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浙西南,青山苍翠,绿水长流。
在这片红色热土上,23年艰苦卓绝的浙西南革命斗争,为丽水留下了宝贵的红色遗产。
烽火燃尽,浙西南革命精神历久弥坚。2019年,丽水提出“红绿”融合发展新理念,致力于探索“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新路径。
如何深度挖掘红色资源?如何发展红色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带着一系列思考,全市各地深挖红色资源“富矿”,促使红色旅游、红色研学、红色培训、红色赛事等产业相继“火出圈”。
如果产业有颜色,红色无疑最耀眼。快步行进在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大道上,丽水正探寻着属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新方法论。
红色旅游持续创新
每一处革命遗址、每一座革命纪念馆,都是革命精神的承载、初心使命的象征、常学常新的课堂。
红色血脉代代赓续,精神伟力跨越时空,那些壮阔的历程、丰厚的资源,珍贵之处不仅在于其历史光辉,也在于它们成就一域红色产业的无限可能性。
作为红军挺进师“斋郎战斗”的发生地,庆元县百山祖镇斋郎村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保存着红军战斗指挥部遗址、牧牛场战斗遗址、岙头淤战斗遗址、斋郎战斗纪念碑、碉楼、红军讲堂等红色革命遗迹及教育场所。
依托红色资源和生态禀赋,百山祖镇以“特色化、标准化、精品化”方式开发生态康养、教育培训、运动休闲、红色研学等系列红绿融合产业,着力打造“红绿相间”强村富民新格局。
2015年,担任村干部的叶隆锋带头开出第一家民宿。“斋郎是红色美丽村庄,红色是全村发展的底色,所以我将红色定位为民宿发展的基调。”叶隆锋告诉记者,斋郎村将“访红色礼堂”“走红军之路”“上红课”“唱红歌”等作为入住民宿的一系列体验内容,吸引了无数游客。
很快,红色旅游产业就在斋郎发展得风生水起。2019年,投资4000万元的“斋郎军旅小镇”暨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项目开工,不仅让革命遗址得到了更有力的保护,也进一步带动了村内红色旅游的发展。去年,斋郎村的经营性收入已超过79万元。
同样红火的,还有遂昌县王村口镇。从昔日的革命根据地到如今的旅游目的地,历史见证了“红色之种”在王村口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全过程。
立足红色“基因”耕种“红色山水”、传承“红色精神”,王村口镇不仅打造出集“红色体验、红色研学、干部培训、度假养生”为一体的“红色之旅”,也为老区群众带来了真正的“红利”。
寻访粟裕将军足迹,缅怀红军英烈;宿红军客栈,唱红军歌,尝红军菜……如今,在王村口的1935文旅街区,白墙灰瓦的古民居与狭长的石板路,仿佛诉说着红色历史与古镇多年来水乳交融的发展。而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宏济桥、挺进师师部旧址、苏维埃政府旧址等地,既承载着老区源远流长的文化脉络,也是红色旅游在这里蓬勃发展的最真实写照。也因如此,王村口镇始终让游客倾心,近三年来,当地累计接待省内外各类培训班和游客62.5万余人次,实现经济收入2.2亿元。
红色旅游热潮绵绵不息。近年来,王村口不断推进红色旅游与古镇旅游、乡村休闲、红色传承、生态产业等融合发展,并借鉴井冈山模式,投入使用浙西南培训中心、挺进培训中心等研学培训机构,精心打造设计10多项“沉浸式”教学实践课程,全方位打响红色研学品牌。不仅如此,当地还以名师授课、实地解说和演讲比拼等方式,持续开展讲解技能提升培训,营造“人人都是宣传员”的氛围,全面提升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服务和品位。
研学项目丰富多彩
红色研学是红色教育的重要形式,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途径。
从组织游客和学生重走红军路、畅谈人生理想,到精心打造研学课程、开发研学路线,丽水的红色研学活动巧用各方资源、丰富场景载体,让红色教育入脑入心。
龙泉市住龙镇是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素有“浙江小井冈”之称。1935年,刘英、粟裕率领的工农红军挺进师进驻浙西南,扎根于此,留下了深刻的红色印记。
踏入住龙镇红军街,仿佛步入了一条岁月长廊:脚下的青石板街见证着时光流转,老屋的斑驳墙面承载着历史记忆,街边的木质门窗紧密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走在老街上的每一步,似乎都在与历史共振。
11月15日,龙泉四中八年级的学生来到住龙镇,开启了一场充实的红色研学之旅。同学们围坐在一起,聆听经历战火的老人声情并茂讲述红色故事,神情凝重。在“1935红色研学基地”,同学们开展千人红歌、重走红军路、团队比拼等活动,还参观了生物多样性体验馆。
近年来,住龙镇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建成了全域性社会科普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1935红色研学基地创新“露营+研学”体验形式,加上精心谋划的研学旅游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
