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抗美援朝战场上,一位被俘的美军军官一脸沮丧,失魂落魄的喃喃道:“我们不可能胜利的,我们的对手不是中国军队,而是全中国那五亿老百姓。”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全民皆兵,全民抗战,让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人民战争

抗美援朝中,我军出境作战,在朝鲜半岛的冰天雪地中同南朝鲜军队和联合国军展开殊死搏斗,我们的志愿军战士脚下是异国他乡的土地,但我们的身后却是五万万同胞的鼎力相助,虽然他们不能亲手将饭菜、衣物、弹药送到可爱的战士手中,但是他们依然尽其所能,让我们的子弟兵感受到温暖,让美国人在远离中国本土的朝鲜,同当年的日本人一样,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海洋。

积极踊跃报名参军

我军在入朝之初,针对军队的名称曾经斟酌再三,一开始考虑的名字为“中国人民支援军”,后来考虑到这个名字带有国家行为,可能会因此一些未知的后续问题,为了避免同美国的直接冲突,又将名字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

现在网络上,有许多人诋毁这个名字,认为国家在自欺欺人,明明就是国家意志,国家行为,非要带上“志愿”两个字,掩耳盗铃。



在这些人看来,中国打了几十年的仗,好不容易迎来了和平,这些劫后余生的人们,怎么可能还会自愿参加一场看起来跟自己毫无关系的战争,去面对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但是如果回顾这段历史,你就会知道,“志愿”这两个字丝毫不夸张,这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志愿军的第一个战士不是别人,正是主席的长子毛岸英,他是在主席宴请彭老总的家宴上,申请加入志愿军入朝作战的,为了让彭老总接受自己的申请,他拿出了自己曾留学苏联,俄语出色,可以很好同苏联顾问沟通的理由,从而如愿光荣的成为了第一名志愿军战士。

最终他将自己的年轻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这片异国他乡的土地。

我们知道,第一批入朝的志愿军为6个军,大约25万人,最后一批入朝的则为19个军,人数达到了135万人,整个抗美援朝期间,共有290万余人参加了战斗。

这些勇士,每一个在出征前都亲手写下了自愿入朝作战,保家卫国的申请。



志愿军战士

祖国大地上,从东北到海南,各地青年都在踊跃报名参军,遭受美军轰炸,死伤400余人的东北重镇丹东,群情激愤,报名第一天就有5400人参军。

还有南方的浙江,全省人口只有2000万,其中就有100万报名,因为报名人数太多,只好提高审核标准,在严苛的审查下,最终只有3万人成功参军,那些没有通过选拔的热血青年沮丧万分,他们抱怨道:“这比挑女婿都严啊!”

西北、西南等远离战场的内陆地区,年轻人志愿入伍的热情也丝毫不减减弱,内蒙扎贲特旗有60位蒙族青年带着自己的马参了军,贵州黄平县的四屏区,总人数不到1万就有863名苗族青年参军,还有民风素来剽悍的湖南,衡阳县报名人数是需要人数的两倍还多,搞得干部们很是发愁。

还有后来的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曹玉海。这是一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战士,1949年4月,在解放江南的战斗中,曹玉海身负重伤,留在武汉治疗伤势。

他同医院一名美丽的女护士相爱了,并相约出院后步入婚姻殿堂,就在此时抗美援朝爆发,他的老部队38军要经过武汉开往东北,曹玉海思量再三,果断放弃了触手可及的婚姻和爱情,找到部队首长要求归队。



在同恋人告别时,文化不高的曹玉海却说出一番令人动容的话:“我不是不需要幸福,我不是天生愿意打仗,可是为了和平,为了世界劳动人民的幸福,我就要去打仗了。”

《三十八军在朝鲜》一书中,记录了一个细节。

一次战斗间隙,曹玉海给副营长姚玉荣看恋人的照片,这是一个美丽清纯的姑娘,姚玉荣羡慕的很,他不解的问:“你怎么就不知道结完婚再来?你是不是不喜欢人家?”

曹玉海黯然道:“我怎么可能不喜欢她,我死了都会恋着她的,我就是怕自己万一回不去了,耽搁了人家。”

后来的一次战斗中,曹玉海率部抵抗美军的进攻,不幸身中多弹壮烈牺牲,时年28岁。他真的没有回去,没能回到心爱姑娘的身边,如同他的“志愿”一样,将生命献给了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像曹玉海这样的例子,抗美援朝战场还有很多,就像贵州农民,志愿军战士田成云所说:“我曾被抓了4次壮丁,我都跑了,这次不一样,这是保家卫国,我一定要去!”

为何志愿军的战斗力强,战斗意志坚定,就是因为每一个战士都明白他们是为何而战,明白中华民族的安定团结和幸福来的太不容易了,谁也不能将他夺走!

全民炒面运动

著名作家魏巍在他的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中,记录了这样的情景,指战员和战士们在坑道中,一把炒面一捧雪,这就是他们的一顿饭。



这是我们现在晚上烧烤撸串,在地摊上常吃的那种用面条做出的炒面么?当然不是,这是专供志愿军的一种食物,背后还有段感人的故事。



地摊的炒面

不管是抗战还是解放战争,我军总是秉持的“小米加步枪,仓库在前方”的作战理念,没有枪,没有炮,自有敌人给我们造,没有吃,没有穿,敌人给我们送上前。

我们的所有补给几乎都是就地拾取,取之于敌。老蒋运输大队长的称号那也真不是白叫的。

然而到了朝鲜战场,这一切都变了,志愿军兵力常年保持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这么多人的吃饭穿衣,武器弹药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单靠战场上的缴获那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满足部队的需要,更何况面对美军这种武装到牙齿的现代军队,很多缴获的物资根本来不及运走就被随后赶来的美军飞机精准炸毁。

