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用后付”:便利与风险的双刃剑

“先用后付”本来是个听起来很美的创新支付方式:零成本下单,货到付款,还不用先掏钱。看上去很贴心吧?可央媒一曝光,大家才发现,这份“贴心”藏着不少套路,尤其是对老年人等不熟悉网购规则的人来说,简直成了一个“消费陷阱”。



先说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案例。一位老人因为无意中点了“先用后付”,收到了一堆莫名其妙的快递,结果家人帮着查账才发现是这个功能作妖。这是典型的先用后“踩坑”,真让人心疼又无奈。难怪网友们炸了,纷纷指责这种支付方式是在“伪善的幌子下,搞消费收割”。

便利的外衣下是隐患满满的内核

“先用后付”的出发点是好的:对信用好的人提供便捷服务,让他们无需预付就能享受购物。但问题出在,太“便捷”了。消费者在无须支付密码、无须身份验证的情况下就能下单,这等于把消费的闸门彻底打开,导致误操作或者冲动消费变得极其容易。特别是一些年纪大的用户,没搞清楚操作逻辑就一不小心掉进了“买买买”的深坑。



更离谱的是,这个功能还会偷偷摸摸地“暗中操作”。不少网友反映,“先用后付”是被平台默认开通的,关闭却像解谜游戏一样复杂。比如,你得在账号设置的某个“犄角旮旯”里才能找到关闭选项。说实话,连年轻人都嫌麻烦,更别提那些技术小白了。







背后的套路不止一点点

媒体总结了“先用后付”四大坑:隐蔽开通、关闭困难、过度消费、信用影响。听着是不是像“连环套”?特别是“隐蔽开通”和“关闭困难”这两招,简直就是逼着消费者走进套路深渊。要是因为误操作买了一堆不需要的东西,退货还得走复杂流程,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都上去了,哪还有购物的愉悦感?









更别提未及时付款会影响信用记录的问题了。很多人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开了“先用后付”,等平台发来“催款通知”才反应过来。如果不小心逾期,还可能留下信用污点,这算哪门子便利?分明就是风险外包到消费者头上。

网友的愤怒是有道理的

央媒的报道后,网友们的讨论堪称全民“吐槽大会”。有人直言,这种支付方式就是平台设计出来“割韭菜”的工具;也有人呼吁直接取消“先用后付”,省得折腾消费者。最搞笑的是,有网友戏称这功能“是想让我家快递多到盖房子吗”?一句话把愤怒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还有理智的声音提出,监管部门应该尽快介入,给这种支付方式立规矩,别让它继续坑害消费者。开通功能要明确提示,关闭操作必须简单易行,这是最基本的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便利和安全能否兼得?

说到底,问题的根源在于便利性和安全性的平衡。“先用后付”确实有它的优势,但前提是消费者得在完全知情的情况下自愿开通,并且可以随时关闭。否则,再好的初衷也会因为执行上的“别有用心”变味。

监管部门也需要主动作为,不只是呼吁消费者“提高警惕”,更要对平台的支付模式进行严格审核。无论是默认开通、关闭困难,还是诱导消费,都应该被严格限制,平台不能一边打着“为消费者服务”的旗号,一边玩小动作挖坑。

对于消费者而言,面对这种复杂的支付功能,也要多长个心眼。遇到陌生选项,先看看规则再下手,不然很可能被平白割一把韭菜。特别是年轻人,应该多关心家里的长辈,帮他们设置好购物安全的“防护网”。

最后想问一句

“先用后付”的本意是“先让你方便”,结果却变成了“先让你糊涂”,这样的功能你还敢用吗?平台的初衷真的只是便民服务,还是另有所图?对此你怎么看?快来分享你的看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