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永强 □王振东
责编|
正文共1871个字,预计阅读需5分钟▼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希望车友们以我为戒,遵纪守法,杜绝酒驾。”近日,一起醉驾案件的被告人走进吉林省桦甸市驾驶证考试中心,用自己的事例现身说法。
这是桦甸市人民法院持续打造“法润白桦”普法品牌的一个生动缩影,通过推动醉驾嫌疑人参与社会公益服务等生动的普法方式,实现法治宣传最佳效果。
案例是生动教材,庭审是普法课堂
近年来,桦甸市法院依托当地“白桦精神”的丰富内涵,积极创新普法手段,着力打造“法润白桦”普法品牌,使普法工作上入云端、下接地气。
该院秉持“一个案例就是一本教材,一个庭审就是一场课堂”的普法宣传理念,积极探索以公益服务促推醉驾治理模式,通过让醉驾嫌疑人参与社会公益服务,达到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法治宣传效果。同时,将旁听庭审活动作为强化法治培训的重要方式,根据受教人群特点选择相应的庭审内容,以真实案例和现身说法,让法庭成为生动直观的普法课堂,并依托各类媒体平台及时发布典型案例,促进以案说法、以案普法、以案学法成为常态。
为了深化普法实效,桦甸市法院大力营造体验式、沉浸式学法环境。“请肃静!现在宣读法庭纪律……”随着“书记员”的宣读,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法庭”正式拉开帷幕。19名学生代表穿上制服,化身审判长、审判员、公诉人、法警、书记员、辩护人、被告人、被害人及法定代理人,对一起未成年人抢劫致人重伤案件进行公开庭审。在常态化开展法治副校长普法进校园活动中,桦甸市法院通过这样生动鲜活的法治课以及普法情景剧、法治漫画和公众开放日等活动,寓教于乐、寓学于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法治文化的魅力和内涵,接受法治熏陶和教育。
创新普法更接地气
“你们来得太及时了,不仅帮助我们解决了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法律难题,还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某企业负责人连连道谢。“如果经营过程中遇到任何法律问题,欢迎随时找我们。”桦甸市法院政治部主任王继福说。
为了将普法工作融入司法实践,融入民生,桦甸市法院创新开展对接式按需释法、巡回式流动送法和摆摊式互动讲法。一方面,集中组织法官与辖区企业精准对接,搭建“专线”,定期开展“法治体检”,开出“法治处方”,精准服务企业司法需求,促进企业依法运营。同时,与桦甸市工商联共建法治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平台,通过联建协调机制推动涉企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化解。
另一方面,为了让“家门口”的法庭成为普法“公开课”,桦甸市法院依托辖区共享法庭和巡回审判点开展巡回调解、巡回审判、巡回普法,选取近期频发、高发的典型案例,走进村(社区)以及案件事发地,深入浅出地为基层群众讲解民间借贷、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努力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方”的良好效果。结合重要时间节点,法官们走上街头、走进集市,挂横幅、摆展板、发手册,面对面开展法律咨询、释法明理等交流活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普及法律常识,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维护权益,让法治宣传更贴近群众、更有“烟火气”。
凝聚合力共普法
“听众朋友们,今天的‘带你了解民法典’栏目我们要来聊一聊物业的相关问题。”电台直播间里,主持人正在介绍当期访谈节目的普法主题。在访谈中,法官用“小案件”诠释“大道理”,并依托网站、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组建新媒体矩阵,让法律知识从“指尖”流向“心间”。
这是近年来桦甸市法院与桦甸市法学会、司法局等创新开展的系列访谈节目。为持续打造“法润白桦”普法品牌,桦甸市法院积极融入党委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普法工作格局,打通普法宣传“内循环”,不断提升普法工作联动合力。先后与桦甸市公安局、检察院、教育局联合开展“开学第一课”送法进校园活动,为学生们送去“法治套餐”;与桦甸市检察院、妇联联合设立“妇女儿童维权服务站”,指派专业人员入驻,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困难救助等一站式服务;与桦甸市人大联合开展“代表法官面对面”“为民送法到身边”等行动,选派定点联系法官,定期到联络站开展普法宣传、纠纷化解等工作,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法官服务站;与桦甸市政协建立矛盾纠纷联动化解机制,聘请政协委员作为特邀调解员,积极参与典型案例宣传、纠纷前端化解等工作。
为深化“法润白桦”品牌力量,桦甸市法院持续凝聚多方合力,实现多元共治,推动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使法治观念如春雨般滋润人心,助力更高水平平安桦甸、法治桦甸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