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是牛逼,就 综合素质而言不亚于刘邦,与他几乎是同一境遇的海昏侯为何就失败了,要知道海昏侯采取的政策几乎和文帝一模一样的措施,但却被霍光一眼识破,在位二十七天被废,你总不至于说,周勃与陈平不如霍光吧。

汉初功臣集团铲除吕后外戚集团之后,放弃文武兼备刘襄而扶持代王刘恒,很大程度上就是看到刘恒没有后台,资历浅,好控制,但万万没有想到,原本以为是一个小白兔,不想是一个扮猪吃老虎的主,好比后来杨廷和选朱厚熜一个意思,都是看走眼了。



从理论上来说,汉文帝的身份不容置疑,但他是以藩王的身份入主未央宫的,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刘恒会成为惠帝第二,但文帝却硬生生凭借其个人权谋打出了一手王炸,大大扩张了皇权,这让功臣集团叫苦不迭,真的是悔不当初。

公元前180年,吕后驾崩,三个月后,诸侯王集团与功臣集团联手诛灭吕氏一族,在这场政变中,没有对错,没有正邪,就是一场政治分赃政变,在这次政变中,功臣集团不管是实力还是能力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事后,经一致协商,选择了代王刘恒继任帝位,功臣的目的很简单,不仅要夺回政权,还要更要进一步将皇权压缩至宫廷,恢复惠帝时期皇帝垂拱而治的格局。



也就是说,刘恒进入长安必然会面临皇权旁落的现实,很难破局,就是一个傀儡。当特使来到代地的时候,对于是否去长安继位,代国上下属臣们也是各有意见,反应强烈。用代国郎中令张武的话来说就是:“汉大臣皆故高帝时大将,习兵,多谋诈。”

因此代国郎中令张武等认为有诈,提议以有病不能前往为由推辞,以观察情况的变化;而中尉宋昌力排众议,认为刘氏江山稳固,不必有所顾虑,代王所在,理应去长安继位,刘恒几经考虑,最终决定前往长安。



公元前179年,代王刘恒在长安的代王宅邸即位为帝,是为汉文帝,当时,文帝二十三岁。而就在在进入未央宫的当夜,文帝就打了一张非常关键的牌:“夜拜宋昌为卫将军,镇抚南北军;以张武为郎中令,行殿中”,一句话,由代王自己人接管禁宫,第二天,加封宋昌为卫将军,为壮武侯。其余六个人,官皆至九卿,代王的自己人进入朝中核心阶层。

要知道当初,功臣集团就是以掌控京师的南北军和对郎中令等关键职位架空了吕氏一族,继而铲除的,如今,汉文帝进入未央宫的第一时间就是控制京城的军权,就是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于是京师长安迅速构筑起了属于代王自己的权力基础。同时,文帝还拜舅舅薄昭为车骑将军,封为轵侯,进一步巩固其权力。张武是文帝在代国时的郎中令,宋昌是代国的中尉,文帝以代国的原始班底组建起了自己在京师长安的政治班底。文帝终其一生,都始终以代国旧臣为腹心控制宫廷,维护皇权



除此之外,汉文帝也必须封赏功臣集团,如果不对功臣集团加以封赏的话,那么自己的地位也将受到质疑,所以,文帝第一时间承认功臣对于政权的垄断,周勃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然后就是安抚各个诸侯王,被吕氏侵夺的土地一律归还齐国,楚国和赵国,并且文帝再次强调了“白马之盟”的有效性,非刘氏不王,非功臣不侯。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文帝恢复白马之盟的约定也是为了强调自己以代王即位的合法性

在这种情况下,文帝算是暂时站稳脚跟。接下来就是韬光养晦逐渐积累力量准备和功臣博弈的阶段,这事不能急,只能是徐而图之,慢慢来。《汉书》记载:“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目送之。”丞相下朝皇帝甚至还要目送,当年的吕后也没有如此卑微,文帝当时的政治困局由此可见。



在在这种情况下,文帝要想扩张皇权恢复到高祖事情简直难如登天,在这个时候,文帝就让功臣离开京师长安前往封地。就是为了避免功臣集团与在京师势力形成的合力,汉初的列侯群体多达一百四十多位,高帝给他们都在长安安排了宅邸,帝国的要职也都由这些人所出任。

实际上,列侯不仅拥有在长安的权力,还是地方上的侯国,其从地方和长安两点都构筑了强大的权力基础,这是对皇权最大的威胁,基于此,文帝就必须砍断功臣其中的一条手臂,既然暂时不能动他们的利益,那就让其离开长安。



摆脱功臣对皇权的威胁,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其拆散,让功臣散居地方,没法串联,同时这些人离开京师之后文帝也能进一步稳固权力。周勃能够振臂一呼就取得北军的支持,足见其影响力,现在只有让他们离开京师,其影响力才无从发挥。

让功臣前往封地,文帝给出的理由是:“从地方侯国将赋税输送到京师太折腾,花费太大;列侯居住在京师无法处理侯国政务且尽不到教化侯国百姓的义务”。对此功臣集团也是心知肚明,他们也自然不愿意走,他们的办法就只有一个字:拖,装作没听见。为此居然拖了一年之久。



使得文帝不得不再次下诏曰:“前日诏遣列侯之国,辞未行。丞相朕之所重,其为朕率列侯之国。”意思就是强迫百官之首的周勃就藩,只要周勃就藩地方,其他的功臣就会执行之国的诏令。面对文帝强大的政治压力,周勃只能无奈辞职,回到了封地绛。

当然文帝也不可能将所有的列侯同时赶出京师,这样只会激化双方之间的矛盾,不可能所有功臣都就就藩地方,陈平和灌婴就没有就藩,实际上就是联合大多数打击少部分,分化瓦解功臣集团。

回到封地之后,周勃已经是一副惊恐之状,据史书记载:“岁余,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绛侯勃自畏恐诛,常备甲,令家人持兵以见。”即便如此,周勃还是因为过度紧张动作变形被文帝抓住把柄扔进了监狱狠狠折磨了一番。至于薄太后因为此事责怪儿子并营救周勃,我的看法是,这不过是文帝母子所演的一出戏而已,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汉文帝将周勃下狱,就是要通过此举震慑一下功臣群体,意思是告诫群臣,周勃都能下狱和并且对皇权服服帖帖,又何况你们。



和列侯之国政策同时出台的还有侯国迁移政策,就是将分封在诸侯王国中的侯国迁移至朝廷直控的郡县内,这样,朝廷就可以通过地方守尉来监视、控制功臣,将功臣锁死在朝廷的权力系统中,为什么周勃每次面对河东郡守尉都异常紧张,原因就在这里。



应该说,刘恒由代王为皇帝是个意外,是捡来的,而刘恒在皇位上的超常发挥也是出乎功臣的意料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