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30日,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仪式上,毛主席用三个“永垂不朽”涵盖了自1840年起到新中国成立期间,所有为争取民族独立而在屡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
在随后的几年时间中,全国地方政府响应中央号召,开始针对在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建造烈士陵园。
其中河北隆华地区,有二十万民众集体请愿,希望在董存瑞烈士陵园完工以后,毛主席能为董存瑞烈士纪念碑题词。
毛主席一生为人民英雄题词的次数并不少,然而这次却选择了残忍拒绝。
与之对比,毛主席却为刘胡兰烈士两次题词,这让隆华民众大为不解。
参与此事的河北隆华民政科负责人冀兴坡虽然希望落空,但最后却说出了一句话:“毛主席没给董存瑞同志题字,但是我却领悟到了伟人的伟大风格!”
那么,这一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毛主席为何拒绝为董存瑞烈士题字?
一 董存瑞烈士陵园
1948年解放隆华县城的过程中,董存瑞为了爆破敌人暗堡而英勇牺牲,时年19岁。
董存瑞牺牲以后,他的事迹在解放军中广为流传,激励着更多的战士奋勇向前,直至最后将国民党军队彻底击垮。
当时中央军委将董存瑞评为战斗英雄和模范共产党员,并且还将其列为经典英烈之一,可以说是解放军中的最高荣誉。
张爱萍和聂荣臻将军在得知董存瑞的英勇事迹以后,都先后为他题词赞扬,称他为“舍己为国,人之楷模”,以及“为国捐躯的万代英雄”。
新中国成立以后,隆华县政府为了纪念董存瑞的伟大功绩,决定在县内修建董存瑞烈士陵园。
其中有关董存瑞纪念碑的题词是隆华二十万民众热烈期待的,他们都希望毛主席能够题词。
隆华民众的这一愿望并不是一种奢求,因为在过往的岁月里,毛主席就先后为许多英雄题过词。
比如1947年的时候,刘胡兰因为叛徒告密而被国民党残忍杀害,毛主席在得知以后,就为她写下八个大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再往前追溯,白求恩牺牲的时候,毛主席也为他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
在毛主席这些题词的英雄中,还包括抗日名将张自忠,毛主席在1940年题词“尽忠报国!”
总结起来,毛主席一生题词的人数很多,既有革命群众,也有白求恩这种外国人道主义医生,甚至还包括国民党方面的杰出抗日将领。
按照隆华民众的想法,毛主席是没有理由拒绝为董存瑞烈士题词的,可这个心愿最终还是落空了,那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当时隆华政府负责筹备董存瑞烈士陵园的是民政科负责人冀兴坡。
在烈士陵园项目上报以后,他就带着二十万民众的请愿信前往北京,希望毛主席能为董存瑞题词。
毛主席政务繁忙,冀兴坡第一站是去了中央办公厅,那里的接待人员在了解事情以后,声称会向上级通报,冀兴坡可以下周来获取结果。
冀兴坡在北京待了几天,在第二周前往政务院的内务部等待结果,当时是内务部的部长谢觉哉接见的他。
二 一波三折的题词
在看完那封请愿信后,当场的很多工作人员都眼含热泪,谢觉哉称会把信送到毛主席手里,等待最终结果。
并且当时北京正在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有的物料都很完备,为了帮助隆华县修建董存瑞纪念碑,修建委员会专门给冀兴坡提供了一块大理石碑料。
冀兴坡心满意足地带着碑料回到了隆华,心想过不了多久毛主席的题词就能送到隆华,可这一等就是很长时间,一直到1957年才有了消息。
最后北京的工作人员将一张16开大的题词交给了冀兴坡,冀兴坡打开一开,上面写着“舍身为国,永垂不朽”八个大字,但落款却不是毛主席,而是朱德。
虽然朱德作为我党最高领导人之一,三军总司令,题词也无比珍贵,但还是让冀兴坡顾虑重重,为什么题词的不是毛主席。
工作人员早知道冀兴坡会这么问,就向他讲出了毛主席的意见。
那就是自己曾经题词的英雄大多都是人民,而董存瑞烈士是军人,还是由军队的总司令题词最为合适。
值得一提的一点是,别看毛主席题词很多,但是每一次都是深思熟虑后才写下的,绝对不是谁来要求都会去题词。
除了雷锋、张思德获得题词的英雄以外,毛主席的题词也不是仅仅局限于为革命工作和有特大贡献的人物。
在一些人表现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优秀品格的时候,毛主席也会为他们题词,比如说我们耳熟能详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八个字。
是因为在1951年的时候,一位八岁学生陈永康,他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混进学校里的国民党特务,并且最后帮助解放军战士将敌人抓捕。
三 真实原因
毛主席得知此事以后,觉得陈永康虽然年纪很小,但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勇气已经超过很多成年人,就为他题词这八个字,除了奖励他以外,就是号召全国青年学习。
而在一些特殊时刻,毛主席经过慎重考虑,就会觉得不适合题词,或者是不适合自己题词。
比如说周世钊有一次请求毛主席题词,主席也是拒绝的结果。
周世钊和毛主席是一生的至交好友,两人从青年时代就相识,当时每天讨论革命思想和诗书歌词。
新中国成立以后,周世钊担任湖南省的教育厅副厅长和第一师范校长,就请毛主席为学校题词,以此增加一份荣誉,毛主席考虑影响不好,就选择了拒绝。
后来湖南省政府计划在韶山修建水利工程的时候,湖南省委就向毛主席报告了家乡的这一民生工程,并希望主席能为工程题词,名留史册。
毛主席担心自己对家乡的这种“偏爱”会造成不好影响,所以选择了拒绝,只是告诉湖南省政府的工作人员,等到工程有了大成绩再说。
等到后来工程完工,真正实现了增益人民的结果,毛主席在后来视察的时候,湖南省委又一次提出题词这件事,毛主席还是拒绝,并说等民众都过上好日子再说。
由此可见,毛主席对于题词这件事是十分慎重和认真的,很多时候都要考虑到题词的影响,并且在题词的时候也是真情流露,没有太多的文辞捏造。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毛主席为了治理淮河的时候,为水利工程题词简单而明确:“一定要把淮河治好!”
因此上得出的结论,毛主席当时没有为董存瑞烈士题词,并不是像当时许多人暗自揣测的那样,是认为董存瑞的功绩小了。
与之相反,根据当时参与这件事的工作人员回忆,毛主席还特意让人把董存瑞的事迹收集起来翻阅,是十分郑重地对待。
但最后是考虑到,刘胡兰等烈士都是人民群众,而董存瑞是解放军战士,从身份上来说,董存瑞的牺牲是英勇的,也是必须要奉献和牺牲在人民之前的。
所以最后这份题词,毛主席认为自己并不合适,反而是三军总司令的朱老总要更为合理。
作为红军之父的朱德,更能代表广大解放军战士,他的题词也能够更好地激励广大战士为人民奉献。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冀兴坡在后来回忆这件事的时候说出了一席话:“毛主席没给董存瑞同志题字,但却让我领悟到了伟人的伟大风格!”
那就是毛主席的心中始终都是人民。
参考资料:
1、中国政府门户网:《董存瑞烈士陵园》2008.11.25
2、毛泽东题词的英雄都是谁?——浙江日报2018-04-04 11:18
3、中国军网:《战斗英雄董存瑞,朱德委员长亲自为其题词》201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