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兰妈谈育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时候我们越着急的事情越做不好,越在意的事情往往就会被伤害得越深
这其实就是“一乱毁全部”,心智一旦混乱了,那也就是人生灾难的开始
就比如,驾校学车时,有很多学员一到打方向时就分不清左右,教练骂他们智商没有三岁小孩高,于是对学车的恐惧和焦虑就会越来越明显,也因此紧张而挂科、迟迟拿不下驾驶证
又或者,有一些新手刚开始练车时小心翼翼、车速有多慢就开多慢,可过了一段时间后就觉得自己哪里都能去、车速多快也能驾驭,于是就开始开车看手机、超速等疏忽大意容易酿成事故
事实上,这些都被称为“一乱毁所有”,前者属于紧张、害怕类型的“乱”,后者属于自信膨胀期的“乱”
而成年人面对“一乱毁所有”时都无法控制,那小朋友自然也不例外了,特别是对孩子的教育方面就有着“五乱毁一生”的说法
对此,兰妈认为的“五乱”应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01
自信方面
一“乱”就会越学越懵
每一个孩子都是带着他们自己使命而来的,就像每一个孩子生下来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性格,不管是老师还是为人父母的家长,我们都不要因为看不惯孩子身上的缺点就想着改变
有位妈妈向我求助说,她女儿平时是一个软软绵绵的乖巧性格,懂得亲近人、也知道察言观色讨好别人,可就是读一年级的时候因为拼音读不会、读不熟就经常哭
有一次,周末假期结束后,老师就把妈妈喊到学校
妈妈刚到学校,女儿就啼哭不止,老师看到后心情烦躁,向妈妈抱怨“孩子每次都是一说就哭”,妈妈安慰孩子说“不会读,我们可以回去好好练,不要着急”
没想到,老师对这样一番话有些误解,略微生气地对着孩子批评说:“你要是再这样一说就哭,以后我就不管你了”
大概就是因为这句话吧,女孩回家爱哭的习惯越来越严重了
作业写不完哭,起床晚了哭,上学小黄帽忘记拿了哭,走在路上没看到什么同学也会哭…
而爱哭的毛病,似乎只要一提和学校、学习有关的,就会变得格外脆弱
一直以来,妈妈都认为“女儿爱哭是因为拼音不会读、作业写不完”,但多次辅导教学下来,她发现孩子并不是不会读、不会写,而是本身不自信
又是一个周五,女儿带回来一张拼音的认读训练,还告诉说“老师让我们回家两天必须读熟,不然周一就会留着不让回家”
妈妈为了女儿周一不被留,晚饭过后就开始加强练读
可结果呢,多次练读下来,孩子根本就是“只要不领着一起读,嘴巴立马就闭得严实”
你问她:“是不是不会读”
她摇摇头
你再问她:“会读为什么不读”
女儿不说话
妈妈生气之下,强迫孩子张口说话、大声读拼音
直到孩子越读越懵、越读越崩溃,她再次问女儿:“你不开口读的原因,是不是担心读错了”,女儿才点点头,整个人好像被理解了一样瞬间放松下来
再后来,妈妈就不停地鼓励孩子说:“不管你会不会读、读的对不对,都要大声地朗读出来,因为大声朗读是你的自信底气,也是提神醒脑的一剂妙招,只要你肯大声读出来,那熟练的程度就会越来越好”
果然,女孩听了妈妈的话后,看起来密密麻麻的拼音很快就读熟、掌握住了
这就是孩子学习里的自信底气-大声朗读
而作为家长,在学习方面任何时候也不要让孩子“乱”了信心,这是我们能为孩子做好学习准备的第一件大事
02
习惯方面
一“乱”就会诸事不顺
好习惯是决定一切的开始,我们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也是一样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天时,她聊着聊着就开始哽咽起来
她回忆说:
最近几年来,为了儿子的学习问题,我已经很多次都被逼着处于崩溃边缘了
特别是从读初二开始,儿子的性格就变得古怪起来
记得一个周五的晚上,孩子吃完饭之后就抱着篮球要去找同学玩,我就是关心地提醒一句:“不要玩太晚,记得早点回家”,他就不耐烦起来,还烦躁地警告说:“烦不烦,再多管闲事,我就不回家了”