原来赖以生存的后勤补给方式彻底失去了效果,我军在后勤上的软肋也体现了出来,而美国人更是敏锐的发现了这点,他们将重点放在了切断我军后勤补给供应上。

最多时候,美军投入1100架飞机,不分昼夜对我军的运输线进行狂轰滥炸,我们运送后勤物资的400辆汽车,不到三天就损失一半,大量的物资被焚毁,很多指战员看到这一幕心疼的都直掉泪。

最困难的时候,这些志愿军战士,要穿着单薄衣衫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作战,长津湖畔那被活活冻死的冰雕连,成了我们心中永远的疼。



冰雕连

不光没得穿,战士们还没得吃,人是铁饭是钢,严重的时候,因为严寒和饥饿减员的人数甚至超过了战斗伤亡。

看到这一切,时任志愿军后勤部部长的李聚奎同志心急如焚,他想了很多办法,想要解决战士们吃饭的问题,这种食物必须便于存储,携带,而且不用生火加热就能食用。

思来想去,都没有什么好办法。一次李聚奎忽然想到,1937年西路军失败时,他辗转千里一路乞讨,想要寻找队伍。路过青海时,当地群众给他吃过一种叫做炒面的食物,这是一种用70%的小麦,30%的杂粮炒熟磨碎后加5%盐的方便食品。



志愿军 炒面

这东西体积小便于携带,只要从袋子里抓出来就能吃,根本不怕坏,难以下咽的问题更好解决,冰天雪地的朝鲜随处都是积雪,抓一把含嘴里化了就可以。

说干就干,李聚奎急忙找人加工了一些样品送到前方,很快前线的反馈回来了,这种食物很受战士们的欢迎!志愿军后勤部急忙电告总后勤部,要求每月为志愿军准备粮食总量三分之一的炒面。

周总理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极为重视,他以政务院的名义紧急下发通知,动员家家户户炒炒面,总理亲自到基层视察,同北京的机关干部一起大锅炒面。

在总理的全力推动下,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炒炒面热潮,家家户户把自家的余粮都拿了出来,男女老少一起动手,昼夜不停,家家户户做炒面。炒面特有的香味,在广袤的黄土地上飘散。



全民炒面

连功德林的战俘营中,杜聿明等国民党战犯也被志愿军战士的英勇顽强所感动,自发炒起了炒面。全国上下的齐心努力下,仅仅用了20天的时间,第一批200多万公斤的炒面就送到了前线志愿军战士手中,解决了燃眉之急。

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随着大家一起动手,炒面制作工艺也越来越成熟,在最初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以黄豆、大米等原料制作的炒面,为战士们提供了更多种的营养。

据统计,整个抗美援朝期间,国内运往前线部队干粮 6290 万斤,占全部粮食补给的17%,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炒面,正是这些面,让战士们在酷寒中能够保证一天一顿饭的最低要求,给了战士们能够坚持作战的基本保障。



战士们领炒面

正如志愿军副司令洪学智所说:“如果没有炒面,就解决不了部队最低限度的物资保障。

热情捐献飞机大炮

在朝鲜战场,如果说缺衣少食还能忍的话,那么没有枪炮和子弹就真的无法忍受了。面对敌人的钢铁洪流,要求我们的战士举着刺刀冲上去,无异于自杀。

入朝之初,志愿军的装备可谓五花八门,大都是抗战和解放战争中缴获来的武器,最古老的竟然还有清朝年间制造的步枪,堪称万国博览会。

为此,周总理数次访问苏联,同斯大林会谈,最终争取到了用半价购买一批苏制装备,但是这些还是远远不能满足战场需要。

鉴于这种情况,1951年6月1日,中央发出指示,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爱国公约活动。

其中影响力最为深远的公约就是开展增产增收,捐献武器。很快就掀起了一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大捐献浪潮。



抗美援朝总会明确提出:“全国各界爱国同胞,不分男女老少,都开展爱国增产增收运动,用增加的收入来购买飞机、大炮等武器,捐献给志愿军。”

当时一架飞机折合人民币15万元,坦克是25万元,一门大炮9万元,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先生,不辞辛劳带领剧团全国巡回演出,将全部收入购买了一架飞机捐献给志愿军,引起了巨大轰动。

这架飞机被命名为“香玉号”,现在就陈列在航空博物馆中。



还有被誉为红色资本家的荣毅仁,更是一口气捐献了12架飞机。

捐不起飞机大炮的普通工人,那就捐子弹,在工厂中,到处都是不同科室不同班次的工人之间互相较劲比拼,你捐100发子弹,我就要捐200发。大家纷纷拿出自己的加班费,工资甚至存款来捐献,从没有人计较这样的捐助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切身的好处。

在这种近似疯狂一般的全民捐献热潮下,不到一年时间,就收到各方财物折合人民币5.565亿元,能购买3710架战斗机,正是在全国人民的鼎力相助下,志愿军的武器装备越来越好,抗美援朝末期,我们的部队在炮火上已经隐隐能够和美军分庭抗礼,不再是一面倒的局面。



献金证

后记:据一位美国学者回忆,1952他在尚武精神颇盛的得克萨斯州采访时,听到一位朋友认真的对那些适龄应征入伍的小伙子们说道:“有两样东西我们应该躲开,朝鲜和淋病!”作为那个时代美国的年轻人,将这场战争视为瘟疫,唯恐避之而不及。



志愿军战士骨灰回国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我们国内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景象。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人会哀叹,这场战争他们没有胜算,因为他们的对手是五亿中国人,这也是为什么,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有勇气去打这场看似必败的立国之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