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是国家筛选和培养人才的一大手段,2020试点以来,历时已5年。
但当越来越多家庭把它看作是低分上985名校的捷径后,强基计划变味了。
它逐渐沦为鸡娃工具,而为此买单的强基娃活生生成了这场名校争夺赛的牺牲品。
从小到大被强行“鸡”进「强基班」的孩子,入读后发现自己卷不动,也卷不过。
于是在一次次受挫中,对于学习产生无力感,对自己彻底失去信心的他们,走向了抑郁、烂尾...
在知乎上,「强基计划最终会如何收场」的问答话题有300多万人浏览过、「那些通过强基计划进入大学的人后悔了吗?」浏览量更是高达500多万。
对于这两个话题,大家的回答普遍都不太乐观。
越来越多过来人的真实反馈,不得不让想进这座围城的家庭清醒意识到:强基这事跟普娃可能根本没啥关系!
01
— 湾妈看世界 —
被“鸡”进强基计划的孩子
目前共有39所高校参与强基计划,全部是985名校。
(图|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单从录取来看,强基计划确实是上985名校的捷径。
就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为例,今年两校公布各自的本科生来源,通过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共约1800人,分别占据总数的25%和29%,可以说是特招中的顶流存在。
与统招线相比,强基计划的学生也会低出不少分。
比如清华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的入围线,除了河南、安徽、广西、山西、贵州,其他所有省市都低了10分以上,吉林省更是低了28分。
在入围的省排名上,同样比较宽松,比如广东物理类的考生想统招进清华,必须在全省前100名,而走强基计划入围只需要排进前339名即可。
向下滑动查看
这也是外界宣传低分上985名校的一大重要依据。
但强基计划入围并不代表就能录取,因为入围后还有一轮淘汰赛。
强基计划选拔分为入围和学校考核。
入围有两种方式:
- 第一种是凭借高考成绩入围;
- 第二种是破格入围:即在数学、物理、生物、化学、信息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的一、二等奖。
只有学生入围后才有资格参加学校的考核,最终录取是按照高考分数的85%以及学校考核分数的15%的比例来计算出得分,再从高到低录取。
因为规则明确,录取几率大,为名校疯狂的家庭,完全不在乎孩子是否适合或是有天赋,纷纷开启「强基娃」的工作。
小时候先鸡奥数,上岸后再鸡竞赛,混迹在圈子里,泡在各大竞赛中受熏陶,人人以学竞赛为荣。
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夸张,参与的孩子年龄不断提前,为了在白热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许多孩子在校外进行大量培训。
高中阶段的竞赛愈发专业化,一些竞赛的好苗子会被安排到专攻一门或是几门竞赛。
这大大挤占了日常学习其他科目的时间,直接导致部分竞赛突出的选手因为高考总成绩有短板,无法进入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进行5年来,人数也越来越多,五大竞赛被挤得水泄不通,孩子没喘息的机会,一年四季都困在刷题与应试的牢笼里,无休无止,比高考还艰辛。
父母也不敢停下脚步,学校为了整体升学率和声誉也纷纷加入这场战斗,在校内针对性训练。
市面上的机构更是忙得不亦乐乎,教学生答题技巧,靠刷题取胜,有些甚至鼓吹直接背题,一切目标向入围看齐。
但我们都知道,真正靠学科竞赛获奖晋级的都是少数,绝大多数孩子的结局是沦为竞赛的炮灰,成为强基计划的陪跑员。
即便是获胜的孩子,也有可能只是熟悉规则的人,而非真正有天赋的选手,也不是国家急需的创新人才。
这显然是违背强基计划初衷的。
强基计划选拔培养的是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它首先是一项国家战略,是国家不计投入培养未来战略领域的人才来解决卡脖子问题,这也就无法避免得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限制。
因为它定位的是基础学科人才,重点只是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要求学生对自己选择的专业有兴趣,并且有投身学术与科研的远大志向。
强基计划的初衷是美好的,让有兴趣、有天赋的孩子有空间去进一步探索。
但当这条路被功利主义所玷污后,原本有天赋和积极性的孩子演变成了刷题机器,在一次次重复中失去了对学科的热爱,进而被直接淘汰了。
想进强基计划难,进入强基班后想要好好生存下去更难。
那些靠着强大的做题技巧和一路打怪升级,被强基计划录取的孩子,入读后也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中。
02
— 湾妈看世界 —
强基娃的三重痛苦
进入强基班,并不意味着孩子就是“强机”了,被强行“鸡”进强基班的娃,大概率都会历经三重痛苦。
第一重痛苦:学困生的巨大压力。
强基计划的“强”在,它是基础学科的强化培养模式。
它是普通批次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培养方案的加强版,录取的学生有单独制定的培养方案,采取导师制、小班化等的模式。
同时对于优秀的学生,在研究生推免、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会给予优先安排。
但如此多好处的背后也有一系列代价。
首先,强基班会缩短学制。
原本大学四年的课程要被压缩到三年完成,大四是本硕衔接课,这导致强基班的难度和强度是远高于普通班级。
知乎上有位强基计划选择物理专业的学生在回答是否后悔选择该计划时说:
- “学校很重视我们,会安排牛津的交流课、让我们听学术报告,假期加课...,但8年本硕博连读进度极快,课业内容真的很难,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还没学完,老师直接就把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讲完了...,老师讲课飞速运转,一节课就二三十页,而我下课复习一两个小时才能弄懂三四页...”
