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与邓颖超的这张合影照片,在左上角有一行题字:“送给亲爱的赤兵同志” 。

这“赤兵同志”是谁?为什么周总理夫妇与他的友情这么深?

这“赤兵同志”就是独腿爬雪山,过草地,走完长征路的解放军“独腿虎将”——钟赤兵。

钟赤兵,1914年出生于湖南平江县城关镇,他原名叫钟志禄。

1930年6月,彭德怀率红五军挥师平江。钟志禄听说红军是为穷苦人民打天下的,16岁的他毅然报名参加红军。

扩红的红军问他叫什么名字,他听文化人说过,“红”是“赤”,红军就是要把全中国都变红, “军”就是“兵”,于是说:“我叫钟赤兵。”

钟赤兵作战机智勇敢,几个月后,这位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少年就当上了连政治委员。

4年后,也就是1934年,在第五次反“围剿”时,他已是红12团政委。

在钟赤兵的带领下,红12团成为红3军团中能打硬仗的王牌军,彭德怀军团长称:“12团是一支专啃硬骨头的拳头团”。



在保卫三溪圩战斗中,敌众我寡,红12团伤亡很大,情况十分危急。

钟赤兵没有机械执行上级只准打阵地战的命令,主动撤离阵地,灵活利用地形,发挥近战火力,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身先士卒的钟赤兵,在战斗中,一颗流弹击中了他的左手,一枚手指被齐刷刷地削掉了。

战后,钟赤兵受到了嘉奖,毛泽东亲自为他颁发了一枚红星奖章。“红星奖章”非同小可,当年红军中有相当于“免死金牌”的说法。

1935年,进行长征的红军,在遵义会议后,一渡赤水,进入川南。

为了摆脱国民党十几万军队的围追堵截,毛泽东果断决定回师贵州,二渡赤水,先夺娄山关,再占遵义城,打敌人一个出其不意。



1935年2月25日,红军十三团担任攻打娄山关的先锋部队,他们向守敌发起猛攻,拿下制高点点金山,占领了关口。

敌军疯狂反扑,两军相持不下。军团长彭德怀命令团长谢嵩、政委钟赤兵率十二团增援并接防十三团关口阵地。

26日清晨,敌人在轻重机枪火力护下,向十二团阵地上发起潮水般的进攻。在击退敌军多次进攻后,红三军团向被十二团压在黑神庙深谷的敌军发起总攻。

钟赤兵率突击队跃出阵地向敌人发起反冲锋。冲到黑神庙前,突然,一串子弹飞来,钟赤兵的腿部被击中,他重重摔倒在地上。

负伤的钟赤兵顽强地爬起来继续指挥战斗,只见腿部鲜血直流,染红了身下的草丛。

由于失血过多,钟赤兵最终昏了过去,他被抬下了火线。



娄山关战斗一直持续到26日午后,最终在红军“正面攻击、两翼包抄”的沉重打击下,黔军仓皇南逃,红军则乘胜追击,1935年2月27日,红军重新占领遵义。



钟赤兵被子弹击中的右小腿腿骨都扭碎了,战地医生说,腿肯定保不住,必须进行截肢。

性情倔强的钟赤兵怕锯了腿不能跟随部队前进,更怕被寄养在老百姓家中,坚决不同意截肢。中央休养连的同志们只好把他从娄山关一直抬到遵义城。

到达遵义时,钟赤兵的伤势已经非常严重,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锯掉左腿才能保住生命。截肢的事再不能拖延了。可是谁也没法说服钟赤兵,大家都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关键时刻,中央休养连的邓颖超,她赶快把情况反映给了周恩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中央领导极为重视,经中央军委开会研究决定:手术要做,不寄养,用担架抬着走。

邓颖超把中央军委的决定告诉了钟赤兵,她又耐心地劝说钟赤兵:“锯腿正是为了保全生命;而生命是革命者进行革命的资本,保留下宝贵的生命才能革命到底呀!”

