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高科技军备的竞技场上,五角大楼推出的F-35战斗机曾被誉为第五代战机中的“王者”。但谁能料到,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项目如今却成了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眼中的“烂摊子”。这位未来的政府效率部部长不久前直截了当地在社交媒体上点评,认为继续生产这种载人战斗机无异于“傻子行为”。他的话语中似乎涌动着一股不屈不挠的改革之风。
F-35战斗机,这款由洛克希德·马丁设计制造的美军“骄子”,在它的“少年时代”就承载着过多的期望。美国人对它的设想几乎达到了“万金油”的程度——既要空战称霸,又要具备强大的地面攻击能力,再加上隐身、短距起降等黑科技属性,听起来确实令人心潮澎湃。然而,现在回顾这些年,我们似乎在这豪华套餐中看到了太多的漏洞。
实际上,F-35的诸多“绝技”不仅没有让它站上顶峰,反而成了自身难以负担的重担。因为过度集成和复杂设计,这款战机先后暴露出软件故障、系统兼容问题等各种技术硬伤,使得所谓的“智能战机”成为一个不断打补丁的半成品,而这一切修修补补都不是免费的。截至目前,该项目的总成本已经飙升至2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昂贵的军用项目。
现在我们将视线转向埃隆·马斯克,他以犀利的言辞猛烈批评了F-35,称其在未来战争中已无立足之地。在他看来,无人机技术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革新现代战争的形态,这早已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当中国展示的“蜂群无人机”大秀引起全球瞩目时,传统的载人战斗机显得愈发笨拙。
中国的无人机,如彩虹7,以创新的飞翼设计,让它们可以潜入敌后执行侦察和袭击任务。与此同时,“九天”无人机母舰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无人机作战的续航短板,提供了一种类似于母机放蜂的作战方式。这些新概念彰显了无人机在未来战争中可能扮演的重要角色,与此同时也让人更清晰地看到美国在无人机技术发展上的一丝迟滞。
美国并非没有自己的无人机,在MQ-9“死神”和“全球鹰”等型号中同样拥有一批性能可靠的无人产品。然而,这些无人机虽性能不俗,但与F-35的协同能力仍显欠缺。在未来的战争中,这种跨平台、跨任务的无缝合作正是无人机崛起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马斯克认为,美国需要认真考虑将无人机作为主要的空中力量,以适应飞速变化的战场需求,及早在成本和战略上转变方向。对此,洛克希德·马丁的代表则抱有不同看法,他们坚持认为F-35依然是战术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威慑力量。
马斯克的声讨不仅仅是对单一战斗机项目的否定,更是在挑战五角大楼传统思维模式的根基。他对美国防预算开销的不满,反映出一种期待改革和效率提升的渴望。作为即将上任的政府效率部部长,他的职责就是削减不必要的国防支出,而F-35无疑成了一个鲜明的靶子。
五角大楼声称在预算透明度上取得进展,但却一直没能提交足够的审计数据,这种“烟雾弹”式的解释并不能平息公众的质疑。作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马斯克巧妙利用这个话题,为自己未来的职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那些希望看到改革的美国人民带来了些许期待。
然而,凡事总有两面:推动无人机替代载人战斗机,是勇气,也是冒险。尽管无人机技术发展迅猛,但它在某些任务上仍然受到限制,比如处理复杂的空战场景或进行高风险的精确打击。这意味着从载人战斗机过渡到全无人机的道路依然漫长且充满挑战。
但是,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战争舞台上,能否灵活运用新技术、实现跨平台协调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随着中国等国家在无人机技术领域的飞速赶超,全球的军事实力对比图景将因此发生深刻变化。而美国是否会抓住这次历史性转型机会,或者继续沉浸在传统军事优势的梦境中,也许正是马斯克所试图揭示的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