另外,强基班实行动态淘汰制度。
它对学生学业成绩有严格要求,如果学分低于某个分数,就会被迫转入普通班,失去了强基班的所有优势。
这显然是与家长预期存在出入的,不少人错误地以为只要鸡进强基班了就万事大吉了,学不过大不了躺平,也能直接保研。
可残酷的现实是,不努力就会挂科,还有可能陷入退学的危险,吃干抹净这一套根本行不通。
第二重痛苦:心理问题困扰。
强基计划的孩子选择躺平并不稀罕。
想起黄灯老师此前说过的一段话:“我充分感受到教育像一场慢性炎症,中小学时代服下的猛药、抗生素、激素,到大学时代,终于结下了漠然、无所谓、不思考、不主动的恶果。学生内心的疲惫和大学时代的严苛压力,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底色。”
知乎上有不少亲历者直言因为卷不过进入学业倦怠期,强基班本质上是掐尖的,纯属于少数人的游戏。
- 一位学生在数学专业就读的学生说,当初报考强基就是为了上个好学校,没上大学之前觉得自己就是天选之子,但来了学校后,智商被直接碾压,每天都在自卑与摆烂中度过,不想努力,因为努力了也没有好结果。
有个著名效应叫大鱼小池,这源于一个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研究,其结果发现:
当一个学生是“小池塘”(成绩较差的学校)中的“大鱼”(成绩优异的学生)时,他会拥有更积极自我认知,在学习上会更加自信。
相反,当“小鱼”(成绩优异的学生)在“大池塘”(成绩理想的学校)中时,学生们会在相互比较中,变得不那么自信。
而学习上的自信心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至关重要。
在小池塘里做大鱼让人变得有信心,在大池塘里做小鱼让人变得没信心,这也是强基娃选择躺平的重要原因。
被“鸡”进强基班的娃努力考到85分就已经很厉害了,但一与身边即便不认真学习,都能考100分的天赋型选手一相比,反而对自己产生了质疑。
当一个人在群体中处于劣势时,就会产生“被剥夺”的消极情绪。
于是不由自主得感到不满、不甘心,甚至痛苦,一旦持续下去,便会变得自卑,甚至自暴自弃等心理问题,这就是抑郁症的前兆。
第三重痛苦:志趣不符。
强基计划的本意是想让一些有志于基础学科的学生以较低的分数进入名校,高校也把资源向强基学生倾斜。
然而那些只是把强基计划当作上985名校梯子的学生到了大学才发现,自己对基础学科和科研不感兴趣,但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的。
于是没兴趣,又没热情的孩子只能消极应对,学习效果可能远不如普通途径招进来的学生。
再者,强基计划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基础学科,比如纯粹的物理和化学,医学也是基础医学,没有临床医学,还有比较冷门的哲学和古文字等,但强基娃终究是要面向就业市场的。
强基计划的背后反映的是家长取舍的问题,想要报考强基计划就要做好至少7年做冷板凳的思想准备。
03
— 湾妈看世界 —
普娃也有属于自己的路
之前看到一个形象的比喻,把搞强基计划类比为购买奢侈品。
奢侈品,是有钱了才会考虑去购买哪个。
月薪几千的人省吃俭用,努努力存几个月买一两件奢侈品来犒劳自己也是可以实现的,但完全不问价全套买,一般人根本承受不起。
同样,强基计划是孩子有天赋和兴趣才会去考虑的事情。
一道竞赛题能做出一两个并不稀奇,但要把整张试卷做出来或是做出大部分来,对于普娃而言,还是很吃力的。
强基计划不是救命稻草,也不是低分进名校的捷径,如果孩子不是强基娃的料,没必要费尽心思、耗费心力与财力霸王硬上弓。
尤其是现在不少学校把数学纳入强基计划破格入围的考核中,数学越来越担负着选拔的重担。
但数学这门学科不会就是不会,智商的鸿沟是显性存在的。
每个孩子就像一个小树苗,是有其自然天性的。
一棵果树苗,非得按照挺拔笔直的乔木标准让其成长成材,结局极大可能是这棵树既没有结出香甜可口的水果,也没有长成栋梁之材。
所有的创新人才都不是被计划出来的,真正适合走竞赛、进强基计划的都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的娃,人山人海里只需一眼就能看出区别。
但真正有天赋的孩子就是塔尖尖那一小撮。
作为万千群体中的一个普通人,我们的孩子也注定会是一个普娃。
我们也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他们没有高出同龄人许多的智商,也没有极大的数学天赋。
但天才有天才的养法,普娃也有普娃的适宜土壤。
只要找到适合的路,踏踏实实学习、夯实基础,培养好习惯,注重亲子关系和孩子心理健康,上个重点大学就是普娃家长最幸福的事。
教育不是面子工程,放下执念,打开格局,把眼光放长远,孩子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