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美国不顾我国多次警告。挑衅般的侵犯朝鲜,甚至对我国边境子民进行骚扰,我国自是不能容忍,迅速应战出兵支援朝鲜。

尽管敌我军力差距悬殊,对手更是世界头号强国美国,作战环境恶劣,但我军并没有被种种条件限制,奋战沙场,以肉身造就战胜美国的神话。

在战争中,不少中华儿女积极参战,上至领导人儿女,下至农民百姓家的顶梁柱,无一不换上军服,上阵杀敌,除了大家熟知的毛岸英,还有三位将门子弟也为此次战争做出卓越贡献。



颜邦翼:追随父亲脚步参军

颜邦翼出生在一个小山村里,从来没有见过父亲,对父亲仅有的印象也只是长辈闲谈时的寥寥数语。颜邦翼有时会问起自己的父亲是谁,现在身在何处,但都被长辈们一带而过。

颜邦翼家里还算殷实,祖母虽然年纪大,但是头脑十分灵活,是家中的顶梁柱与主要经济来源,颜邦翼儿时在祖母的庇护下生活得很幸福。

但祖母去世后,颜家就大不如前,颜邦翼被托付给了二叔照顾。上过学堂,大致认字后就早早辍学干活补贴家用。颜邦翼形单影只,愈发期盼父亲归来。



又是一年清明节,颜邦翼如往年一样在祠堂祭拜先祖,二叔罕见地与他提及了颜邦翼父亲的身份。

原来自己的父亲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身份较为特殊,加上随军作战太过危险,害怕到连累家人,这才不得已与妻子离婚,将妻子安置回老家。自那以后颜邦翼的父亲改名换姓,颜家再也没有收到他的消息。

根据颜邦翼叔叔的描述,颜邦翼在心中勾勒出了父亲伟岸的形象。颜邦翼的父亲名叫颜伏,是中共重要的地下情报联络员。颜伏虽然出身优渥,但是有一颗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拳拳爱国之心,为追求心中正道主动加入了共产党。



在战争期间两次入狱,受到敌人的严刑拷打,但没有泄露我党的一丝情报,是一名出色的地下工作者,还受到过毛主席的夸赞。在国内形势稳定后更是被封为开国上将,军功赫赫。

自从颜邦翼知道父亲的真实身份后,仿佛打开了一扇天窗,清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

他决心以父亲为榜样,也做一名为党为人民贡献力量的人民子弟兵,取得军功,让父亲看到自己的光芒。



就这样,十六岁的颜邦翼偷偷跑出家门,决心找到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士兵。没想到半路却被国民党军队抓住当了壮丁,随国民党四处征战。

也是这次经历,让颜邦翼看清了世道艰险,百姓民不聊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颜邦翼不忍看同胞遭受如此痛苦,更对国民党四处抓壮丁当苦力的行为感到鄙夷,便发动身边弟兄进行起义,逃脱了国民党的控制,此后成为解放军二野的一名战士。

在军队期间,颜邦翼一直在找寻父亲的踪迹,但没有得到一丝消息。此后朝鲜战争爆发,颜邦翼毅然选择加入抗美援朝的队伍,被任命为文化教员。



起初排长因为颜邦翼文化教员的身份,并没有做让他上战场的打算,因此没有给颜邦翼安排太多的军事训练。

但是颜邦翼并不想受到这种优待,他认为在战场上多一个能打枪的战士,我们的队伍就多一丝胜算。再者,身为文化教员,也更应该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在颜邦翼的强烈要求下,排长给了他三发子弹,这是颜邦翼第一次打靶,没想到他展示出了超人的天分,三靶下来一个门外汉竟然打出了五环的好成绩。排长惊讶于颜邦翼的天分,便特批他加入训练队伍。

颜邦翼在军事训练里充分利用天赋,成了我军冲锋陷阵的一把好手,更是在关键时刻凭借突袭打破敌人包围圈,一举成为队伍里的关键人物。



更令颜邦翼激动的是,他在军营里收到了父亲的来信。这天指导员转交颜邦翼一封由阿拉伯数字作为著名的信件,颜邦翼满腹疑惑地打开,发现竟然是这么多年杳无音信的父亲的来信。

在信中父亲嘱咐颜邦翼要做党的好士兵,努力上阵杀敌,等到战争结束之时,就是父子团聚之日。知道父亲还活在世上这一消息对颜邦翼来说无异于一针强心剂,以十二分的热情投入到了作战中,屡屡立下军功。



无名英雄 用生命换取胜利

这位无名烈士是“神炮将军”匡裕民的儿子。匡裕民自小就对知识有着很强的渴求,但是由于家境贫寒,父亲积劳成疾没钱治病,母亲也只能做针线活补贴家用,不足以支持匡裕民的读书梦。

不久后父亲因为病痛离开人间,母亲也因为过度悲痛不久后结束了生命,只留下匡裕民与哥哥相依为命,靠给地主家打短工维持生计,没少受到地主的欺凌。

1926年,北伐军来到匡裕民的家乡。匡裕民听了北伐军的宣讲,“穷人要想翻身,就要起来闹革命”的思想在他脑海中扎根,与哥哥一起加入了革命队伍,后与村民组成自卫队听从共产党的安排。此时的匡裕民就展露出了不俗的射击本领。



