传统文化的坚持等多角度展开深度剖析,同时配合视频对系列评论进行二次解读,进一步的推广发酵在各发布平台掀起流量高峰。
此前,《江南时报》在刀郎刚结束南京巡演时,就相继刊发了由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撰写的评论文章《“刀郎热”之“冷思考”》以及南京市委原常委张枫撰写的《这一夜,我成了“刀迷”》,刊登了著名诗人杨德祥为刀郎撰写的诗歌《我们的刀郎回来了——礼赞“山歌唱响的地方”2024巡回演唱会》;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时卫平特为其创作9张人物速写组图,并用于文章配图。深刻的现象解读及生动可爱的绘画作品,短短数日阅读量及展现总量超30万,随后江南时报记者迅速开启了关于“刀郎现象”的一系列“江南时评”。
10月23日,首篇文章《“刀郎热”背后流淌着滚烫的真情》以理性角度分析刀郎时隔20年再次“翻红”的真正原因,剖析刀郎作品背后的情真意切。文章发布后几日,流量迅速攀升至26万。“为江南时报点赞,就应该大力宣扬刀郎这样的人民艺术家!”“刀郎让音乐回归生活,直击人类心灵深处;让音乐回归艺术、文学、历史。”……大量为该文点赞、为刀郎点赞的评论涌现。
随后,《刀郎“十八般乐器”演绎创新》一文,则从音乐视角解读刀郎扎根于传统文化又不乏创新的音乐作品。文中写道,“在他的专辑里,迷幻电子、说唱融合爵士曲风,与竹笛、唢呐、管子、二胡以及各具风味的民间曲调无间交融,让我们感受到传统与现代音乐的融合,传统音乐文化以创新的方式被活态传承,让听众们在歌曲中体验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深挖刀郎作品音乐元素,结合专业人士点评,从专业角度对其艺术进行了肯定。
接着,《“西北汉子”刀郎唱出江南水乡“别样”韵味》《歌坛“另类”刀郎的诚与善》《艺术扎根人民就有生命力》等评论文章先后刊发,从刀郎的音乐轨迹探寻他的生活轨迹,进而窥见他“言出必行,知行合一”的人品。随着一篇篇稿件发出,关于刀郎的点滴被江南时报记者深度“解剖”,一个个深刻独特的观点获得了众多点赞及转发。随之而来的是微信视频号、抖音、西瓜视频、哔哩哔哩等各大平台不同主播对本报评论文章的解读及传播。
11月18日,本报刊发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衡正安撰写的文章《文艺的尽头是“大地”——刀郎现象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发布当天今日头条平台阅读量高达264万,成为当天头条文化榜热榜第一名。
随着一波又一波的流量关注,《江南时报》乘胜追击,组织视频团队,推出《刀郎·“江南”再解读》栏目,对前期已发布的时评文章进行视频二次解读,在江南时报视频号、新华日报报史馆视频号以及抖音平台同步发布,总播放量超8万,抖音平台获赞超2800次,近300条评论每一条都是对该系列的充分肯定。
据统计,截至目前,本报近期共刊发与刀郎相关的评论文章及短视频10篇,数据显示,包含人民号、“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头条号、澎湃新闻、江南时报微信公众号等在内的新媒体矩阵传播共获得超400万的高流量。其中,仅今日头条流量就超300万,澎湃新闻客户端总阅读量也高达60万。
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发展是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无论是像刀郎这样的人民艺术家,还是主流媒体,所言所行都致力于推动优秀文化的发展。有学者表示,文化媒体能够及时发现当下文化热点,并通过写、播、评等方式深度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及动人故事,以更贴近百姓的传媒手段进一步推广优秀文化,大大增加媒体、社会大众及文化名人、文化现象之间的互动,这样的传播推广方式所产生的极大效应、影响力不言而喻,值得进一步开拓下去。
江南时报记者 徐曦
漫画由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时卫平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