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梓

■ 金融行业部门主任。每年阅读20+本书。

写读后感的习惯始于何时?

开始于一年多以前,因为我发现过去读过的好些书,若干年后再拿起来,好像没读过一样。哪怕印象深一点儿的书,当初触动我的那些文字和内容,也隔着层层浓雾。于是我决定看完一本书就写下读后感,这也是一个梳理和复盘的过程,加深了我对这本书的感悟。

有没有固定的频率?或只是兴之所至?

每读完一本都会写,只是有轻有重。特别打动我的书,我可能会写七八千字。不那么喜欢的,就写两三千字。毕竟开卷就有益,我不读无用的书。

什么样的书易触发你写读后感的“机关”?

主要是经典文学以及有历史底蕴的书籍,这类书对人性有非常细致幽微的洞察,对社会、对世界站在历史长河的这一头回望,沉淀了太多的内涵。

另外跟我专业相关的金融类书籍我也会写读后感,这类读后感更像笔记。

通常以什么样的方式写读后感?

我一般会梳理一下书籍的主要脉络,然后着重把打动我的内容,以及打动我的缘由写出来,也会备注经由这本书的一些内容而延展的新知识。

写读后感的目的是什么?

留下自己阅读的足迹。可以把它看做阅读日记,书里触动自己的地方,就是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脉络和旅程。

对于一篇有价值的作品,“读完即可”与“读完即写”对你而言差别何在?

我觉得只有写完读后感,才是真正地读完一本书。

“ 读完即可”对我而言就等于浅尝辄止,哪怕阅读时全神贯注,读完不回溯很快就淡忘了。只有“读完即写”,才能检验自己吸收了多少,才会找回很多让自己心动又很快模糊了的内容。趁热打铁整理思维的过程,是有的放矢地拾取珍珠的过程。

这篇读后感是为之前我一直不太看得上的“工具书”写的。

很长一段时间我对工具书不感冒,曾在书店偶然浏览过几本,留下的印象就是:说一堆鸡汤和理论,然后指点人做这个做那个,仿佛听了话你就可以脱胎换骨走上人生巅峰。结果可以想象,看书的人激动过后,原来啥样以后还啥样。我一直认为,若一个人无法从灵魂/情感深处被触动,以及一个人思维的底层逻辑无法被改写,他的行动力不可能真正地发生变化,而上述改变都是需要长时间潜移默化的,一本“攻略”怎么可能做到?

当然我也不是完全无视这些方法论,只觉得了解一下就好了,比如开车时听一听“樊登读书”,快速了解梗概、要点和新理论,不必特意花费太多时间。

这种成见第一次被动摇是因为一个同事,他读了大量的工具书,它们是他职场之路的功臣,给了他不少启发,避过了不少坑。无独有偶,我看到有人把经典书比作中药,长期服用调理身心;把工具书比作西药,即时服用立竿见影。

我重新思考好的工具书的“药效”,对和它深度接触有了起心动念。


一天下午我去西绪福斯书店看看有什么新书,那次我没有习惯性地拿起文史类书籍,而是目光略过一本本工具类书籍,浏览了几本都没有引起我深入阅读的兴趣,泄气地又随意拿起一本——《认知觉醒》,看到书名我就预判自己肯定不会喜欢这本书,随便瞅瞅吧,没想到就一路看了下去。


读下去的原因我自己也感到奇怪,其实书里提到的理论和知识我大致有所了解,近似的观点不少,可这本书依然触动了我。可能是作者清新自然的表达,可能是他感同身受的分享,尤其他在讲述中处处在说改变,也处处透着“接纳”—改变不是否定、不是对立,而是去了解大脑的运行原理,从而接纳它、优化它。

对抗自己的顽疾太痛苦了,所以先接纳自己的拖延、接纳自己的玩乐、接纳自己的迷茫,然后再想办法改变—按照书里所说:用自己脆弱的理智脑,去和强大的本能脑、情绪脑斗智斗勇,让贪玩、短视的它们心甘情愿地被“富有远见”的理智脑驱动,发挥其强大的能量去助力它付诸行动……这类表述让人心态骤然放松:改变可以不是一种对抗,也可以是一种“游戏”。


它还用更随和的方式让我接纳自己的焦虑。我一直因为如同背景板一样如影随形的焦虑而更加焦虑,而书里说“焦虑是天性,是人类的默认设置”,太好了,那不是我的错,不是我的“病”,且既然有人能够改良这一设置,那么我也有希望不是?


