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翔

知名媒体人,曾任《南方周末》资深编辑、记者,著有《地球上最伟大的一场演出》、《奔袭》。阅读最高纪录为2021年读完108本书。


写读后感的习惯始于何时?

大概十多年前就开始了。当时读到过法国一位教授的话,他说不写作就无从思考。我想了想,觉得这话有道理,因为就算你记忆力再好,书读过一段时间也会忘记。于是就开始写阅读体会。一开始写得很简单,也没什么章法,仅仅是概括一下书的内容和自己的看法。后来就逐渐有了现在的方法论。

有没有固定的频率?或只是兴之所至?

每一次读完书,我都会把有感觉的地方折上角。等到来年,再重读一遍,看到折角处,便会想起去年的感受。于是就把它们记下来。每一年都要补去年读书的笔记。理论上所有我读过的书都会写的。但后来工作用的资料书读得越来越多,感觉确实没有太大必要每一本都写,于是就改为有所选择。

什么样的书易触发你写读后感的“机关”?

比如一些书,我是站在书店看了好多遍才决定买的,因为它们有收藏和研究的价值。这样的书,写读后感就是必要的;另外,我偏爱史学、非虚构写作、社会科学,喜欢的也会写。而有些机缘得到的美术画册、文学、灵修、哲学一类的书,读完就算了——因为很难用我的方法论去归纳它们。

通常以什么样的方式写读后感?

先写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作者、时间等关键信息,还有我得到这本书的缘由。然后根据书的内容,我会分三个维度归纳。比如一本历史人物的传记或自传,我会归纳一下:1,这个人的人生主要轨迹,以及有意思的地方;2,他的人生所触碰到的社背景如何,关于那个时代,有哪些值得记录和思考之处;3,此书的写法有什么优缺点,给了我哪些收益或警示,以及我想到的这本书里没有提到的相关内容。

写读后感的目的是什么?

大概是三个:1,增长见识。去看看我没有机会亲身体验的世界是什么样子;2,品鉴智慧。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人或一群人投入巨大时间和思考的结果,我用几十块钱就可以买到,这是世界上最划算的生意;3,学习经验。我自己也是一个写作者,每一本书都可以给我的工作提供或多或少的间接经验或教训。

对于一篇有价值的作品,“读完即可”与“读完即写”对你而言差别是什么?

“读完即可”的话,我会一直焦虑。因为觉得自己粗读一遍的记忆在飞快消退,也没有做足够的、用心的研究与拆解,这本书还没有真正属于我。我会把这种还没来得及写笔记的书专门放在书架上的某个地方,目前已经放满了好多排。但我也没有哪本书是“读完即写”的。要给自己留一段大脑休息的时间,等到第二年再回过头来重读它。有时候真的会发现,过了一年再读,你对这本书的感受、从中得到的东西非常不同。

每年读的第一本书,我都格外看重,把它当作这一年给自己大脑的礼物,为新一年的读书状态开一个好头。因此,我往往会选择一本分量颇重、思想深邃的书,它需要认真阅读和思考,而不是随便读来娱乐或休闲。刘勃先生的《世说俗谈》是我特意挑选的今年第一本新书,它没有让我失望。


《世说俗谈》的蓝本,是世代文人追捧不休的小品集《世说新语》:魏晋,是一个血统、阶级与地域矛盾激烈碰撞的时代,在争权夺利中政治底线越来越低,终于导致社会大崩溃。其中那些最有文化的人,如何面对、参与和逃避这个乱世?写历史很犯忌讳,那么只剩下写段子了——这就是《世说新语》。


而刘勃先生的《世说俗谈》写法很讨巧,就是用正史、野史和后世学者的研究著作,给《世说新语》去掉滤镜,拿掉美颜。它告诉你,历史上的那些名士,真实的人生和命运到底是怎样的,为什么他们可以这样,这样了之后又引发怎样的结果。

在前言中,刘先生交代了一个缘由:为什么《世说新语》这么好看?

