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网通办”六周年之际,杨浦区推出“杨小通看杨浦”专题系列报道,让我们跟随杨小通一起,在政务服务的细枝末节中感受杨浦“一网通办”的速度与温度。
作为服务基层群众的的第一线和“最后一公里”,五角场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坚持“人民城市”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一网通办”改革工作要求,持续拓展便民服务半径,加快建设政务服务“15分钟服务圈”,方便居民群众“就近办”“自助办”“远程帮办”“全时段办”,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政务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
扩大服务覆盖面
办事越来越便捷
五角场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积极扩大“一网通办”自助终端机功能覆盖范围,扎实落实远程帮办服务点和 24小时自助服务区,从以往“被动接单”到“跨前服务”转变,着力解决辖区内居民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政务服务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一网通办”自助终端
随着数字政务的不断推进和发展,2020年“一网通办”自助终端进驻受理中心,2021年“一网通办”自助终端进驻上海财经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可提供包括就医记录册更换、个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查询打印、医保信息查询、公积金查询等100多个服务事项。通过“一网通办”自助终端即可完成查询和办理,打破了传统取号排队模式,大大缩短居民取号等号时间,并在人流高峰起到了很好的分流作用,减轻了综合窗口办事压力。
“远程帮办”延伸服务点
中心着力建设“远程帮办”延伸服务点,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远程帮办系统为居民提供涵盖社保、医保、民政等多个部门184项高频服务事项办理,使居民在“家门口”就能随时随地享受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24小时自助服务区
综合考量居民的办事需求,近期五角场街道将政化路服务延伸点升级成“一网通办”24小时自助服务区,整合“一网通办”自助终端和医保自助机等数字设备,以“全天开放、全程自助、全年无休”的运行模式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省时省力的政务服务。
提升行政能效
服务越来越高效
中心严格遵循“一次告知”“一口受理”“一网办理”“一体管理”等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流程管理,积极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工作,不断简化政务服务流程,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办事效率和透明度,确保政务服务的高效、便捷和优质。
电子亮证办事
对于到线下办理时忘记带证件的市民,窗口工作人员会协助市民通过电子亮证办理业务,减少跑动次数。此外,对于一些申请灵活就业、领取失业金等业务,受理中心的窗口工作人员也会协助市民通过上海“一网通办”平台进行线上办理,简化材料填写流程。据悉,近三年五角场街道“一网通办”受理量5570余件,调用电子证照办件量20030件。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提升政务服务能级。中心将市民遇到的问题按照一般性情形、较复杂情形、存在服务不规范情形分类受理,针对在业务受理窗口确实存在因超出政策范围而“办不成”的情况,窗口不再只是“不予受理”,而是积极想办法,聚焦难点、对症下药,将“办不成”转为“能办成”。
窗口服务品质提升行动
中心组织开展“窗口展风采、服务暖人心”窗口服务品质提升专项行动,通过满意度调查、窗口环境微更新、服务礼仪培训、“三亮”行动、“争先创优”活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健全窗口服务监督机制等一系列举措,全面推进窗口服务标准规范化、服务效能便捷化、服务体验优质化、监督管理长效化,进一步提升窗口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市民提供更加高效、便捷、贴心的政务服务。
丰富宣传形式
不断提升知晓度
为深化“一网通办”改革成果,提高市民对“一网通办”政务服务的认知度和体验度,五角场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针对不同群体,“走出去”“引进来” ,开展了一系列“一网通办”宣传活动。
“四进”活动
中心每年坚持开展“一网通办”宣传进商圈、进社区、进园区、进企业活动,向市民群众介绍“一网通办”发展历程、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及“随申办”APP功能的使用,并耐心解答市民的提问。
社校联动共话“一网通办”
中心与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开展“一网通办”学习交流活动,探讨“一网通办”给政务服务带来的实际变化以及“一网通办”的优势。中心还设立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点,每年都有来自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的大学生到中心开展“一网通办”自助服务帮办,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政务宣传员”的作用。
政府开放日活动
中心组织开展“‘一网通办’提速度、民生服务增温度”政府开放日活动,向居民群众介绍“一网通办”高频事项及办理流程,对于不太熟悉手机操作的老年人,工作人员手把手指导他们如何在手机上使用“随申办”APP进行相关操作,政府开放日活动让市民群众对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改革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编辑:吴百欣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