这本书给我的启发还有“消除模糊”,因为模糊让人心生迷茫和恐惧,进而影响我们的认知、情绪和行动。比如很早就有人强调要制定计划,可我总觉得脑子里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没必要写下来。实际上,人是很容易怠惰的,也时有偶然事件干扰,许多想做的事情到一天结束都没起头。回想起来,我大脑很多时候确实属于模糊状态,就长期中期短期和当日计划来说,大概知道要干什么,但是没有权重和条理,就变成了明日复明日;或者当我很烦躁,会用各种方式打发情绪,就是从来不正视它、拆解它、面对它,逐渐让它在潜意识里变得模糊难寻,像一张看不见的网困住了我。纳兰性德词里感叹“不知何时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听起来挺唯美的,经历起来可一点儿也不美妙。



对我这个喜欢刨根究底的人来说,这本书简单清楚地告知了模糊的来源:它是意识分层的副作用,进化之手让意识负责社会系统,让潜意识负责生理系统,但它们处理信息的速度不对等,意识很难介入潜意识,而潜意识却能轻易左右意识。所以我们经常想上进,却不由自主刷起了抖音……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理解大脑,也才能更好地应对它。


书里“拉伸区”的概念给我纠了个错。我过去常跟手下小兵说,要跳出舒适圈,多挑战,但可能让他们陷入了作者警示的困难区。原来,仅靠意志力很难在困难区走太远,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拉伸区就很好,最容易进入专注状态,也容易产生成就感,不会因为太简单而懈怠,也不会太吃力让人畏惧逃避。


一边读我一边想起过去父母在学习上要求我们迎难而上,挑战难度越高越说明上进。原来大可不必如此,你可以拆解困难,一步步扩大拉伸区的范围,逐渐地,过去的困难区也变成了今日的拉伸区。动脑筋去学习多好。

而此书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内容莫过于如何读书。我自认为读书不算低段位,有自己的方法和喜好,经典名著之外,也围绕主题阅读(如心理学、哲学、历史等)、作者阅读。但是我的困惑也不少,比如我记性不好,很多书当时看得激荡不已,不久就完全忘记了,岂不是读了个寂寞?直到读到此书中“建立个人知识体系”的观点,解开了我在这方面的疑惑。作者建议读书时寻找触动点,做标记、写下自己的联想和思考,哪怕一本书只有一句话、一个案例、一个观点触动了你,并让你发生改变,这就值了。此书建议不要照搬他人的认知体系,而是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

这其实用能力圈理论也说得通,触动我们的内容往往也是零散地处于我们认知圈边缘(如同拉伸区)的知识,能够与我们现有的认识和需求进行关联,而那些“触动碎片”与自身紧密结合后,慢慢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最终织出属于自己的认知网络。而那些遥远或者过于深奥的道理,强行记住又有什么用呢?随着我们认知体系的不断完善,过去远离我们的知识(困难区)会变近,产生新的触动点。

记住这句话:体系的本质就是用独特的视角将一些零散的、独立的知识、概念或观点整合为应对这个世界的方法和技巧。我们要建立独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

此外,对此书的“元认知”理论我有小小困惑。作者谈到的元认知理解起来很容易,就是让另一个自己站在高处(全局视角)、远处(未来视角)、深处(底层规律)来审视自己的思考过程。它让我想起曾经听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谈起,某些来访者的“超我”太强大,总是在否定“本我”,而不是接纳自己。“元认知”和所谓的“否定本我”之间的界限和尺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以把握。对此我需要再深入心理学去掌握。

编辑-颜语

文字-颜语、牟梓

新媒体编辑-锦鲤

图片-受访者提供、部分来自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