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每逢节假日,南京街头都有“一亿人”。人气爆棚的背后,除了景色优美,也离不开城市便捷的公共交通。2块钱就能乘坐的公交车、轮渡、有轨电车屡屡成为刷屏的“网红”。11月28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交通运输局获悉,为让大家出门就能坐上公交车,等公交、乘公交到地铁站更方便,交通部门坚持为民办实事理念,今年已按需灵活设置、动态优化调整公交线路43条,调整服务时间10条,改造完成100个公交站点,增设了顶棚、座椅等方便市民候车。
从家门口直达地铁站,微循环公交线越开越多
“我们今天是第一次坐这条公交线。”在南京站北广场,刚从地铁站出来的牛亚波和妻子就坐上了开通没几天的209路公交。牛亚波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们住在星河国际小区,从南京火车站地铁出来,到小区只有两三公里,这个路程走回去太累,打车基本没人接单,非常尴尬。“现在开通了这条公交,从地铁口直接坐到家门口,太方便了。”
牛亚波所在的小区位于玄武区和栖霞区交界地带。小区门口的言和路2022年才建成通行。随着周边小区入住率提高,11月9日,经过南京市交通运输局等多部门努力,一条途经小区门口、衔接周边多个地铁站的“小蓝鲸”微循环公交线正式开通。
“开通这几天,早晨起来坐车到菜市场买菜、送孩子上学的老年人特别多。”209路驾驶员魏平告诉记者,这趟“小蓝鲸”由晓庄广场开往南京站·北广场东,沿途有十几个小区,一路与地铁1号线、3号线、7号线相衔接,单边行驶约半小时。他注意到,在晓庄广场东上车的老年乘客居多,大多在月苑小区下车去买菜。以往没有公交,老人需要骑电动车或者走路去买菜。“老年人这个天骑车太冷了,岁数也大了,坐公交更安全方便。”
“后续交通部门还计划在言和路北段增设一对站点,全面覆盖言和路区域,有效填补该路段公交线网的空白地带。”南京市交通运输局综合执法总队一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徐鹏飞表示,在今年的交通民生实事中,交通部门聚焦保障房片区、城郊接合部等重点区域,已经新辟、优化43条公交线,做好公交与地铁衔接,填补部分道路公交空白,增强部分公交线网薄弱地区公共交通力量,超额完成了年度任务。以新推出的“小蓝鲸”微循环公交为例,今年已开通33条,日均客运量超3万人次。
100个公交站点完成改造,下雨天不挨淋了
从小小的国标站牌到灯箱式站牌,从小站台到加装了电子显示屏、雨棚、座椅的大站台,近年来,不断提升公交站台候车舒适度,是南京市交通运输局持续进行的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之一。
11月25日,南京小雨,玄武区马高路上,刚完成改造的马高路沧波门北街公交站,整洁的公交站台、宽宽的遮阳棚、舒适的座椅,和一旁的国标老站牌相比,大气美观又实用舒适。一对老夫妻从315路公交车上走下来,坐在站台新加装的座椅上等待换乘。“对我们来说是方便了,棚子能挡到雨,老年人来坐坐,不急不忙的。”
据介绍,2024年,南京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开展100处公交站点改造工作,对部分无候车亭站点、市民建议增设站点及地铁配套接驳站点,增设顶棚、座椅等设施,方便市民遮风避雨、舒适候车。其中15处公交站点增设智能化信息牌,直观提供公交车运行时间、沿途公交路况、车辆位置等实时信息。在经过现场调研、精心设计方案后进行施工,目前,多处站台已完成改造、投入使用。
南京市交通运输局道路中心业务四科工作人员陆勇介绍,这些公交站台主要位于主城六区,在人口集中区以及商业体周边附近,特别是针对一些地铁出入口公交站点进行增设雨棚等基础设施改造。“目前,100处公交站点改造工作已接近尾声,预计11月底全部完成。”
沉下心倾听民“声”,开门办公交屡获好评
11月18日,公交110路、118路优化调整至秦淮区石杨路运行,困扰沿线6000多户、万余名群众的公共交通“出行难”问题终于解决;鼓楼区金宁路完成出新拓宽,5月18日,319路公交调整至君兰路、金宁新路行驶,周边居民不用再步行至和燕路乘公交了;为方便江北、八卦洲居民过江换乘地铁1号线,新辟途经燕子矶长江隧道的公交540路、568路……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公交线路的开辟或延伸,还是站台的设置与改造,都是南京交通部门在广泛听取民意、科学走访调研,并会同多部门共同科学决策的基础上实施的。
早在2011年,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就发起组建南京市城市公共交通乘客委员会,定期听取乘委会意见建议,向公众敞开大门办公交。公交线路如何走、公交站台如何设、公交站名如何取,南京交通部门广泛听民声、汇民意,持续拓展完善公交线网布局,优化区域公交线路调整,让公交最大限度串联起城市的各个重要节点,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出行需求,让交通服务更加暖心。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李娜/文 尹翼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