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6日从广州市中心区交通项目管理中心(以下简称“项目管理中心”)了解到,如意坊放射线系统工程(一期)项目第二批首节重达3万吨的沉管E1管节当日顺利浮运出坞。
据广州荔湾发布此前报道,该项目有望2025年完工通车。项目完工开通后,内环如意坊立交至芳村大道两地通行距离大幅缩短,通行时间可由原来的15~30分钟缩短至4分钟,将极大程度提高珠江南北两岸的通行效率。
广州西南方向的重要进出口,将疏解内环路及中心区交通。
喜讯频传
项目进展再度刷新
如意坊隧道工程主线全长1511米,其中江中沉管段长618米,共计6节。首批3节管节已于去年浮运沉放对接完毕,本次完成浮运的为第二批沉管中的首节管节——E1管节。
11月26日7时,E1管节浮运工作正式启动,工作人员对沉管的出坞、转向、系泊、沉放等一系列方案再次确认,对珠江水面潮汐情况进行严密监测。8时左右,潮位达到浮运要求,将E1管节逐步绞移至指定区域。11时40分,顺利完成系泊,整个浮运出坞过程历时4个多小时。这是继今年8月12日项目沉管隧道主体工程浇筑工作完成后,历时3个月,又实现的一项重要节点突破。
多方联动
为沉管浮运保驾护航
据了解,沉管浮运极易受到潮汐、波浪、风力等水文气象条件影响,对水域环境要求较高。如意坊隧道位于珠江核心航道,每天通航的船舶川流不息。为进一步强化沉管浮运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管控,项目管理中心组织参建单位提前与海事等部门进行联动,对关键点位进行实时的水文观测及预报,为浮运全过程的指挥决策提供重要、精准的水文信息。经过长期观测及比对,11月26日施工水域的潮汐满足浮运条件,最终确定当天开展沉管浮运工作。
管节出坞浮运期间,工艺复杂,锚缆众多,为保障施工水域通航安全,项目多次与海事部门召开方案讨论会,施工作业期间采取临时封航措施,在施工水域上下游设置6道警戒线,派出警戒船舶和海巡船共9艘,对作业水域实施临时交通管制。针对浮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点,成立应急救援小组,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浮运期间船组作业安全可控,各时间节点把控到位,未对珠江通航造成不良影响。
争分夺秒
全力冲刺水中段隧道贯通目标
据介绍,项目创新采用内河沉管交汇处沉管绞移浮运安装技术、长期河流冲刷及潮汐影响条件下的沉管基槽开挖等技术,有效解决复杂水域下沉管管节浮运沉放安装难题,提高施工安全性,实现提质增效。建立了浮运全过程的可视化模型,可在终端智慧屏幕上实时展现沉管的角度、距离以及位置,对接精度达到毫米级别,为现场决策指挥提供了重要辅助手段。
目前,项目已完成第一批沉管浮运与第二批首节管节浮运任务。下一步,将尽快完成该管节的沉放安装以及剩余两节沉管的浮运、安装工作,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以赴冲刺2025年隧道水中段贯通的节点目标。
沉管浮运出坞画面。
如意坊放射线系统工程(一期)情况介绍
如意坊放射线系统工程(一期)由广州市交通运输局主管,市中心区交通项目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实施,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建设。项目位于广州市荔湾区,东起内环路如意坊立交,向西南下穿珠江后与芳村大道相连,是增强广州市老城区与佛山城区及西部周边城市联系的重要通道。
项目全长约2.4公里。隧道工程主线全长1511米,其中岸上段893米,沉管段618米,双向六车道。按城市快速路设计,设计时速除黄沙端环形范围内为40公里外,其余为50公里。
该项目是广州市内环路七条放射线之一,是广州市快速路网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州市西南方向的重要进出口,它将内环路及广州市中心区的交通向西南方向疏解,能有效增强广州老城区与佛山城区及西部周边城市的联系,促进芳村片区工业、农业、商业繁荣发展,对白鹅潭经济圈、花地湾、花卉生产基地、东沙经济开发区等区域经济发展、沿江仓储业的兴旺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完工开通后,内环如意坊立交至芳村大道两地通行距离大幅缩短,通行时间可由原来的15~30分钟缩短至4分钟左右,大大提高珠江南北两岸的通行效率。
来源:广州荔湾发布、广州日报、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