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的一个暮春,我从一个叫马岭镇的邮局里收到了萨特、荣格、叔本华、尼采、弗洛伊德这帮西方哲学大家,还有一套12本的西方现代派文学丛书。这是我出差无锡,仗着年轻跑了趟苏杭和上海的全部结果。

我被这些书激动着,并整天被智慧的光芒笼罩着,感觉自己俨然成了一名有学问的文学青年,一下子变得谈吐不凡,思想也时不时冒出不少火花,折射着智慧。张嘴萨特、叔本华、尼采、弗洛伊德,闭嘴乔伊斯、卡夫卡。多少年过去了,当我回头再读这些哲学大师时,感觉自己很肤浅,很贫乏,很浮躁。

对于萨特,我最欣赏那句“人即地狱”的哲学名言,随着阅历的丰富和人生的磨难,对这句话的理解也进入了一层。

其实,20世纪文学大师卡夫卡也说过同样的话,并对他的创作给予重大影响。人,必须生活在人和人的关联之中。人际关系,既给了我们满足感、安全感,以及欢欣和乐趣,同时,也是我们苦恼和沮丧的来源。

有时候,你感觉别人试图左右你的生活,不友善,难以相处;把责任推卸给你;对你索取太多;似乎不顾及你的感受;对你态度粗鲁、不近人情;对你期望过高;不像你期待的那样对你提供帮助;无视你的需求。

有时候,你还可能感觉被误解,认为自己比大多数人命苦;在清楚自己应该说“不”的时候却说不出口;认为别人占自己的便宜;感觉无法掌握自己的生活;认为命运不公平;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以及别人是否喜欢自己;感觉自己排斥;经常觉得别人不尊重自己。

所有这些,都是对“人即地狱”的具体诠释。

仁者见仁,多少年来,对“人即地狱”的理解各不相同,但归纳起来,我认为主要有三层涵义:

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社会是每个单个人的总和,因此可以说,“社会即地狱”。

二、人能够逃避罪恶、躲避目光,但无法逃避自己的良心,某种程度上说,人比上帝更严肃,更,因此可以说,人既是自己的上帝,又是地狱。

三、因上所述,“人即地狱”的观点便形成了一个哲学反正平衡式,即:“人即地狱”——人即上帝——社会即地狱。

【作者简介】

程莫深,本名程正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会员。获“人民文学.贝塔斯曼”杯文学新秀特等奖、第六届黄河文学奖等多个奖项。现居陕西西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