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的领导人,一直以来就非常反对在党内为个人搞祝寿活动。即使建国以后,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生日,也是一切从简,甚至只是一顿简单的工作餐。

在抗战时期,为什么在条件最艰苦、形势最危急的时候,毛泽东却为一位老人举行了两次祝寿典礼?而且一次比一次隆重。

为什么全国那么多德高望重的老人,偏偏只有他有此待遇呢?



一、与众不同的老师、特立独行的学生

湖南省第一师范新生入学,招生老师看到一个学生档案时,啧啧称奇。

档案显示,这位只有19岁的学生当过兵、务过农、经过商,丰富的人生经历让老师连连感叹“还有这种全才啊!”

这个学生就是毛泽东。

更为巧合的是,这一届来了位怪老师。他是长沙师范的校长、湖南省议会的副议长,可脚上却脚上穿着一双草鞋。

更让学生们惊奇的是,这位老师一上来就说

“同学们,你们都是师范生,以后都将成为小学教师。教育学就是教大家怎样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今天我不打算给大家讲课,课本上的知识留待今后,我们一起去参观一次小学的教学,以便大家对今后要从事的职业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这就是我们的第一课。”

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让毛泽东喜欢上了徐特立。

徐特立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学习长见识;毛泽东则建议徐特立“走出书斋,到工人中去、到农民中去。”

志趣相投的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毛泽东曾说:“我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最敬佩的两位老师,一位是杨怀中先生,一位是徐老。”



徐特立

二、57岁老人被吓哭

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孩子都是父母的宝;无论家里再穷,父母也总是想方设法让孩子读点书。可惜在落后的旧中国,穷人的孩子读书、识字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红军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深受老百姓的拥戴,甚至老百姓主动送孩子参军,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红军举办扫盲班,教群众和战士识字。

徐特立来到苏区后,就立刻投身到教育工作中,他提出了“老公教老婆,儿子教父亲,秘书教主席,识字的教不识字”的扫盲方法,效果非常显著。



冬闲时,学习的妇女

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开始长征,前途未卜,57岁的徐特立扛着一干自制的红缨枪,毅然踏上了长征之路。

长征途中,徐特立也没有忘记教战士们识字。他把字写在前一个战士的斗笠上,让后面的战士边走边学习。

他还叫先头部队把宣传标语的字写大一些,以便战士们边行军边学习。

为了方便学习,他还教战士们学习拼音,有些战士打趣说“这是外国字,我们不学。”徐特立就非常耐心地解释,说这是我们自己创造的拼音。

当部队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徐特立就让战士们用树枝在地上写字。

对于徐老在红军教育上的贡献,朱德和康克清写诗称赞道:“岁岁不忘歼敌事,朝朝只见诲人忙。”



行军间隙,战士在地上写字

期间还发生过一件有趣的事,一向坚强的徐老,被战士吓哭了。

二渡赤水后的一天,徐特立掉队了。负责照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等人的红九军团政委何长工,焦急等他回来。不一会,徐特立牵着马赶到了。

何长工因受周恩来的委托,非常关心徐特立、董必武等几位老同志。他知道贵州山道难走,就特意给徐老换了一匹结实耐走的马。骑着马就不会掉队。可徐老有马不骑,用来书驮。

还有几位老同志也是用马驮书。行起军来,书骑牲口、人步行,走不快,还容易掉队。于是这成了何长工最头痛的事。

在何长工看来,书是个大包袱,他决心以徐老为“典型”,扔掉这个包袱。

于是他板起脸:“你又迟到半小时,给你马不骑,驮那么多书,这不行!”

“我下次起早点儿,保证不再迟到了。”徐老自知理亏,先自我检讨。

“不行,我要从根本上解决,烧你的书!”

“什么?烧书?烧不得,烧了我跟你拼命!”徐老急了,跑过去护住马背上的书。

“烧是烧定了!今天烧了,将来打下大城市我再来赔你!”

“靠不住,小老九,你被打死了怎么办?我找谁要书去?你可以批评我,但不能烧书!”

何长工从马背上抢下一摞书,挽起袖子,大声宣布:“同志们听着,我今天要烧徐老的书了,省得他掉队,你们的书也要烧。警卫员,拿洋火来!”并作势要烧。

眼看真要烧他的书,徐老急了,再苦再累也没流过泪的老人,这时候竟然急哭了。



剧照 过草地

见他俩争执着,与徐特立同在干部休养连的董必武、谢觉哉两位老同志赶忙过来劝架。他们劝道:“长工,这样吧,烧一半,留一半,给点厉害,也留点面子怎么样?”

何长工仍很坚决:“全烧!不烧掉书,徐老再掉队,我脖子痒了!”他用手在脖子上做了个砍的手势,把大家都逗乐了。

原来,在长征期间,周恩来特意叮嘱过何长工要照顾好这些老人,他严肃而风趣地说过:“这批老人,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你要对他们的安全绝对负责,如果他们在,你也在,那就皆大欢喜;他们在你不在,我追记你为烈士;如果他们不在,你在,我就要砍你的头!”

