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唯美|深情|精短
散文|补 碗
河南|胡正彬
小时候家穷,那是真穷啊!以至于一只吃饭的瓷碗,都是一笔很大的家产。
如果哪个孩子一不小心打破了一只碗,那就是一件捅破天的大事,什么也别说了,说什么都是多余的,你必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逃掉,跑得远远的,把自己藏起来,否则,一顿打肯定是跑不了的。
等到母亲平息了愤怒和心疼,你再慢慢地回来,这顿打,就可能逃掉了,但是,你还是要为此付出代价的,那就是,这顿饭,你是吃不上了。
母亲自己也有失手打破碗的时候,母亲不会因此打自己一顿,但是母亲也会很心疼好几天的,并且以一顿不吃饭,来惩罚自己。
好在那时候屋里屋外的地面都是泥土的,比较软,一只碗掉上去,绝不会摔成八瓣,一般会摔成两、三瓣,如果摔成两三瓣,即使挨打,也会轻点,因为还有救。
怎么救?
家里人是救不了,左邻右舍也救不了,只有等专业的疤锅补碗的艺人了。
农闲时节,十天半月就会有疤锅补碗的来村里,挑着疤锅补碗的家伙什,站在村口的空地上,高亢悠扬地吆喝:疤锅整锁配钥匙了。
喊声还没落,就有人拿着破锅、破碗或坏锁出来了,拿东西的一般都是女人,后面还跟着看热闹的孩子,家里暂时没有破锅、破碗、坏锁的孩子也出来看热闹了,乡村里平时没什么热闹,来个外人,就是一件热闹事,疤锅整锁配钥匙,就是一个大热闹,够孩子们围观一整天的了。
母亲也会拿着破碗出来,让补碗的师傅看了,讨价还价一番,当价格谈到低于一只新碗的三分之一时,就可以成交了。
补碗师傅拿起碗,把几块瓷片拼在一起,端详一会,拿出一支笔,在几块瓷片上划线,在需要打眼的地方做上记号。
这时候,最关键的武器就该出场了,那就是给瓷器打眼的钻子。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你就别领这个瓷器活。
说的就是这个钻子。
这是一个普通的手工钻,跟木匠们钻眼的钻子原理是一样的,只是体型更小些,这个钻子的关键部位,是他的钻头,是经过淬火的铁钻头,坚硬无比。
在瓷片上钻眼,比在木头上钻眼难多了,要掌握好力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小了钻不透,太大了,就会造成瓷片崩裂,这只碗就补不成了,不仅要不到钱,还要赔人家钱。
打好眼,在破口处抹上黄泥,用焗钉焗上,一只碗就复活了。
那时候,来村子里疤锅整锁的手艺人,往往都是外乡人,浙江和皖南的居多,他们那里山多田少,粮食不够吃,很多人出来做手艺活,贴补家用,他们出门揽生意,只带干活的工具,不带做饭的家什,赶上饭口,给谁家干了活,不要钱,换两碗饭吃。
就是这些人,改革开放之后,成了最先富起来的一批人,然后成了各行各业的老板。
那只补好的碗,就有了固定的主人,谁摔坏的,就让谁用,女孩子,要用到十五六岁,男孩子,直到你结婚成家,才有资格换新碗。
作家档案
胡正彬,男 ,河南光山人,河南省作协会员 。
文艺轻刊 优质原创作品集散地
本刊定位:青春、唯美、深情、精短。
来稿体裁:原创首发小小说、散文、评论、现代诗。1500字左右。拒一稿多投!来稿请用word文档,文字、标点校对精准。
来稿要求:作品+个人简介+作者照片+加主编微信:cms_cq26
投稿邮箱:wyqk_26@163.com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资讯
本刊图片来源于网上
▼2023年要事回眸▼
《文艺轻刊》2023年年度最唯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