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的挑战与机遇,科室甲状腺疾病与糖尿病的综合治疗分别该如何进行?

引言

随着甲状腺疾病和糖尿病、肥胖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这几种内分泌系统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甲状腺激素的微妙失衡不仅影响着代谢,还与心血管疾病、痴呆和死亡风险紧密相关。糖尿病与肥胖的共病现象更是加剧了这一挑战。本篇文章基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春虹教授的诊疗经验以及独到见解,旨在探讨甲状腺疾病的诊疗现状、管理策略,以及糖尿病合并肥胖的综合管理策略,为医学界同仁提供宝贵的临床经验和科学指导。

危机四伏,甲状腺疾病诊疗现状需重视

甲状腺激素作用全身组织和器官,调节代谢,是心血管疾病、痴呆和死亡独立影响因素,因此甲状腺疾病作为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受到广泛关注。其可以分类为甲状腺功能异常(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肿瘤(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和甲状腺炎症(自身免疫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等。其中亚临床甲状腺疾病发病隐袭,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是近年来甲状腺学界关注的热点[1]。

关于甲状腺疾病的流行病学,张教授也为我们进行了解答。甲状腺疾病在中国的患病率高达50.96%[2],与碘摄入、生活方式和压力等因素相关。碘摄入应根据地区和个人情况调整,以预防甲状腺疾病。临床实践中,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炎是尤为常见的疾病类型,相比之下,其他原因(如卵巢甲状腺肿)引起的甲状腺毒症较为罕见[3]。

多方发力,助力甲状腺疾病管理

张春虹教授在临床诊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们分享了其对甲状腺疾病诊疗现状的独到的见解。甲状腺疾病影响广泛,主要与激素水平异常相关。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主要采用三种策略: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131治疗和甲状腺切除术[3]。

  • 抗甲状腺药物,如丙基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通过减少激素合成和释放来治疗。甲状腺激素治疗可模拟市场供需平衡,药物的存在就是使机体过多的激素能回归正常水平,市场转运可以正常维持。抗甲状腺药物的初始剂量应适中,不宜过大,需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心血管状况及甲状腺风险来定。起始剂量需根据患者4至6周后的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适时调整。药物治疗需耐心,疗程长,通常1.5至2年,需定期检测调整剂量。大剂量抗甲状腺药物可用于病情严重患者,并可能需补充左旋甲状腺素。治疗中要监测不良反应,如粒细胞缺乏、白细胞降低和肝功能损害。

  • 放射性碘131治疗适用于毒性腺瘤和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尤其适合老年患者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者。治疗效果需1-2个月显现,部分患者甲状腺肿体积可缩小。治疗前需评估吸碘率,并可能需停药3-7天。甲状腺切除术适用于其他治疗无效或患者不能耐受的情况,需由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评估。

  • 甲状腺切除术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有效手段,通过移除部分甲状腺组织来减少激素过度分泌。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患者不耐受的情况,能迅速缓解甲亢症状。手术决策、方式和范围需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根据患者情况评估,并需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严格随访。

  • 对于特殊类型的甲状腺疾病,如亚临床甲亢和妊娠期甲亢,需要内分泌科专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此外,张教授补充道,我们科室——交大二附院内分泌科高度重视甲状腺疾病,已开设专病门诊、专家门诊和专科门诊,提供全方位服务。治疗甲亢和甲减时,强调患者依从性和长期随访的重要性。对于甲状腺结节,科室联合外科、超声、影像等多学科,制定了标准化操作流程(SOP),以实现精准治疗,效果显著。

糖胖共病,交大二附院有新策

糖尿病和肥胖症是当前备受关注的代谢性疾病。据《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版》显示,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1.9%,患者总数高达1.25亿,其中不少患者同时伴有肥胖问题。肥胖不仅增加了糖尿病的管理难度,还加剧了并发症风险,因此,肥胖现已被国际医学界认可为一种疾病。

张教授表示,糖尿病和肥胖的共病现象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患病人群的年轻化令人担忧。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缺乏锻炼是导致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当糖尿病与肥胖共存时,会进一步增加并发症风险,影响心血管、脑功能、脂肪代谢、肝肾功能,甚至情绪和精神心理。

