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与孔子、王阳明并称中国历史上“两个半圣人”,荣耀不可谓不大,名气不可谓不响。但张宏杰却曾这样评价曾国藩——“如果把曾国藩这个人身上的意志力元素抽去,那么剩下的也不过是一些平淡无奇的成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曾国藩除了偏执,确实平平无奇,尤其是天资方面。



曾国藩虽然有巨蟒转世的传说,但实际上他并不聪明,十四岁起参加县试,足足用了九年才考中秀才。虽然考中秀才也并不容易,但和同时代的其他名人相比,却显得过于平庸了。要知道,左宗棠十四岁参加湘阴县试,一考就中,而且名列第一,第二年接着又在长沙府试中考了第二名。再看,十七岁就中了秀才。更厉害的还有梁启超,十一岁就中了秀才,四年后的十六岁又中了举人。套用一句时兴的网络用语,与他们一比,曾国藩简直“弱爆了”。就连曾国藩自己也承认,“吾生平短于才”“秉质愚柔”“最钝拙”。而天资这一点,曾国藩无疑是遗传了父亲曾麟书,要知道,曾麟书直到四十三岁才勉强补上个秀才,这还是在潜心苦读的情况下。

作为湘军的创始人,曾国藩在打仗方面也没有什么天赋,以至于湘军成军第一战就大败而归。那是咸丰四年1854年4月,湘军刚刚练成,足足有一万七千人。这支部队耗费了曾国藩太多的心血,在充分准备、仔细谋划后,这支被曾国藩寄予厚望的部队,在靖港与太平军展开了激战,却一触即溃,曾国藩把军旗插在地上,自己持剑立在旗下,大呼“过旗者斩”,但依然挡不住湘军士兵的溃逃,就连曾国藩自己也差点命丧于此。



就是这么平庸一个人,却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他道德修养纯粹至极,表里如一,真正做到了以圣贤标准要求自己,是为立德;他扶大厦之将倾,徒手创立湘军,为清王朝续了十六年命,是为立功;他有巨著留世,家书语录直到今天还在影响很多人,是为立言。

他的成功,本应受限于平庸的天资,却因为强大的意志力而成为“圣人”。他的意志力之强大,称之为“偏执狂”也毫不为过。就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吧。

曾国藩坚持每天写日记,一天都不落,而且他的日记不只记录发生的事情,还记录自己每天心里的想法。记日记的目的在于检讨,他既从事中检讨,也从念头中检讨,检讨哪些是不符合圣贤要求的,要把“恶”消灭在萌芽状态。比如有一次,到朋友家拜客,他检讨自己见到朋友妻子“注视数次,大无礼”;与人交谈时,“有一言谐谑,太不检”,甚至做梦时梦见自己发财,醒来也痛骂自己一番,责备自己贪财之心不死。

平心而论,坚持每天写日记已经很不容易了,又有几个人能做到检讨自己心里的念头和想法呢?毕竟,心里想的啥,外人又看不见。但曾国藩不,因为他对标的,是完全无瑕



的圣贤标准。他的日记里,从少年到中年到老年,几乎每一天都有对自己的痛责,他永远对自己不满意,因而也就一步步向完美靠拢。

壮年之时,他极力控制自己的生理欲望。男人少有不好色的,他也爱女人,但他为了克制这种欲望,想了一个办法——每天认真学习,把自己累得没有力气,就不想那件事了。他自己形容“日日自苦”,以求“不至佚而生淫”,通过每日勤学苦思,把精力耗尽,“如种树然,斧斤纵寻之后,牛羊无从而牧之;如燃灯,膏油欲尽之时,无使微风乘之”。试问世间众人,有几人能做到如此?

再说戒烟,他三十岁前最好吃烟,甚至到了片刻不离的程度,但到了道光壬寅十一月二十一日,他立志戒烟,竟再也没有抽过,的确厉害。

曾国藩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人的意志力所能达到的高度。可以说,他除了偏执平平无奇,却因为这股偏执,成为了半个圣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