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潜,一个响彻中国近代史的名字,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为何能获得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让我们跟随他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揭开这位革命元老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寒窗苦读,志在科举

1882年,程潜出生在湖南澧州的一个书香门第。

幼时的程潜,在家乡的私塾里刻苦攻读,熟记四书五经。

他的聪颖好学,让师长刮目相看。

16岁那年,程潜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秀才。

彼时的他,心中有一个念头: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程潜常常在案头挑灯夜读,誊写满篇的八股文章。

他梦想有朝一日,能在殿试中一鸣惊人,为家族披上荣光的嘉褂。

然而,时局的洪流改变了这位少年的人生轨迹。

枪林弹雨,投笔从戎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大清帝国的软弱无能,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暴露无遗。

"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场惨败,让程潜幡然醒悟:旧式的八股文章救不了山河破碎的中国。

泱泱大国,竟沦为任人宰割的肥羊。



程潜的心在滴血,在呐喊。

抛开砚台,拿起枪杆,他下定决心,要用另一种方式报效祖国。

1904年,怀揣家人的殷殷嘱托,程潜远赴日本,学习现代军事技术。

在东瀛岛国,他勤奋刻苦,很快掌握了先进的作战理念。

然而,课堂之外的见闻,更让程潜心潮澎湃。

在那里,他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仁人志士,他们中有黄兴、宋教仁,还有那位日后改变中国命运的伟人——孙中山

革命的种子,在程潜心中萌芽。



风云突变,护主心切

1911年,辛亥革命的枪声划破了武昌的夜空。

这场革命,唤醒了无数仁人志士。

程潜毅然决然,义无反顾地追随孙中山,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

从此,他的人生,与共和紧紧相连。

在孙中山身边,程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的革命品格,逐渐成长为一名得力干将。

他参与领导了讨伐袁世凯的护国战争,南下扫荡封建军阀的粤军北伐,打击陈炯明叛乱的"二次革命"。

每次出生入死,都是为了守护革命的火种。



危急关头,程潜更是临危不惧,誓死保护孙中山的安全。

那是1922年,陈炯明发动兵变,誓要置孙中山于死地。

风声鹤唳,山雨欲来。

程潜挺身而出,亲率部队在广州城中浴血奋战,为孙中山争取到了宝贵的撤退时间。

事后,程潜身中数弹,鲜血染红了军装。

孙中山拉着他的手,热泪盈眶:"颂公,革命有你这样的战士,定能成功!"这位忠诚的革命战士,用生命践行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誓言。



乱世烟云,立场坚定

然而,天妒英才,孙中山先生英年早逝。

国民党内,蒋介石与汪精卫为争夺领导权,挑起内斗。

腥风血雨,朝秦暮楚。

面对这乱象,程潜没有迷失方向。

他始终坚信,革命事业不能偏离初心。

国民党的内耗,是蒋介石一手造成。



而共产党,才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革命力量。

虽身处国民党高层,程潜却从未放弃对中共的支持。

他多次冒着被诛九族的危险,保护共产党员,维护国共合作。

1937年,日寇的铁蹄再次践踏中华大地。

民族危亡之际,全国上下一心抗战。



程潜再次挺身而出,率军奔赴前线,浴血疆场。

他的部队英勇善战,在淞沪会战、武汉会战、桂南会战中,屡创日军,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

重庆密谈,解惑释疑

1945年,抗战将近尾声。

在重庆,程潜与中共领袖毛泽东进行了一次秘密会面。

这是两位旧识的重逢,更是一次促膝长谈,语重心长。

窗外,夜幕低垂,万家灯火。



而屋内,两位谋略家正在商讨民族的未来。

毛泽东语重心长地对程潜说:"颂公,您是革命的元老,人民的功臣。

新的形势下,希望您能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再立新功!"这番话,如醍醐灌顶,震撼了程潜的心灵。

他陷入了沉思:蒋介石的独裁,把国家带向深渊。

而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求复兴。

程潜暗暗下定决心:他要为人民做出正确的选择!



破釜沉舟,弃暗投明

1946年,内战爆发。

解放战争的烽烟再起,国共两党决战到底。

蒋介石固步自封,执迷不悟,把党国私利凌驾于民族大义之上。

程潜彻夜难眠,他知道,自己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

经过几个不眠之夜的思考,程潜终于下定决心:弃暗投明,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深知,这意味着与过去彻底决裂,意味着要面对巨大的危险。



但为了民族的前途,为了人民的利益,他在所不辞。

1949年8月,程潜通过秘密渠道,与中共代表取得联系。

他表示,愿意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切。

消息传来,中共中央欣喜万分。

毛泽东亲自回电,欢迎程潜加入革命的行列。

不久,程潜便通过广播,正式对外宣布,脱离国民党,支持中共。

这一决定,如平地惊雷,在国民党内引起轩然大波。



许多将领震惊不已,质问程潜为何"背叛"。

程潜坦然说:"我一生追随革命,决不能错过历史的转折点。

投身人民,才是我毕生的追求。

国民党已经腐败堕落,他们背弃了孙中山的遗志,背弃了人民的利益,我与他们不共戴天!"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

60岁高龄的程潜,再次挑起重担。

他殚精竭虑,身兼数职,为新中国的建设夙兴夜寐。



他出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处处以民族利益为重,处处以人民福祉为念。

在中南海的湖畔,毛泽东常与程潜泛舟闲谈,商讨国是。

每当谈到当年的抉择,程潜总是慨然而言:"革命不易,人民不易。

我的选择,虽迟但绝不会错。

能为人民鞠躬尽瘁,是我毕生的荣幸!"如今,这片碧波荡漾的湖水,仿佛还在诉说着他们的友谊。

岁月流转,斗转星移。



1968年4月,86岁的程潜病情恶化,溘然长逝。

噩耗传来,举国上下,无不悲恸。

追悼会上,周恩来总理心情沉重地发言:"程潜同志是革命的功臣,人民的英雄。

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理想的一生,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奋斗的一生。

他的高风亮节,他的爱国情怀,他的革命品格,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怀念。"

"那程潜究竟算什么人?"追悼会后,程潜的妻子郭翼青含泪问周恩来。



周总理拍着她的肩,斩钉截铁地回答:"程潜是忠诚的革命战士,是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同志。

你们不仅是革命的一家人,更是全国人民心中的模范。

"这番话,是对程潜一生最好的诠释,也是后人永远的怀念。

结语:

程潜的一生,是一部跌宕起伏的革命史诗。

他经历了清末、北洋军阀、国共合作、国共对峙,直至新中国成立的风云变幻。

在每一个关键时刻,他都做出了正确的抉择。



这种爱国为民、不忘初心、弃暗投明的崇高品质,铸就了他革命元老的不朽丰碑。

如今,时代在进步,中国在发展。

但不变的,是程潜这种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奋斗终身的革命理想和坚定信念。

这种精神,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人民的美好生活,不懈奋斗、永远奋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