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发于“谭浩俊”,欢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转发。
公众号及其他平台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如果告诉你,一份由行政机关发出的、只有200多字的公文,竟然有7个错字,恐怕没有几个人能相信。
然而,就在11月24日,湖南长沙县市民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晒出的、一份由该县卫生健康局出具的《依法履职处理意见书》,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11月25日晚,长沙县卫生健康局就此发布情况通报称,经查,11月21日,工作人员将投诉回复件使用电脑软件转换成电子档,未对电子文档进行校核便直接打印成红头文件,盖章邮寄至投诉当事人。目前,相关人员已被停职调查,相关领导也被启动问责。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真的只是因为工作人员工作不认真吗?恐怕不全是。更有可能的是,对居民提出的问题,没有真正当作一项工作来做,没有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但凡有群众观念,绝对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现象。
我们并不否认,有些机关工作任务确实比较重,工作人员工作也比较忙。但是,再忙也不能马虎,尤其涉及群众利益的工作,更应当精益求精。很显然,长沙县卫生健康局发生的这起事件,还是值得好好总结、反思一下的。特别涉及政府机关公信力的制度、文件、政策等,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能有半点麻痹大意,否则,就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出现严重后果。
事实上,从近年来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类似问题也不是个别。除了工作不认真、群众观念不强之外,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文字功夫太差、文字组织能力太弱也有密切关系。有些字、有些词、有些语句,可能认真校对也不一定校得出来。这就要求,行政机关不仅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还要提高工作人员的文字水平、文字组织能力,避免出现错字、错词、错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