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于娜 见习记者 蒋力 北京报道
“我们知道肿瘤早筛对于挽救人的生命、降低医疗负担以及提升整体人群的健康都有巨大作用,但为什么很多人仍然不愿意接受筛查?”11月22日,锐翌生物合伙人刘强在华夏大健康产业发展大会上表示,提高肿瘤早筛的普及率需要综合考虑政策支持、医疗资源配置、技术进步、公众意识提升以及支付能力等多个方面。
当天,由华夏时报社主办的2024华夏大健康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四届金手杖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本次大会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变革·AI科技赋能创新发展”为主题,云集主管单位领导、行业资深专家学者、医药、医疗、大健康企业高管、投资机构等各方来宾,旨在探讨大健康产业在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下的发展方向和前沿趋势。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攀升,严重危害国民生命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据统计,2022年中国新发结直肠癌病例51.71万例,死亡病例24万例。而相比之下,美国近十多年来肠癌发生率和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刘强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大规模的肠癌早筛和人群动员。
锐翌生物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肿瘤精准检测与肠道健康整体解决方案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刘强提到,多年来,锐翌生物积极探索适合我国人群的筛查技术和方案,不断提高早筛准确性并降低成本。
在刘强看来,在提升肿瘤早筛的可及性上,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通过积极建立防控试点项目,可增强示范效应和推广效果。国家对癌症筛查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这反映了国家对肿瘤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通过公共卫生项目,可以在癌症高发地区实现筛查的全面覆盖,有效降低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刘强建议,逐步将肿瘤筛查费用纳入医保,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促进早筛项目的广泛推广。同时,应加强健康教育,提升公众对肿瘤筛查重要性的认识,消除对新筛查技术的疑虑,鼓励定期体检。企业也应积极探索与商业保险公司的合作模式,推动肿瘤早筛的商业化发展。
见习编辑:姜雨晴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