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宝山区人民政府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区校合作迈上新台阶。宝山区委书记李晨昊,区委副书记、区长邓小冬,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曹锡康,党委副书记、校长季光,副校长舒静,曙光医院副院长刘巍峰,上海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尹磊淼等出席。宝山区副区长丁力主持签约仪式。


会上,宝山区人民政府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签署《发展宝山区中医药和康复事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宝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与上海市中医医院、曙光医院与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与上海市第二康复医院分别签署合作共建协议。


李晨昊指出,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医药事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双方新一轮战略合作,要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上协同探索。要围绕上海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等战略任务,在宝山打造更多中医药改革“试验田”,助力“示范区”建设走深走实。要在中医药健康服务上深化合作。将上海中医药大学卓越的师资队伍、强大的科研能力、丰富的中医药底蕴,与宝山的民生健康事业、医疗体系建设紧密融合、深度对接,让中医药的“简、便、验、廉”惠及更多群众。要在中医药产业培育上共创新局。将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优势与宝山的产业特色、空间布局、政策扶持结合起来,携手建设集科技管理、联合创新、成果转化、规模生产于一体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实现产教医研融合并进。

曹锡康指出,宝山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发展迅速,取得一系列发展成就。上海中医药大学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是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自2008年双方携手共建以来,区校构建起紧密的合作关系,各项合作事业持续推进。在新一轮战略合作中,学校将充分发挥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助力宝山在中医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临床能力提升等方面实现新的发展。

近年来,宝山区与上海中医药大学持续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打造立体化区域中医药服务网络,创新中医药健康促进和文化传播模式,有力推动宝山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

2008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全面托管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成立曙光医院宝山中医联合体,医院发展进入快车道。2012年,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有效填补区属三级甲等医院空白。依托大学科教实力,医院成功立项3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功打造1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3个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及7个市级重点专科;成功培育一大批优秀医学人才,先后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上海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上海市左英护理奖、上海市区域名医、上海市劳模工作室、上海市工匠工作室等各项国家级、市级荣誉。

上海市第二康复医院积极创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牵头打造宝山区南部康复医联体,推动辖区康复医疗取得新成效。依托上海中医药大学科研优势,医院康复工程中心建成上海中医药大学教育部中医智能康复工程研究中心分中心,双方合作研发19项专利,携手打造中医智慧康复领域新生态。


宝山区充分发挥曙光宝山中医医联体优势,通过名中医工作室团队下沉巡诊、中心中医特色专病团队巡诊、家庭医生团队进社区进学校,构建高质量中医药健康服务圈。吴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创建上海中医药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按照标准建成中医馆,覆盖率100%。5家中医巡诊服务站成功通过市级验收,中医特色服务全面升级。目前,宝山区建成4个上海市名中医工作室,成功引进全国名中医担任学术带头人,实现中医药科研成果“质”与“量”的双重提升。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宝山区社区治理学院,举办中医药文化进社区共建联建活动,打造“家门口”的中医课堂。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广泛普及中医药知识,中医药文化走进千家万户,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

未来,围绕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内涵,积极探索新时代中医药和康复事业发展新路径,着力打造与宝山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宝山居民健康需求相适应的中医药服务和康复服务体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