一场研学活动,就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多样化的研学活动,不仅激活了红色资源,也让红色教育有了更多现实场景,更让“红色种子”广撒深播,增强人们的信仰、信念。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红色研学如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记者在景宁畲族自治县也找到了答案。
连日来,在景宁鹤溪街道双后岗党建展示馆内,前来研学的人络绎不绝。“每天都要接待四五个参观团队,研、学、游一体的红色研学路线实现了多赢。”鹤溪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红色研学产业链的带动下,东弄畲家田园综合体、敕木山村等周边旅游景区游客和营业收入也实现了不同幅度的上涨。
去年,来自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的党员干部在双后岗开展红色研学,“沉浸式”的学习体验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畲村在党建引领下发生了精彩蝶变,为我们做好民族地区工作提供了精彩的样本。”
双后岗党建展示馆的高热度,是景宁创新实施串点成线打造红色研学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依托“红色文化+民族风情”,景宁成功打造了一批红色美丽乡村。
位于景宁澄照乡三石村马岭头茶叶基地的红色研学教学点,将周边生态、旅游等各类资源要素重新整合,打造了全面配套的服务体系,不仅提供现场考察学习,还开设包括天堂湖茶叶生产基地茶文化体验、封金山畲族文化体验、炉西村红色教育等丰富内容。目前,当地已与周边多个村庄、企业达成10项合作意向,成功匹配了5个项目,综合利用农家乐、采摘园等原有旅游资源,有效激活了周边经济。
革命老区更显青春
巍巍浙西南,红色基因代代传。斗转星移,时光荏苒,如今的革命老区“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
11月17日,2024遂昌王村口百里红军古道越野赛在王村口镇开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0名选手。为有效利用比赛带来的客流,王村口镇将赛事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增设古镇非遗国潮打卡、草坪音乐会、非遗美食展示等系列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游客的体验。
记者了解到,已连续举办六届的遂昌王村口百里红军古道越野赛作为浙江省重点培育的品牌体育赛事之一,今年成为ITRA和UTMB的双积分赛事,共设置42公里、21公里、8公里三个组别,拥有高达90%的原始路段,被普遍认为是华东地区最美的红军古道。
当天上午7点,随着信号枪声鸣响,选手们冲出起跑线,在古朴的村落、蜿蜒的古道上竞速。大家一路跑过挺进师后勤供给部、张麒麟烈士牺牲地等红色遗迹,领略红色文化与古村落交相辉映的独特魅力。
如今,百里红军古道越野赛已成为王村口镇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通过每届赛事的媒体推介、网络直播、选手口碑等传播,越来越多人了解到当地的自然生态、红色底蕴和古镇历史,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实现了各项旅游数据每年超8%的增长,去年实现文旅经济收入6932万元,今年已接待各类游客19.1万人次。
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不仅带火了旅游市场,也为老区文旅产业的创新提供了不竭动力。
2023年,庆元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会同百山祖镇探索开发了全市首个革命遗址地实景“剧本杀”——庆元县斋郎战斗遗址剧本游。
根据斋郎战斗的实景实况,剧本游选取了斋郎村口、会龙桥、红色讲堂、纪念碑等9个场景开展游戏。游客进入游戏后,可以自由选择心仪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有着不同的剧情路线。而关卡任务则分为线上答题和线下游戏,线上答题围绕斋郎战斗的史实出题,线下游戏则包含华容道、作战图拼图等,使参与者能实现沉浸式学习,在剧本游中重温红色历史,让党史中的人物“活起来”。
发展红色产业,就是要整合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各种资源要素,形成能在更大范围上产生影响的新事物。这种新事物的产生,不仅是外在形式的结合、重组,更是内涵质量的更新、重塑。对丽水而言,深挖红色资源、创新资源转化不仅能带动红色旅游发展,更为实现共同富裕注入了强劲动力。
文章来源:源新闻·丽水日报 付名煜 朱敏 吴卫萍 周楚 兰兆珍 王泽
责任编辑:孙蓓蓓 编辑:柳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