钟赤兵一直敬佩邓颖超大姐,听了她的话终于同意接受截肢手术。

当时的手术条件极其简陋,没有医疗器械,也没有麻药,工具只是一把老百姓砍柴用的刀和一条断成半截的木匠锯。

医生用火给刀锯消毒,开始进行人类最原始的手术。



《三国演义》中,有关公刮骨疗毒的故事,但那是小说,而钟赤兵没有麻醉的截肢手术却是活生生的现实。

钟赤兵忍着剧痛躺在手术台上,紧闭双眼,豆大的汗珠从他的脸上、身上往下淌,但他凭借坚强的毅力一声不哼。他几次昏死过去,又几次苏醒过来。

在场的医生与护士无不被他坚强的意志所感动,年仅15岁的小护士马湘花一边协助医生,一边擦眼泪哭泣。

年仅21岁的钟赤兵成了半截腿的人,然而祸不单行,在潮湿的环境和糟糕的医疗环境之下,钟赤兵的伤口发生了感染,高烧持续不退。

在两次感染的情况下,医生们先后又对他进行了两次截肢手术,最后将他的整个右腿全部截去。

半个月内,三次截肢,经历了地狱般的考验,钟赤兵竟然奇迹般地挺过来了。



中央休养连是一个特殊的连队,既有老弱病残,又有孕妇和重伤员,中央红军参加长征的30名女性,有24人被编入这支队伍。

该连第一任连长是何长工,他被中央调任九军团政委后,由侯政接任连长。指导员是李坚真,党支部书记是董必武,邓颖超任党总支委员,并担任妇女班班长职务。

长征出发前,邓颖超大口吐血、高烧,被确诊患有肺结核病,身体虚弱至极。虽然她是经常咯血的重病号,却是休养连的主心骨之一。

邓颖超时刻关心钟赤兵的安危和伤口恢复情况。在受敌人袭击,钟赤兵的担架员不幸牺牲时,邓颖超马上将她的担架员安排给钟赤兵,她自己带病步行。

钟赤兵一边流泪一边要下担架拄拐,被邓颖超强行按住。

在这个大家庭中,大家结下了救死扶伤、舍生忘死的革命情谊。



休养连在向赤水河行进途中,天下着毛毛细雨,路很滑。这支老弱病残的队伍拉得很长,与前后部队脱节。

走到花苗田时,突然遭到一个营的敌人袭击。

枪声一响,没见过战斗的民伕就乱了营,有的丢掉担架跑掉了,马伕也牵着马拼命地朝前跑,情况十分危急。

正当侯政连长与指导员李坚真争着要留下来阻击敌人时,旁边传来一声大喊:“警卫员拿枪来!”原来是钟赤兵坐在担架上大喊着,准备同敌人决一死战。

在慌乱时刻,身患重病的邓颖超不顾一切地从担架上跳下来,赤着脚,大声命令道:“不管谁的警卫员都留下来交侯连长统一指挥,集中起来阻击敌人!”

邓颖超的这句话可真灵,所有首长的警卫员总共30几名,瞬间都集合到侯政连长面前,由他指挥,顽强地阻击敌人。

邓颖超和李坚真一起,组织伤病员,向大山沟转移。

在敌众我寡的千钧一发之际,军委警卫营闻讯赶来,两面夹击,击溃了敌人,休养连转危为安。



部队过北盘江时,休养连遭敌机扫射。钟赤兵躺的担架此时还没有来得及掩护,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近处的贺子珍毫不犹豫,一个箭步飞身扑在钟赤兵身上。

贺子珍救了钟赤兵一命,她自己却负了重伤,因此落下一身伤残,从此命途多舛。

几次死里逃生的钟赤兵,也无愧为钢铁虎将。起初,走平路时战友们用担架抬着他走;遇到悬崖峭壁,担架抬不过去时,他就自己拄着双拐前进,实在不行,他就在地上爬着前行。

钟赤兵的警卫员曾回忆说:“钟政委过雪山时没让人抬,他自己一点一点慢慢爬,经常从高处滚下来。”后来,当伤口稍有好转时,钟赤兵就让战友把他绑在马上行军。

就这样,钟赤兵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在休养连众多战友的帮助下,凭借顽强的毅力,随红军走完了长征路,坚持到达了陕北。



红军到达陕北后,钟赤兵担任陕北苏维埃政府军事部长。

1936年12月,钟赤兵亲自带领部队从安塞赶到延安城北十余华里的杨家湾准备解放延安城。

这天傍晚,周恩来特意从中央住地保安县赶到杨家湾,对着一条腿的钟赤兵严厉批评说:“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这儿离城这么近,敌人一反攻把你俘虏去怎么办?”

周恩来关切地说:“你的心情可以理解,积极求战也是好的,但是必须要注意安全!”

