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始下雨

“湿冷天气+降温”

好多朋友直呼“难顶”

然而,还有一场冷空气

正蓄势待发

预计今晚抵达广州


在寒冷的天,裹上我的“广东省被”

1

冷空气即将影响广东


据@广州天气 消息,冷空气今晚到广州北部,明天凌晨到市区,早晨到南部沿海。27-29日冷空气持续补充,转为多云到晴天气,最低气温下降至9~10℃


广东省气象部门11月25日上午监测,中等偏强冷空气前锋影响广东在即。预计25日傍晚影响粤北、半夜到达广州,26日早晨到达南部沿海;25日至27日广东气温下降4~7℃,过程最低气温在29日早晨,届时粤北偏北的山区市县将出现低于5℃的低温天气;25日至26日,广东陆地阵风5~8级,海面风力增大到6~7级阵风8级,广东有小雨局部中到大雨的降水过程,体感湿冷;预计广东27日开始昼夜温差加大,大部市县转晴冷天气。

具体预报

25日,广东大部市县阴天有小雨局部中到大雨;高地、河谷和珠江口内河面阵风夜间加大到5~8级。


26日,广东南部市县和珠江三角洲西部市县多云到阴天,夜间有分散性零星小雨,其余市县多云间晴天;高地、河谷和珠江口内河面阵风5~8级。广东省各地气温明显下降,体感寒冷,早晨最低气温:韶关及清远的北部市县8~11℃,粤北其余市县和珠江三角洲北部市县11~14℃,南部市县17~20℃,其余市县14~17℃。


27日,西部市县多云间阴天,局部有零星小雨,东部多云间晴天,昼夜温差加大。早晨最低气温:粤北偏北市县7~10℃,高海拔山区4~7℃,雷州半岛南部市县17~20℃,南部沿海市县14~17℃,其余市县10~14℃。


28日,广东晴到多云,昼夜温差大。早晨最低气温:粤北市县6~10℃,高海拔山区3~6℃,南部沿海市县13~16℃,其余市县10~13℃

广东省气象部门提醒,受冷空气影响,广东气温变化大,公众注意适时增添衣物,农业、水产业等相关行业注意做好防护措施。

2

今年的冬天会更冷吗


今晚到达的冷空气,是否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冬天,会比以往更冷、来得更早吗?

我们常说某一年的冬天是暖冬或者是冷冬,依据往往只是个人的体感或者是个别几天的异常天气。事实上,我国对于“冷冬”和“暖冬”有明确的国家标准(《GB/T 21983-2020 暖冬等级》和《GB/T 33675-2017 冷冬等级》),主要通过全国冬季三个月的平均气温来定义,根据该年冬季平均气温与多年冬季平均为温度差值(距平值)与标准差(描述序列偏离其平均状况的统计量)来判断。在空间上分为单站和全国两大范围,全国暖冬取决于单站暖冬的占比。


判定冷/暖冬的国家标准。图片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至于即将到来的冬天是否会更冷,这属于短期的气候预测,预测难度非常大。冬天是“暖冬”还是“冷冬”受到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北极涛动(AO)等多种要素的影响,其中最受关注的要属具有最强年际影响的ENSO现象。ENSO是指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周期性气候波动现象,分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两种类型。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水表面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通常持续数个月到一年左右。它对全球气候和天气模式有显著影响,尤其在太平洋周边地区。在厄尔尼诺时期,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海水温度异常升高,通常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对于中国而言,厄尔尼诺一般会使冬天偏向更暖,特别是在南方地区引发气温上升、降水减少。

拉尼娜现象的主要特征是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水表面温度异常降低,往往会带来全球气候变冷。拉尼娜通常使中国冬天偏冷,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可能出现更低的气温和更多的降雪。因此,预报ENSO的发展演变对于预测中国冬季气温十分重要。


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图片来源:NOAA

面对气候异常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密切观测海温变化,利用统计模型、气候模式和人工智能等各种算法对ENSO进行预报。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气候研究所(IRI)10月发布的最新报告,预计2024年10月有60%的可能出现拉尼娜现象,并将持续到2025年春季结束。因此,今年冬天相较于往年可能会更倾向于出现“冷冬”

3

为什么全球变暖

冬天还比以前更冷?


这又带来一个大家关注的新问题:不是全球变暖吗,怎么还会有“冷冬”发生呢?其实,“全球变暖”是一种长时间的气候概念,而“冷冬”和“暖冬”描述的气候状态时间尺度更小。前者是一种长期的、平均水平上的变化,指的是全球平均温度的变暖;而后者是在年与年间的变化。

前文提到“冷冬”和“暖冬”在空间上有多个尺度,这种定义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用一个词轻易地定义整个中国的冷暖状况。在整个中国区域内,不同地区在同一个冬天的冷暖状况往往是不同的,比如2022-2023年冬天就呈现北方较冷南方较暖的不均匀状况;从时间上来看,即使是同一个冬天,前冬和后冬也可能由于天气系统和大气环流的变化呈现不同的冷暖状况,对于多个时间和空间尺度的天气平均冷暖状态进行描述,我们的结论于科学于社会才是有意义的。因此,“全球变暖”与“冷冬”、“暖冬”属于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概念,两者并不冲突。

除了“冷冬”以外,大家可能还常常听到“百年一遇的寒潮”这样的描述。这种极端冷事件与全球变暖也不冲突,因为它只是几天内的天气冷暖状况的波动,时间尺度更短。

那么,全球变暖和极端冷事件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呢?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强调“不均匀”的概念。尽管证据表明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冷事件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显著减少,但是不同强度的极端冷事件的发生频率变化不同。在北半球,弱冷事件的频率、持续时间显著减少,但是强冷事件的变化并不明显,甚至在西伯利亚和加拿大还显示出增加趋势,因此在全球变暖的同时,出现极端冷事件并不奇怪。


1959年至2020年期间,极端冷事件频率(a)、持续时间(b)、最大强度(c)、投影面积(d)、平均强度(e)、平均面积(f)、总量级(g)和总面积(h)的变化。

那么中国的极端冷事件将如何变化呢?研究表明,中国百年来的极端冷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及持续时间都在下降,但是在不同地区,“冷事件”常常发生,比如2023年北方的极端冷事件可称为1959年以来之“最”,华北、黄淮、东北地区和内蒙古的区域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12月中旬,全国7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最低气温跌破12月历史极值,北京经历了继1951年以来最长的连续低温。

天气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与社会和个人都息息相关。对于国家和政府而言,预测“暖冬”“冷冬”现象可以对天气现象有宏观和全局的把握,从而出台便民利民的气候政策。对于我们个人来说,相比整体冷暖冬,家门口的天气波动和预警信息更重要,2024年的冬天是否将迎来“冷冬”,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但在已有的预报信息提示我们可能到来的寒冷冬天时,希望大家多关注预警信息,都穿暖衣盖够被,不要感冒啦!

资料参考:中国天气、广东天气、广州天气、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科学大院

图片来源同上,非商业用途,若构成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