1927年,匡裕民奉命拦截国民党军队。匡裕民用自制的松树炮把国民党军队打的落荒而逃。这种松树炮是将整颗松树挖空,在里面填充铁锅片,射程远,威力大,埋伏能力还很强短短几炮下来,国民党士兵就挂了彩,最后狼狈撤离。

由于在地方的出色表现,匡裕民被选派到中央红军参加革命工作。匡裕民自荐成为炮兵营的一员。匡裕民扛着迫击炮,在战场上一炮就能打下敌人火力点,被朱德亲封为神炮手,匡裕民也因为出色的表现升为连长。



抗美援朝开始后,匡裕民被任命为炮兵司令部副司令员,他的长子也加入了队伍。但是匡裕民为人行事作风低调,并没有透露儿子的姓名,只是在营中充当一名小小炮兵。

大家推测,在战场上冲得最猛、任务完成最迅速的,肯定是匡裕民的儿子。大家纷纷调侃匡裕民的衣钵有人继承,也羡慕他能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儿子。

面对别人的夸赞,匡裕民是十分高兴的。他对儿子的表现也是十分满意。可没想到在接下来的作战中,队伍受到敌军围堵,自小对父亲的印象只存留在家人的描述中,匡裕民的儿子为了完成任务,打击敌人的火力点英勇牺牲,将生命留在了战场上。



匡裕民虽然悲痛,但也骄傲儿子的无私奉献。作为父亲,他能明白儿子对党的忠诚,在那种情况下,换作是他,他也会义无反顾地扑向炮口。这才是匡家男儿的本色,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匡裕民也带着儿子的那份力量奔赴战场,直到战争胜利的号角吹响。



身残志不残 拒绝优待坚持为人民服务

田明升二十二岁之前一直循规蹈矩,随着命运的轨迹成长,这辈子的终极目标就是做一个优秀的庄稼汉,没想到一个人的到来彻底打破了他平静无波的生活。

来者正是田明升的父亲田维扬。田明升的爷爷接受到红色思想的洗礼,带着五个儿子加入了赤卫队。

由于当时国民党的势力还很强大,赤卫队胳膊拧不过大腿,田明升的爷爷和四个叔叔都相继牺牲,只留下了田维扬一人。



田维扬并没有被苦难打倒,他的余生还是在为共产主义事业发光发热,田维扬加入了红军,在长征结束后成为一名团长,后面又陆续做了书记、参谋长,在抗战结束时已经是一名高级指挥员,在解放战争时又主动带兵出击,辽西战区、东北战区都有他的身影,是解放军的主力,算得上是我党的核心人物。



在军队中提起田维扬的名字,谁听到了都会夸赞田维扬的军事能力。田维扬把自己奉献给了党,无怨无悔,唯一有所愧疚的就是自己的儿子。

田明升刚出生没多久,田维扬就跟随部队离开了儿子身边,这么多年四处征战,根本没时间回去看望儿子。田明升是吃着百家饭长大的,只知道父亲是一个大将军,对父亲的音容相貌毫无印象。

在乡亲们的培养下,田明升长成一名出色的庄稼汉,热心的田明升经常帮助邻里解决问题,是远近闻名的好大哥。这天回家看见家中端坐着一名中年男子,眉宇间透露着杀伐的气息,父子还是在邻居的介绍下才相认的。



田维扬看着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百感交集,专门请了长假陪伴儿子,弥补这些年来的缺席。

田明升在长时间的接触中也愈发崇拜父亲,将父亲的教诲铭记于心。在抗美援朝战争打响时,田明升想起父亲曾经对他的谆谆教诲,要为国家做贡献,国家需要的就是青年的蓬勃朝气,便果断选择参军。

田明升第一次出远门就来到了异国他乡,可他没有表现出分毫害怕,在战场上格外勇猛,抢着完成任务。

在一次作战中,田明升所在的队伍被敌人密集的火力压制,损伤惨重。田明升主动请缨背着炸药包去摧毁火力点。



田明升匍匐前进,纵使后方队友为他掩护,但还是在距离火力点几米之遥的地方被敌军发现。田明升受到了猛烈的炮火攻击,最后一个印象就是自己咬牙将炸药包扔了出去。

再次醒来时,田明升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他在医生的救治下勉强保住了性命,但永远失去了自己的右腿。

田明升时刻谨记父亲的教诲,并没有被挫折打倒,他装上假肢,拒绝了残疾军人的津贴补助,他说自己虽然少了一条腿,但还有一双手,只要肯吃苦,总是能养活自己的。

这个世界上多的是比自己悲惨的人物,他们才更应该被帮助。田明升宽广的胸襟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气度。



结语:

战场并不会因为你是谁的后人而对你给予有待,炮火也不会因为你身份的特殊而故意避让。他们本就是英雄的儿女,可以在先辈的庇佑下安稳度过余生,却选择了上战杀敌,将生死置之度外,怎能不叫人佩服。正是有了这样的青年才俊,新中国才能焕发生机,我们的国家才能蒸蒸日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