魏晋时代,各个世家大族跟政权还能对抗,统治者对他们需要笼络或顾忌;或者统治者本身就出身于世家,彼此有沾亲带故的血肉联系。因此,家族的子弟们,也就是“名士”,享有非常优裕的生活条件,对政治可以很硬气,甚至在重大抉择面前表现出某种超脱名利或者生死的姿态,坚持道德准则,自由追求。在我看来,这个时代虽然是大一统,但却跟中世纪时,英国、法国的大贵族对王权的制约有点儿类似。这些世家大族的名士,又有些像印度的婆罗门。即便是战功累累、身居高位的武将,在他们面前也只是自惭形秽的刹帝利。书中提到,一个名士不吃身份不高贵的富人送去的饭,此举得到时人的大力赞美。

从唐朝以后,世家在中国就彻底败落,个人越来越“原子化”,面对绝对强势的大一统政府只有听凭宰割的份儿。因此《世说新语》里的这些名士,又文艺又有钱又自由又奔放,自然令后世的文人无比神往。


而刘勃会为你披露《世说新语》里没有交代的名士的出身,你会发现他们一出生就被给予了不同凡响的机遇,所谓“一出生就风华正茂”,有了翅膀当然可以得罪空姐。用作者本人的话说,他做的这个工作“俗得很”,所以他为本书取名《世说俗谈》。


还小说以真实面目是文史作家们写“三国”的常见用法,而刘先生在写《天下英雄谁敌手》时反其道而行之,写的是历史上的曹操、刘备为什么会变成《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刘备;这一次他却是正过来用,很讨巧,也很适合这本书。

当然,本书不止是以《世说新语》为蓝本,从“三国”后期一直说到东晋快要灭亡,跨度两百年左右的大量正史,不仅仅是名士的轶事,有些人并非名士,但确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物与事件也被收了进去。


更令我叹为观止的,是本书呈现出的历史观,有很多灵光闪现之处。

比如他谈到儒法道三大思想体系,在现实政治中会构成一种分工明确、合作良好的关系——儒是皮,法是里,道是退路。

表面上朝廷是儒术治国,实际上推行的是法家监督。一旦官员下台或者退休,他就用道家思想安慰自己,反而会产生出一种精神上的优越感,不会掀桌子。


作者绝不是一个古文翻译,而是一个高明的历史导游。他总能在一片冠冕堂皇或为尊者讳中,告诉你换一个视角去看历史的B面。

比如,他谈到什么是“得国之正”。这个词我以前看到过不止一次,但没有多想它的含义,只认为胜者为王,改朝换代就是了。刘勃一席话让我惊醒:原来这个词的含义,有可能非常森寒。得国之正,不仅是换一块牌子、改一个名字,更要把对方的利益群体、生产关系连根拔起。

前朝旧臣若不投降,灭亡的就是他的肉体、他的全家、他的族人。他们的财产全部被重新分配,什么产权,什么债务,什么政治,一把火烧成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剩下的人要么被迫跟着点火,要么吓得再不敢做声。

最粗浅地说:尸山血海里杀出来,震慑天下人,让大家感觉跟你对抗就是自取灭亡,这就是“正”。


刘勃

他也纠正了我对“寒门”的误解。我从小认为这个词儿说的是读过一点儿书却没什么财产的家庭,实际上,他们在世家眼里是等而下之,于普通人却是连门槛都摸不着的人家。而我们绝大多数人更是连进入历史的资格都没有,仅仅是“斩首二万”里的一个数字分母罢了。

还有“北伐”。为什么中国从古到今,基本上都是从北往南统一,而不是反过来?以前我只知道北方有草原有马,能用骑兵碾压对方。读了刘勃的书才明白,南方出兵北伐有个极其不利的条件——水。

水看似一条高速公路,能方便地运兵运粮,实际上这条“公路”的开放和关闭,却是有固定时间的。你想使用这条路,就等于把出兵时间甚至地点都告诉了对方。敌在暗,你在明,哪里能打赢呢?

如上种种,让我阅读时一边产生拍大腿的冲动:原来是这样;一边心中郁闷:好歹我也是码字十几年的人,可打开刘先生的书,怎么感觉自己好似一个小兵站在诸葛丞相面前。不行。得找回点场子。

那日我下了地铁,站在出站口把这本书从头再浏览了一遍,终于找到两个错别字,给他发了过去!

编辑、文字-颜语、冯翔

新媒体编辑-Monster C

图片-来自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