针对这两种疾病,我们科室提倡综合管理,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和多学科合作。生活方式的调整是基础,包括合理饮食和运动,以保持糖脂代谢正常。药物治疗需在医生监控下进行,选择适合的降糖和控制体重的药物,并注意保护重要脏器。定期监测血糖、体重、腰围、血脂、肝功能和肾功能等指标至关重要。

在糖尿病和肥胖症的治疗中,多学科合作必不可少。我们遇到过一些患者,因为担心饮食不当而过度节食,导致营养不良性贫血等极端情况,这显然是过犹不及的。因此,合理的营养支持对于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它有助于避免治疗过程中的营养不良问题,确保患者得到全面和均衡的照护。所以,多学科合作需有内分泌科、营养科、心血管科、肾病科等共同参与,帮患者实现全方位治疗。此外,患者教育和管理也很重要,通过各种平台正确引导患者,帮助他们了解疾病特点和管理的重要性。

西安交大二院内分泌科在西北地区率先开展肥胖症、特殊类型糖尿病等专病门诊,提供精准治疗方案。科室拥有专业团队,医护技一体,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治疗和随访服务,帮助患者在治疗初期实现体重和血糖的合理下降,早日恢复健康。坚持治疗对于慢性代谢性疾病至关重要,我们希望患者能够遵循综合管理策略,以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携手联动,助力糖尿病管理提效

糖尿病管理需要全国性的联动机制,仅靠大城市医院远不能满足1.25亿患者的需求。这种跨医疗机构的合作模式,通过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和专业互补,提升糖尿病管理效果,支持“健康中国2030”目标。

张教授指出,我们西安交大二附院与医联体单位定期进行随访、交流和远程会诊,确保患者在当地就能获得精准治疗方案,同时为危急重症患者提供绿色通道转至上级医院。这种上下联动显著提升了诊疗效果,强化了基层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除了上下联动,基层医院间的横向联动也很重要,如县域医院间的合作,可以针对患者的不同病症提供专业治疗。这种区域化合作使糖尿病患者得到更精准、细致的照护,提升了社区卫生中心和县域间的综合管理。

此外,信息化建设和双向转诊是糖尿病管理的关键。通过高端信息化建设,实现患者医疗数据在不同医疗机构和区域间的共享,使治疗信息及时上传下达,建立区域化电子档案,方便患者治疗。教育培训同样重要,国家和省级层面积极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糖尿病管理培训,提高专业技能,使糖尿病治疗更合理。

相信通过多家内分泌科之间的合作,携手提供查房、讲座、疑难病症讨论等服务,建立绿色通道帮助基层患者转运和照护,提倡上下结合、横向结合的医疗模式,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曙光近在眼前。

专家简介


张春虹,医学博士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访问学者

  • 西安医学会医疗技术鉴定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评审专家

  • 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内分泌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 委员

  •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糖尿病足分会 委员

  • 中国康复医学会器官移植康复专委会 委员

  • 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 委员

  •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体重管理专业委员会 委员

  •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 委员

  • 陕西省医学会糖尿病学会 副主任委员

  • 陕西省性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 陕西省医学会内分泌学会 委员

  • 陕西省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 委员

  • 西安市医学会内分泌糖尿病学分会 常务委员

  • 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糖尿病足学术委员会 委员

  • 陕西省健促会糖尿病足病分会 副主任委员

  • 陕西省保健学会肥胖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 西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 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 陕西省健促会妊娠内分泌代谢病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

  • 陕西省健促会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疾病分会 副主任委员

  • 陕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 委员

  • 主持并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获教育部科技成果陕西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一项。发表SCI、MEDLINE、国家核心期刊文章30余篇。参编著作5部

参考文献:

[1].滕卫平.甲状腺疾病诊治现代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9,39(04):311-315.

[2].李玉姝,单忠艳.解读中国首部《中国老年人甲状腺疾病诊疗专家共识》[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22,47(11):1297-1299.

[3].Chen, Debbie W et al.The Lancet, Volume 401, Issue 10387, 1531-1544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