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国家间的仇恨犹如宿命般难以避免,它们的领土与利益追求竟惊人地指向了同一邻国。老牌与新兴帝国主义势力,正对那肥沃的邻土虎视眈眈。双方都清楚,战争已如箭在弦。然而,战事未发,只因他们在暗中衡量着各自盟友的力量与手中的优势资源。



日俄战争,看似仅是双国之争,实则背后是两个庞大阵营的激烈对抗。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国力飙升,但面对俄国这样的庞然大物,心中难免忐忑。幸运的是,英美两国成为了它的坚强后盾。当时的日本,绝非俄国的对手。俄国人口高达1.4亿,常备军104万,后备役更是多达375万,这庞大的数字不仅令日本胆寒,也让欧洲列强心生畏惧。

在海军力量对比上,俄罗斯拥有超过200艘的战船阵容庞大。相比之下,日本海军的核心战舰尚需依赖英国进口,而俄罗斯已能自主建造战列舰,设计出自法国之手。然而,俄罗斯彼时亦饱受三大难题的困扰。

首要的是,军事核心力量集中于西线战场,而东线远东区域仅配置了大约十万兵力,海军在该地区也仅部署了六十余艘战舰。彼时,西伯利亚大铁路贝加尔湖段尚处未完全竣工状态,欧洲向远东调兵需耗时六周,且每日仅有两至三列军列缓缓行进。

其次,俄罗斯军队的规模虽堪称庞大,但其技术与指挥体系却明显滞后。集团军和军级单位虽已配备有线电报电话,但师级以下仍需依赖骑马或徒步传递信息。在全球火药技术盛行的当下,俄军中仍有不少将领偏爱昔日的战术,如库图佐夫曾以刺刀白刃战击败拿破仑远征军的英勇策略。

第三,俄罗斯人对日本人抱有深深的蔑视,甚至将这种态度扩展到了所有黄种人,戏谑地称日本人为“猿猴”。他们认为,一名俄国士兵足以对抗三名日本士兵。在远东战场上,他们自信满满,认为无需发起大战,只需一次如“餐后漫步”般的军事行动,就足以给日本人一个深刻的“教训”。



相较于俄国,日本国力稍逊一筹,但其备战态度却远胜一筹。日本当时拥有约4400万人口,陆军兵力约37.5万,后备役可动员逾200万。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其海军力量雄厚,拥有80艘左右作战舰只,多为英国制造的新型战舰。尽管在国力和军力上稍逊于俄国,但日本仍具备三大显著优势。

首先,日本对俄罗斯的战争意图早已深藏于心。利用从中国清政府榨取的2.3亿两白银赔款,日本大力扩充军备。其国家财政显示,1893至1894年间开支为8400万日元,而1897年已飙升至2.4亿日元,军费激增尤为显著。

其次,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迅速集结了超过25万的庞大兵力,凭借其出色的动员能力,在俄国因后勤补给不力而迟缓之际,日本在东北战场上取得了压倒性的战略优势。

其三,日本陆军深受德国军事理念熏陶,众多军官曾赴德深造,且部队内不乏德国资深教官,使得其战术思维与作战水平超越俄军。日本军舰虽数量有限,却胜在质量上乘。舰队高层指挥官普遍拥有英国留学背景,展现出卓越的指挥才华与应变智慧。



在旅顺港静谧的水面上,俄国古老的装甲巡洋舰“佩列斯韦特”号傲然停驻。该舰诞生于 1898 年,引擎澎湃,能输出 14500 马力,轻松驾驭每小时 18 节的航速。舰身遍布 70 余门大炮,多为速射利器,辅以 6 具鱼雷发射装置。这些火炮威力惊人,射程远超 3 英里,直逼 4.82 千米之遥。

在日俄战争的阴霾下,这艘军舰犹如日本海军的梦魇,施加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双方都预感冲突即将爆发,俄国意图拖延,以争取更多备战时间;而日本则渴望速战速决,趁俄军未整装待发,一举摧毁其防线。终于,1904年2月8日,日本迫不及待地拉开了这场蓄谋战争的序幕。

