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发放镇下沙子村基地热闹非凡,机器轰鸣声中,经过采挖、分拣、搬运……一个个光滑饱满的马铃薯翻滚而出,顺着农机履带滑入编织袋,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马铃薯交织的清香……
这是今年甘农薯7号的测产现场,平均亩产达到5812.51公斤,刷新了该品种的历史产量纪录,现场一片欢呼声。甘农薯7号是甘肃农业大学马铃薯遗传改良与新品种选育团队选育的优质薯条及全粉加工型品种,目前已在全国12个主要马铃薯产区推广,累计种植面积超过43万亩。
“站在地里,才感到最踏实”
马铃薯作为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在保障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主栽马铃薯品种大多依赖国外引进,选育出适应性强、具有竞争力的新品种面临诸多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甘肃农业大学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教授张峰,数十年如一日,带领马铃薯遗传改良与新品种选育团队投身于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的筛选中。
“对于‘洋芋’育种工作而言,一个长久稳定的试验站至关重要。”张峰介绍,14年前,他们就在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鹿鸣村建立了第一个育种试验站——鹿鸣马铃薯育种试验站,在40亩试验田和2个杂交温室中,每年种植着超过4000份种质资源和10000份无性系材料。
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张峰带领团队从欧洲、北美和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马铃薯育种周期长,从试验站建立伊始,张峰和团队只要有时间就会待在试验田里,观察记录各个材料的田间表型,从中选择优异材料,然后埋头在基地做着杂交试验。
“对每个材料的株型、熟性、产量和抗病性等情况,团队成员们了然于胸,他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呵护着小幼苗。”张峰说,马铃薯普通栽培种有四套基因组,遗传背景复杂,杂交后代选择难度大,稳定性很低。因此,难以育出突破性新品种,育种周期常以十年为单位。
但是张峰和团队却知难而上,乐此不疲,整日都与马铃薯相伴,“我只有站在地里的时候,才感到最踏实。因为农业科学本身就是实践科学,所以我们必须到田间地头,才能了解农民在想什么、农业最需要什么”。
后来,包括甘农薯7号在内的多个“甘农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的筛选鉴定、评比等试验工作,大部分都是在鹿鸣马铃薯育种试验站完成。
“转变思路,用数据说话”
推广马铃薯新品种的过程是充满挑战的。
起初,由于团队缺乏品种推广的经验,“甘农薯”系列也尚未形成品牌影响力,为有效宣传推广,团队经常深入一线,每年为种植户提供免费试种的种薯。推广的前几年,团队屡次遇到挫折,部分成员对品种的推广前景产生怀疑,甚至产生了放弃的想法。
“我们可以转变思路,用数据说话,让种植户相信我们。”余斌是重点实验室的教师,也是团队成员,他说:“我们开始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品种测试,从广东到内蒙古,从黑龙江到新疆,努力让这一品种进入更多潜在用户的视野。”
凭借优异的加工品质,这个新品种极大地激发了种植户的热情。目前,甘农薯7号已在全国12个主要马铃薯产区推广,累计种植面积超过43万亩;授权种薯生产企业增至9家,累计授权费用已超过300万元。
2021年,河西马铃薯试验站在张掖市山丹县正式建成,成为河西地区首个独立开展马铃薯育种和栽培技术研究的专业试验站,不仅填补了区域内专业性试验站的空白,还通过系统化的品种选育和技术推广,进一步提升了河西地区乃至整个西北区域马铃薯产业的竞争力。
“甘农薯7号干物质含量25%—28%,还原糖含量0.02%—0.06%,低温贮藏6个月还原糖含量低于0.20%。通俗来讲,这个品种非常适合炸片加工。”余斌看着桌上金灿灿的薯片,脸上难掩骄傲与自豪。
今年,凉州区“种植大户”孟志强种植了502亩的甘农薯7号,亩产均达到5.8吨以上,令他信心倍增,“没有让我失望,我们目前已经和达利园顺利签了订单”。
“耐得住寂寞,还要有情怀”
历经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甘肃农业大学马铃薯遗传改良与新品种选育团队已累计选育马铃薯新品种10个,在全国马铃薯主产区设置了10个新品种示范推广基地。该团队也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中华农业科技三等奖1项。
“马铃薯育种工作很辛苦,不仅需要坚持,要耐得住寂寞,还要有情怀。很感谢团队的每一位成员,我们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每一个人的付出。”张峰说。
张峰和团队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每年都会带研究生参加全国马铃薯大会,深入了解马铃薯育种、栽培和加工领域的前沿技术,掌握国内外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动态。在品种推广的实践中,有意安排研究生进行马铃薯种植与栽培相关的汇报,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技能。
“张老师经常会带我们一起参与到田间布置、试验材料种植等工作中,他一边拿着播种器种植试验材料,一边为我们讲解书本上我们还没理解的问题。”袁剑龙既是张峰的博士研究生,也是团队的骨干成员。
张峰深知,除了让更多更优质的马铃薯走上人们的餐桌,育种工作还事关国家粮食产业安全。他鼓励支持研究生学习新实验方法,不遗余力地创造学习机会,接触并掌握先进技术。同时,根据每位研究生的能力和兴趣,量身定制研究方向,助力他们在学术和实践中取得进步。
“一个马铃薯品种的育成,就像一个新生儿呱呱坠地,过程中充满了艰辛和喜悦。我见证了从甘农薯7号到今年完成登记的甘农薯18号,也见证了团队所付出的艰辛。”袁剑龙说,团队对育种工作的严谨态度和热情深深激励着他,毕业后打算手握“接力棒”,继续从事马铃薯育种工作。
唯有热爱,才能步履不停。前不久,依托河西马铃薯试验站的“甘肃山丹马铃薯小院”正式揭牌,甘肃农业大学马铃薯遗传改良与新品种选育团队“致富薯”的梦想正一步步变成现实。(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尹晓军 通讯员 张馨正)
作者:尹晓军 张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