听到何长工搬出周恩来的嘱托,董老、谢老再也不好张口。徐老又嚷又求,抱着书不松手。

突然,何长工噗哧一乐,笑道:“一本都不烧!叫警卫连的每一个战士给你背两本,不比你一个人驮着保险。”

在战士们的帮助下,徐老再也没有掉过队。到陕北后,何长工把书集中起来,一本不少地交还给了徐特立。



延安五老

三、第一次祝寿

1936年10月,红军胜利结束长征。在1937年1月,正值徐特立60岁大寿。

在一次重要会议上,毛泽东提出,要为跟着走完长征路的徐特立破例搞一次祝寿活动,以便鼓舞红军指战员的士气。毛泽东的这一提议,得到了党中央的一致赞同。

1937年1月30日,毛泽东给徐特立写了一封祝寿信,信中他说

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当革命失败的时候,许多共产党员离开了共产党,有的甚至跑到敌人那边去了,你却在一九二七年的秋天加入共产党,而且取的态度是十分积极的。”



剧照 胜利会师

朱德在徐特立60岁生日前三天,给他发了一封幽默风趣的电报:

徐老头,你为了要看穿资本主义的西洋镜,曾跑到了最标本式的欧洲巴黎等地去勤工俭学,仍是不合你的脾胃。
毕竟你是一个老怪物,一直跑到了共产主义的营垒来,做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的老战士,你才算是死心塌地地做了下去。
我俩在同一战线中奋斗,在南昌暴动至东征中央苏区,至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以至今天,都在一路。
我所见到你的革命精神与行动,真是可钦佩的。尤其是你的耐劳忍苦的模范,更兴奋了红军指战员及一般的同志。
就是那些悲观失望,想掉队落伍的人们,想起我们徐老头的样子,也就起来跑了。



朱德和徐特立

给徐老的贺信,从全国各地的抗日战场飞向陕北,这次祝寿活动也起到影响和团结国统区和日伪区的爱国人士的作用,比如女作家冰心,冒着危险写实祝寿。还有许多爱国青年纷纷到延安学习。
刚刚经过过长征的红军,在外界看来,损失伤亡很大,人疲马乏,全国抗战形势又异常严峻。外界对红军的前途也有各种猜测。

这次盛大的祝寿活动,让人们知道,在1927年最黑暗的时候,一位50岁的老人冒着杀头的危险毅然加入了共产党。10年后,党和红军虽然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是依旧焕发着蓬勃而又顽强的生命力。



过雪山

四、 1:30

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徐特立在周恩来的指示下,回到湖南长沙,建立延安驻湘办事处。

其中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营救被捕同志。

国共合作达成的协议中有“释放政治犯”的条款。但是国民党暗地里却不遵守约定,仍然秘密杀害被捕同志。

1938年,徐特立得到消息,乔信明等30多名战士被秘密转移到长沙。他们是方志敏麾下的战士,也是粟裕的得力干将。方志敏已经牺牲,他们被捕约有4年了,4年里他们坚强不屈,坚持斗争。



方志敏

为了营救他们,徐特立立即找时任湖南省主席的张治中交涉,并于第二天前往监狱探望。

徐特立的出现,给在狱中坚持斗争的乔信明等人,极大的鼓舞和信心。

但是国民党并没有依规释放他们,又将他们转移到乡下的桃源小学,妄图秘密杀害。

徐特立得知,立马赶到张治中处,质问他,并要求他出面干预。同时用驻湘办事处的名义给监狱发公函。

在徐老的奔走之下,国民党终于同意释放乔信明等人。为防夜长梦多,徐特立立刻乘车赶往桃源小学。

在他出发之际,儿媳赶到,送来一个噩耗,因病住院的小儿子徐厚本,现处于弥留之际,儿媳希望公公能够见徐厚本最后一面。

对于儿媳的祈求,一面是病危的儿子,一面是随时都可能被害的战士。徐特立虽心中悲痛万分,却毅然去了桃源小学。

这件事情徐特立没有对任何人说起过。后来成为开国少将的乔信明,也是在建国后偶然知道的。

党的30多名同志获救, 他们出狱后奔赴抗战前线,成为抗战骨干。但是徐老错过了和儿子的告别。



乔信明一家与徐特立

他的妻子在多次丧子的打击下,精神失常。为了瞒住妻子,他说小儿子去了苏联,并在苏联安了家,还经常给儿子写信,并以儿子的口吻写回信。这一瞒就是22年。

五、第二次祝寿

1947年春天,在蒋介石调集大军进攻延安的前夕,经过慎重考虑,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决定,在撤离延安之前为徐特立举办70岁大寿庆典,并且这次祝寿活动要办得比10年前还要隆重、热烈,借此向军民和外界进步人士显示边区军民从容不迫、临危不惧的气度,与国民党反动派血战到底的信心。

此时,作为寿星的徐特立却不在延安。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吕梁指挥救灾工作。收到延安希望他回去参加祝寿活动的徐特立,看了看吕梁灾情,谢绝了延安的盛情,继续奔赴在救灾一线。



徐特立与学生

我们为什么会对老一辈革命家念念不忘?说起他们,我们为什么会满怀敬意?是因为他们无私奉献精神,是因为他们真正做到了舍小我、为大我,真正做到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值清明之时,纪念革命先烈!献上最高的敬意!

【毛泽东的粉丝穆塞韦尼,向邓小平请教,邓小平说:你做得很好 -... - 今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