简述日俄战争,核心在于三场激烈的陆上对决与一场关键海战。首场较量乃辽阳之战,一场充满戏剧张力且极为残酷的战役。1904年8月,辽阳之战拉开序幕。日军集结13.5万精兵与近500尊火炮,猛烈进攻俄军要塞辽阳。俄方则以16万大军、近600门火炮坚守,兵力源源不断自远东驰援。

在兵力配置上,俄军明显占优,且坐拥主场之利,物资储备丰富。远东陆军统帅库罗帕特金据此颁布了作战指令。然而,俄军在日俄战争中却表现得异常谨慎:每次战役均保留半数以上兵力作为后援,部分战线甚至高达七成。



与日军截然不同,他们毫无保留,全军压上,却在某些战场上意外获得了兵力上的压倒性优势。然而,俄军展现出顽强的抵抗,令日军攻势步履维艰,伤亡巨大。至9月3日拂晓,日军已疲惫不堪,悄然决定在晨光中撤回首波攻势的主力第一军。

就在日军计划撤离前的两小时,对敌情一无所知的俄军也达到了极限,匆忙决定撤回奉天(沈阳)。战场上随即上演了一幕戏剧性的转折:守军先溜,攻方亦后继乏力。直至9月4日,日军半信半疑地占领了空荡荡的辽阳。

在此战役中,俄罗斯军队损失惨重,伤亡人数高达2.7万,而日军也付出了1.4万的伤亡代价。随后的旅顺争夺战,堪称日俄战争中的血腥巅峰。日俄之战的序幕,由日本联合舰队突袭旅顺港拉开。彼时,旅顺港内的俄国海军竟在庆祝司令史塔克夫人命名日,全然不顾日俄和谈已破裂的严峻形势。

昔日,日本满洲军统帅大山岩,作为日俄战役中的日军领航者,面临着一场艰巨挑战。1898年,俄国强行租借的旅顺港,是其在远东地区梦寐以求的“温暖避风港”,他们誓死捍卫。对日军而言,这座港口犹如一把利刃,悬于海上运输线之上,因此,他们不顾一切,誓要将其攻克,确保海上通道的畅通无阻。



甲午战役中,日军仅用两小时便攻陷旅顺要塞,他们原本预计,若对手换成更强大的俄军,则需一周。然而,1904年2月至12月,这场战役竟持续了整整十个月。双方激战,日军投入近十万兵力,俄军守军亦超四万。乃木希典在旅顺采取的战术,后世称为“肉弹”攻击,致使无数日本母亲悲泣,向他家投掷石块,要求血债血偿。回国庆典上,乃木希典亦泪流满面,愿剖腹以谢国人。

1912年明治天皇辞世后,乃木希典夫妇因对天皇的绝对忠诚,毅然选择剖腹相随。在大正与昭和时期,他们被日本尊称为无畏的“军神”。旅顺战役中,日军总指挥乃木希典,这位携全家三口棺材出征的“军神”,尽管毫不畏惧死亡,却对现代攻防战术一无所知。他坚持传统的步兵冲锋,导致无数头缠白布的日本士兵,悲壮地冲向俄军坚固阵地,最终沦为俄军机枪下的牺牲品。

日本军部曾有意撤换乃木希典,但明治天皇考虑到他的荣誉感,坚决反对。于是,军部派遣精通炮兵战术的儿玉源太郎担任总参谋长,负责指挥第四次旅顺总攻。儿玉源太郎精心调配炮兵,猛烈轰击后发起总攻,仅用8天便攻占了久攻不下的203高地。203高地失守后,旅顺要塞内的俄军士气崩溃,最终在1905年1月2日向日军投降。当时,要塞内仍有俄军3.2万人,火炮610门,炮弹20.3万发。然而,这场残酷的旅顺攻防战,日军也付出了6万余人伤亡的惨重代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