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徜徉在广州海珠湿地海珠湖畔波斯菊花海之中。 新华社发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从“一盏灯亮不亮”到“一张床够不够”,从“孩子去哪上学”到“老人是否安康”,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深深植根于这些细微处。广东,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深刻认识到:唯有以“绣花功夫”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追“微”逐“治”,广东徐徐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为更好地助力高质量发展,2024年南方都市报推出了《高质量发展·微观察》专栏,坚定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围绕保障改善民生的发展目标,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微观察”的小切口,反映阻碍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展示高质量发展的优秀案例和创新模式。发挥主流媒体力量与担当,为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打通“最后一公里”:交通微改善出行大便利

  珠三角城市争先加入“半小时通勤圈”,快速城际铁路、地铁网络交织成便捷的通勤体系,让工作、生活、休闲无缝衔接。而在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问题被视为民生改善的重点。许多偏远乡村通往外界的道路曾经泥泞难行,如今一条条硬化道路延伸到村头;曾经出行靠步行的村民,如今可以坐上开进村里的公交车。这些看似平凡的小改变,却极大提升了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也是百姓日常生活的生命线。高质量发展的交通体系不仅追求“快”,更注重“全”,将每一个乡村、每一个社区纳入出行便利的版图。广东深知,要提升民生福祉,必须从最基础、最迫切的出行问题入手。

  在城市社区,交通微循环的完善同样被提上议程。广州、深圳等地通过优化完善“慢行系统”,为步行和骑行提供更友好的通道设计,让居民的短途出行更方便、更绿色。通过这些“小切口”,广东将交通的便利延伸到每一个角落,让“出行无忧”成为居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支撑。

  着眼“家门口的幸福”:织密社区服务网为民生升温

  在广州、佛山、东莞等城市,“15分钟生活圈”正在成为标准配置。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集健康医疗、养老服务、文化活动于一体,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便捷服务。老人在家门口的社区食堂就能吃上一顿热乎饭,年轻人下班后可以顺路健身或参加兴趣班,孩子放学后有托管班辅导功课。广东通过高效整合资源,把“15分钟”变成了最温暖的民生半径。

  社区,是民生服务的最前沿阵地。居民步行几分钟即可获得全面服务的便利生活,这同样是高质量发展的民生温度。广东以社区为“小切口”,从多角度提升基层公共服务水平,让居民在家门口感受到贴心与温暖。

  在珠三角核心城市,智慧社区也正在逐步推广。广州和深圳的一些试点小区,已经实现了“一屏总览”社区管理,居民通过手机即可完成报修、缴费、预约养老服务等事项。社区里老旧楼宇加装电梯项目的推进,也让许多老年人实现了“乘梯梦”。这些从居民身边的小事着手的改变,既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也让百姓切实感受到“高质量发展”的温度。

  从社区一餐热饭、一场活动到一部手机解决生活琐事,这些“小切口”延伸出的便利和舒适,构成了高质量发展的“大民生”图景。

  扶稳“一张课桌”:普惠优质资源守护教育公平

  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广东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位压力日益突出。对此,广东通过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增加中小学学位供给,逐步缓解“入园难”“择校热”等问题。预计2025年,广东将新增公办学位438万个,其中幼儿园33万个、义务教育375万个、普通高中30万个。到2035年,公办优质学位大幅增加,学校布局科学合理,有效解决“城镇挤”问题,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水平明显提升,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需求。

  教育,是家庭和社会最关注的民生焦点之一,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广东以绣花般的细致功夫,从“一张课桌”入手,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化,书写出教育公平的大文章。

  在粤东粤西和粤北等地区,教育资源薄弱一直是长期存在的难题。广东通过“名师送教下乡”“名校结对帮扶”等模式,让优质资源流动起来。许多山区学校的孩子第一次感受到一流教师的课堂魅力,也第一次拥有了齐全的实验室和多功能教室。这些看似“小切口”的政策,正在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为无数孩子点燃改变命运的希望。

  优先发展教育,要优先保障投入。广东连续27年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居全国首位,其中2017年至2020年全省实现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是全国唯一连续四年实现“两个只增不减”的省份。

  从孩子的一张课桌到城乡学校的一次帮扶,广东通过“小切口”实现教育公平的“大民生”,用行动书写了“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深刻内涵。

  守护“绿水青山”:用生态小变革书写幸福新篇章

  在珠三角城市群,公园绿地建设成为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抓手。广州的海珠湖公园、深圳的高颜值绿道、佛山的千灯湖绿地,早已成为居民休闲、运动的热门场所。广东各地大力实施“口袋公园”计划,在密集的城市空间中见缝插针地建设小型绿地,让每一个居民步行不远就能感受到绿色的气息。

  绿水青山,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如今的广东,以“家门口的一片绿地”为切口,奋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让绿色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底色。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广东将生态治理与乡村发展有机结合。从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到黑臭水体的治理,通过“小切口”的环境整治,让乡村焕发新颜。村头的池塘清了,田间的水渠通了,乡村生态环境得到了全面提升。同时,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绿水青山成为了带动乡村致富的金山银山。

  2023年,广东全省大气六项主要污染物浓度连续9年全面达标;全省149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2.6%,劣Ⅴ类断面全面消除;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2.04%;全省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升至64.7%;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3.03%,红树林面积达1.06万公顷,生态文明建设交出亮丽成绩单。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这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广东21地市正在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以更扎实的脚步推进民生保障提质增效。

  “小切口”折射“大民生”,“大民生”支撑“大格局”。

  从畅通的交通网络到贴心的社区服务,从教育资源的均衡到生态环境的改善,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广东用无数个“小切口”解开了百姓生活中的“难题”。

  在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上,每一位广东人都能感受到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幸福变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美好,是小事成就大事、细节铸就大局的真实写照。

  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细微之处,见真章!

  采写:南都记者 董晓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