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7年,于谦被砍头后,锦衣卫去抄家时竟一无所获!正在灰心丧气之际,忽然发现一间小屋门锁紧闭,众人踹开门蜂拥而入,谁知下一秒,空气都凝滞了,随即所有人齐刷刷地退了出去!
原本盛气凌人的锦衣卫竟然在看到眼前之物时恨不得退避三舍,若是当时有个地缝,想必那些锦衣卫也会毫不犹豫地钻进去,那么那门锁紧闭的小屋里面到底有什么?
有人说明朝的衰败是必然的,不是因为只听命于皇权的锦衣卫存在,而是明朝已经杀掉了太多文官清流。
无论是明英宗在位时期的清流大臣于谦,还是后续万历皇帝在位时期的首辅张居正都没能取得好下场,于谦被斩首示众,张居正死后三天长子自缢,家人活生生饿死……
那么话又说回来了,明英宗为何“冒天下大不韪”执意定罪于谦?
于谦是古代历史长河中赫赫有名的清流大臣,为人正直,刚正不阿,更是两袖清风,然而于谦却被砍头、被抄家,原因何在?于谦“功高盖主”!
于谦,出生于1398年,家乡是浙江杭州府钱塘县,小小年纪便出类拔萃,不少教书先生都认为于谦长大之后必定有一番作为。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于谦满腹经纶,熟读诗书,永乐十九年,于谦金榜题名登进士第,成为众人眼中的天之骄子,当时的于谦不过才23岁,就已经如此,前途不可限量。
宣德元年,也就是1426年,于谦以御史职位追随明宣宗一举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于谦身为御史,斥责乱臣责无旁贷,因此对朱高煦口诛笔伐。
言词犀利,深受明宣宗赏识,因为此事于谦在明宣宗心中的地位直线上升,更是直接升官,担任了巡按江西之职,在此期间,于谦为百姓做实事,成为百姓心目当中最敬佩的官员,可谓是深受爱戴。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明英宗继位后,于谦的地位直线下滑,当时朝中权臣当道,朝纲混乱,民不聊生,对此,于谦不愿同流合污,更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
当时权臣王振几乎是一手遮天,于谦入京觐见时必须向王振送礼,对于这等乱象,于谦坚持本心,拒绝向王振送礼,却因此被王振记恨于心。
王振认为于谦不懂得逢迎自己,于谦被恶意诬陷导致锒铛入狱,好在于谦在百姓心目当中的地位无可替代,河南山西两省百姓得知于谦含冤入狱,心中不忿,联合当地官吏、藩王进行“抗议”。
明英宗迫于压力不得不让于谦官复原职,毕竟想要坐稳皇位还要依靠民心,正所谓得民心者的天下,但因为此事,明英宗心中已然对于谦不满。
1449年,爆发土木之变爆发,蒙古瓦剌部落太师也先的部队兵分四路进攻明朝,明英宗因战败被俘,而后不久,明代宗临危授命继位,亲自率领20万大军抵抗瓦剌。
经此一战,明英宗被救,议和后,于谦依旧积极备战,遣兵出关屯守,边境百姓生活得以安定,天顺元年,明英宗复辟,再次坐上了皇帝宝座。
而正是明英宗的再次继位使得于谦走向了一条死路,大将石亨诬陷于谦拥护谋立襄王之子,明英宗不分青红皂白再次将于谦落入大狱,最终使得于谦含冤、含恨而终。
1457年,一代清流文臣因奸臣谗言被诬陷致死,即便当时千千万万的百姓为于谦求情,明英宗都不为之所动,或许明英宗知晓于谦是无罪的,但是于谦在民间的声望过高,世人皆知于谦,而不知明英宗。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功高盖主”,于谦被斩首后,锦衣卫再次奉命对于谦住宅进行抄家,一队锦衣卫严阵以待。
可于谦府中除了一些家具之外,连一件珍贵的瓷器、摆件都没有,众人翻了个底朝天,依旧没有找到任何于谦贪污受贿、中饱私囊的蛛丝马迹,心中十分失落。
这时,一个门锁紧闭的房屋吸引了锦衣卫众人的注意,或许“成败在此一举”,他们兴冲冲的打开那间小屋,却看到摆放一丝不苟的蟒袍以及剑器。
那是明代宗在位时期赏赐于谦的宝物,一直被于谦小心翼翼地珍藏……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于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