再后来,随着“砰的”一声摔门声音响起,妈妈久久地愣在原地没有回过神
对于这样的情况,妈妈也无助极了,她不明白孩子到底是怎么了,更不清楚血缘亲的母子间却总像仇人一样反感、和怨气
事实上,每一个问题孩子背后都藏着父母身上的缩影,当你觉得孩子难以管教、反感叛逆的时候不妨想想:过去我们对孩子都做了些什么
带着这个问题朋友思考了一番,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习惯乱了
原来,朋友以前是一个为了事业而打拼的职场妈妈,她也一直觉得:孩子小的时候没什么记忆力,谁带孩子都是一样、也不需要操什么心,等到了后面上学再操心也不迟
可结果呢,孩子的成长每个阶段都是不一样的,一旦错过就很难弥补了
朋友的情况就是如此
孩子小的时候她整天忙于事业,对于习惯培养方面总觉得“孩子还小,等长大就好了”,可等到孩子真正长大了,你会发现一个连基本“好习惯”都没有的孩子,就很难管教、也根本就无法沟通
在孩子眼里也是:“我需要你的时候不见踪迹,那我不需要你的时候又凭什么来管我”
所以,好孩子的习惯一定不能“乱”,一旦孩子缺少习惯,或者养成一些不良的坏习惯,那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就会诸事不顺,特别是和父母的关系基本上就是一点就炸的紧张局面
不想和孩子成为这样的关系,那有条件的情况下孩子最好是从小养在身边,和孩子建立好的关系、然后再培养好的习惯
而在好关系+好习惯的加持下,相信我们的孩子就会成长得越来越好
03
情绪方面
一“乱”就会失去冷静
没有好的情绪,就没有好的心态,也自然就没有好的起点
看到过这样一个视频
有个女孩,不小心把妈妈刚买回家的大米打翻了
母亲看到后,立马就对她大吼大叫,还逼着她跪在地上把大米一粒一粒地捡起来
而多年之后,当女孩成为了一名妈妈,她每次一看到自己女儿犯错时,都会忍不住大吼大叫,女儿每次看到母亲咆哮的模样,第一反应也是蹲在墙角紧紧地捂住耳朵
还有这样一对父子
父亲每次回家看到儿子都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对待儿子犯错,也总喜欢冷暴力地威胁说:“如果你再这样不听话,那以后我就再也不管你了”
男孩呢,每次看到父亲,都会不知觉露出惊恐的神情
可能那一刻,连男孩自己也没有想到,多年后当他自己也成为一名父亲时,就会长成他曾经最讨厌的模样:不高兴时就对亲人威胁、打压
从这些就可以看得出,情绪对孩子的成长、学习、乃至整个社交,都显得至关重要
特别是那些从小生活在打压、抱怨下的孩子,长期以往的负面能量都会致使他们的情绪变得混乱
有些会委屈隐忍地等待爆发、有些会承受不了地忤逆顶嘴、还有些会直接跟父母成为相看两生厌的关系…
所以,在教育里不论是孩子、还是当父母的家长,我们都要尽可能地做到情绪勿乱
不管什么时候又或者遇到什么事,都要耐心地多一些沟通尝试,常对孩子说一些“你可以…”、“我可以…”的反问话,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自然就会越来越亲近了
04
讲话方面
一“乱”就会祸从嘴出
经常听到很多家长说“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实际上,所谓的“童言无忌”,只不过是家长为自己失败教育所找的借口罢了
记得去年有次休假时,我邀请闺蜜带着她的一儿一女一起出去郊游
当时,我们一行人开车路过一家便利店时,闺蜜的儿女突然吵着闹着要买薯片、烤肠、还要喝奶茶
闺蜜看了看便利店门口不好停车,就开口劝阻说:“我们今天就是去郊游的,车上可是带着很多很多好吃的,等我们到达目的地还愁没有吃的吗”
没想到,闺蜜的话刚说完,她旁边的儿子就开始气汹汹地说狠话:“臭妈妈,你怎么不滚下车,看到你就烦”,说罢,儿子还怂恿旁边妹妹打开车门,打算要把他们的妈妈推下车…
看到那里我瞬间沉下了脸,即便他们都不是我的孩子,但心中的怒火也平息不了,当着闺蜜的面就把两个孩子好好说道一遍