他命令钟赤兵立即返回安塞坐镇指挥。周恩来对这样一位特殊的将才给予了格外的关心。

1937年,党中央拟选拔一批在长征中受重伤的红军将领,送到苏联去一边治病,一边学习。毛泽东与周恩来首先想到了钟赤兵。

1938年,钟赤兵和刘亚楼、卢冬生等同志抵达莫斯科后,他和其他几个从中国来的伤病员被送往莫斯科的红十字会疗养院疗养。

到莫斯科不久,钟赤兵在克里姆林宫医院做了最后一次手术。术后的恢复锻炼,再一次显示了他的顽强精神,他不仅学会了独腿骑马,还能拄拐一口气走上一两公里。

三个多月后,钟赤兵被组织上送进苏联共产国际党校学习,不久又转入伏龙芝军事学院特别班深造。



钟赤兵(左)与李天佑将军(右)在莫斯科

钟赤兵学习十分刻苦,他每次总是一个人最先来到教室,下课后又是一个人最后离开。只读过三年小学的他,顺利地过了语言关,除了系统地学习军事课程外,他还认真地阅读了许多马列书籍,提高了思想理论素养。

1939年7月10日,周恩来在延安,到中央党校作报告,骑马摔伤了右臂。

当时延安的医疗条件很差,他的右臂骨折没有接好。取下石膏后,才发现他的肘部已经不能活动,右臂肌肉开始萎缩。即使按摩和热敷,右臂仍然无法伸直,只能处于半弯曲状态。

于是中共中央决定送周恩来到苏联治疗,陪护他前行的还有邓颖超。

周恩来顺利到达莫斯科后,1939年9月14日,由任弼时联系被苏联政府安排到克里姆林宫医院。

苏联医生给周恩来做了手术,可是尽管手术后手的弯曲程度要比预料的大些,但是要完全恢复将是不可能的,这只手最终将是半残疾的。

周恩来在医院总共住了两个多月,在那年的元旦前出院。出院后,周恩来立即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除了与共产国际沟通一些重要事务外,他同任弼时一起就中共“七大”的召开时间、人选等问题又重新进行了慎重而全面的研究。



邓颖超(中)与钟赤兵(右)

在此期间,周恩来与邓颖超没有忘记远离祖国在苏学习、工作的同志。他们看望了大家,其中就包括尚在苏联学习的钟赤兵。

异国他乡见到“亲人”,分外亲切。钟赤兵动情地说:“你们走了,我会非常想念的!”

周恩来与邓颖超回国前,特意拍了张合影照,送给了钟赤兵,照片左上角写上了“送给亲爱的赤兵同志” 。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伏龙芝军事学院特别班提前毕业。钟赤兵、刘亚楼、卢冬生离开莫斯科,来到蒙古乌兰巴托,准备由此回国。

然而中蒙边境日军布防严密,无法穿越国境。没有办法,钟赤兵被安排在一个集体农庄看菜园,一直滞留了三年多。

1945年初,在党中央千方百计地协助下,钟赤兵终于回到祖国。



解放战争时期的钟赤兵

钟赤兵在解放战争中,历任北满军区政治部主任、东北人民解放军后勤司令部司令员、解放军特种兵团司令部政委,为建立新中国做出了卓越贡献。

钟赤兵为了适应“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的需要,创造性地建立起统一的正规化后勤工作系统,有力地保证了大兵团作战的胜利。

在辽沈战役期间,东北野战军后勤部动员民工160多万人参加支前工作,及时地向前线运送了1.5亿斤粮食和1100多吨弹药及大批装备物资,保证了数十万大军的军需给养和物资供应。

在平津战役的百万大军后勤保障中,东北野战军后勤部组织了6个后勤分部、33个医院、3个汽车团1200余辆汽车共7万余人参加后勤保障工作,出色地完成平津战役10大军所需物资的供应任务。

新中国刚成立,一天傍晚,刘亚楼和钟赤兵两人在秘书引导下,来到毛泽东办公室。

毛泽东对他们说:“有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要交给你们。经恩来同志提议,党中央研究决定,刘亚楼,去组建军委空军,当空军司令;钟赤兵嘛,你去组建军委民航局,也就是当军委民航局长!”

又说:“你们二位在恩来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工作。给你们提个要求嘛,就是只许干好,不许干坏。”

“保证完成任务!”刘亚楼和钟赤兵不约而同地回答。

钟赤兵经过半年的缜密调查研究,于1950年3月31日向党中央提交了《民航状况报告》,提出了民航建设的方针与方法步骤。毛泽东批示:“所拟方针可用。”



钟赤兵主持军委民航局工作4年间,中国民航从无到有,继而不断完善,全国民航航线迅速恢复,还担负了森林巡航、农田灭虫、救灾等任务。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优秀的将军决胜不仅仅在战场,建设祖国也是一把好手。

1955年,钟赤兵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钟赤兵中将

钟赤兵后来历任贵州省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等职。

1975年12月20日,钟赤兵将军在北京病逝,终年61岁。

钟赤兵将军的传奇一生,他与周总理夫妇的深厚友情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有着共同理想,共同经历无私奉献、舍生忘死之交的战友之情,根本无法用语言表达和形容,革命友谊地久天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