而闺蜜呢,看到我生气的模样,则是凑过来道歉说:“他们都还是孩子,童言无忌嘛,都不知道自己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再后来,抵达郊游地点时,闺蜜喊她儿子帮忙搬行李,她儿子狠狠地白了她一眼,然后说了一句“谁爱搬谁搬,反正我不搬”
不得不说,有些孩子一开口就赢了,而有些孩子一开口就祸从嘴出地招人厌烦还有这样一个女孩,从小被奶奶当成公主一样娇生惯养,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都要讲究最好的
有一次,奶奶带着一大家子去她的老同学家里做客
可才刚走进家,女孩就各种嫌弃起来,刚开始是嫌家里太脏太破不愿意进屋,后来又嫌厕所太脏不肯如厕尿湿了裤子,当主人家找了孙女的衣裙作为替换时,女孩也满脸嫌弃地直接说“我才不穿,这衣服太破了,根本就不符合我公主的身份”
看吧,这就是所谓的“童言无忌”吗
如果我们总是把不能好好说话的出口伤人当成童言无忌,那孩子的讲话、和沟通方式就会乱了套,他们不会好好说话、也意识不到自己乱讲话的招人厌烦后果
都说面由心生,孩子的讲话方式也是一样,直接反映着个人语言能力高低,也体现着整个家庭教育教养如何
不想孩子一开口招人嫌,一说话就体现整个家庭的毫无家教,那“童言无忌”就不要成为孩子乱说话的挡箭牌了
从现在开始、从家里的每个人讲话方式开始,我们要为孩子树立正确的语言形象、还要为孩子传递更多正能量的语言影响
05
社交方面
一“乱”就会任人欺凌
经常听人说“毒朋友,比没有朋友还可怕”,直到亲身经历过才体会到社交一“乱”的可怕
有那么一段时间,女儿经常被班上的几个同学欺凌,我得知后很生气,也天天在她面前磨耳朵说:“如果同学再继续欺负你,那他们是怎么对你的,你就怎么对待回去,你要让对方知道你是不好惹的,哪怕是把对方打伤了也不要害怕,有爸爸妈妈会给你撑腰”
可结果呢,奈何女儿根本不敢
明明被人欺负了很难过,还要偷偷地从家里拿零花钱去讨好别人,自己平时舍不得买的玩具、还有特别喜欢的文具也统统都送给对方
如果有时候女儿犹豫一下,那对方的一句:“太小气了,再也不跟你玩了,我还让全班同学都不跟你”的话,立马就让女儿乖乖听话
更可气的是,明明在整件事情上受伤害的一直是女儿,可她重新去讨好别人时,还被对方告知说:“好吧,这次就勉为其难原谅你了”,然后女儿还为对方所谓的“原谅”感动得不行,继续为这样的毒朋友卖力讨好,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被当成了软柿子…
每次一聊起这件事时,我不知道举了多少例子,说了多少的道理,可她始终觉得:“如果我不那样做,他们就不跟我玩了…”
看吧,这就是社交信心“乱了”
当孩子觉得他交不到朋友、或者没人会喜欢他时,内心就会对一段友谊格外地珍惜与执着,哪怕在这段友情中处于极为不公的地位,也会感激涕零地只记得对方的好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吧,但在社交里不建议、甚至最好不允许孩子有这种友情脑思想
有个曾患有抑郁症的女孩,严重的时候腿软头晕,甚至连眼睛都看不到了,而这些都源自于她中学时代所遇到的“毒友谊”
那个时候,中学时代的女孩是属于微胖类型,体育课时经常被人嘲笑“跟猪一样,跑不动”,也没有人愿意跟她搭档,大家都觉得女孩太胖跑太慢就会拖后腿
就连她平时玩得最好的朋友,也经常挤兑、讽刺、甚至对她恶作剧
有时候会故意拿开凳子,恶作剧地望着女孩摔一跤,有时候会往她的杯子里加入粉笔、石头、甚至拖地的脏水…
大概就是这样一段腹黑又充满痛苦的经历吧,导致女孩长大后性格孤僻又难以亲近
她总是带着敌意和顾虑去看待身边的人,而身边的人也总觉得她孤傲、冷漠,是个活该一辈子孤独终老的人
看吧,社交也是一个人一身必修的能力
就像我们第一次被人欺凌、嘲笑、甚至恶作剧时,即便是我们再害怕也不要“乱了”阵脚,拿出我们不怕事的态度去质问对方:“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此镇定自若、落落大方的气势,就足矣让对方有所顾虑、产生“不好惹”的担忧
那么,关于“五乱毁一生”这个育儿话题,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