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

日照新闻办召开

“兜牢民生底线·增进民生福祉”

主题系列发布会(第12场)——

解读《关于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的实施意见》


为坚定不移守住耕地保护红线,落实地方党委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及部门监管责任、共同责任,健全常态长效监管机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制定了《关于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的实施意见》。2024年9月29日,实施意见报经市委第138次常委会议研究通过。10月8日,市委市政府以日办字〔2024〕21号文件下发了《关于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的实施意见》。《意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市耕地保护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对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动全市耕地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主要有四个部分

全面构建我市耕地保护长效监管机制

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

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新格局

主要内容

(一)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1.坚决完成耕地保护目标。意见指出要根据省下达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明确耕地保护目标任务,层层压实责任。

2.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意见提到要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永久基本农田一经划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用途管制,原则上永久基本农田只能种粮。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植苗木、草皮等用于绿化装饰以及其他破坏耕作层的植物;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挖湖造景、建设绿化带;严禁新增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建设畜禽养殖设施、水产养殖设施和破坏耕作层的种植业设施。

3.坚决遏制新增耕地“非农化”。意见表明要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20〕24号),严肃查处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挖湖造景等非农建设行为,杜绝违法违规批地用地行为。对各类新增耕地“非农化”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处理,切实做到“零容忍”。

4.有效防止新增耕地“非粮化”。严格管控一般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加强耕地用途管制,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加强动态监测监管,不定期开展耕地不合理流出问题整改。

(二)健全共同责任机制

1.坚持党政同责。意见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对耕地保护工作同管、同抓、同责,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是直接责任人,对分管领域涉及耕地保护工作具体负责。

2.强化部门协作。意见中特别提到纪检监察机关要发挥监督职能作用,强化政治监督和专项监督。组织人事部门要将贯彻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评价结果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评价、选拔任用、评先评优重要参考。财政部门负责做好耕地保护财政负担资金保障。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负责统筹把握和明确耕地保护各项政策措施及标准;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占用、破坏耕地行为。农业农村部门负责落实防止“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措施,强化土地承包经营和质量管理,抓好撂荒耕地统筹利用,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质量验收。审计部门结合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负责组织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和农田建设、耕地保护等情况审计,运用审计手段促进耕地保护工作规范化。

3.压实属地责任。意见表明乡镇(街道)党委、政府要落实耕地保护属地责任,每半年至少专题研究一次耕地保护工作。鼓励地方结合实际,探索建立基层保护耕地成效奖惩机制,调动集体经济组织参与耕地保护和协同监管积极性。

(三)完善常态监管机制

1.完善行纪司法协同。意见指出要加强行政执法与纪律检查衔接,对“非农化”“非粮化”重点问题,自然资源部门要联合纪检监察机关开展专项督导,对违法违规问题严重的及时将问题线索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土地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充分发挥司法保障监督作用。

2.健全激励补偿措施。意见强调开展市级耕地保护激励,从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研究制定我市耕地保护激励实施意见,各区县(功能区)要探索建立区县级耕地保护奖补机制,对耕地保护成效突出的乡镇给予奖励,激发基层耕地保护积极性、主动性。

3.探索长效管护模式。意见说明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托管”路径,推行村集体全程托管服务,土地收益归农户所有,调动农户积极性。集中解决因连片流转难、劳动力缺乏、农户不愿耕作等因素造成的“二次撂荒”,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

(四)强化基础支撑

1.严格评价奖惩。意见进一步明确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评价结果作为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综合考核评价、选拔任用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参考。

2.加强资金统筹。意见指出各级要加强资金统筹,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整合自然资源和农业农村等现有资金渠道,增加地方自有财政资金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构建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多元化投入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3.积极宣传引导。意见提到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耕地保护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教育,把耕地保护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切实提高广大群众对耕地保护有关政策的知晓度、参与度。

《关于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的实施意见》作为日照市耕地保护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在下一步工作中,如何落实好《意见》相关要求?

《关于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的实施意见》作为总领文件,侧重于构建“横到边、纵到底”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新格局,下一步将严格按照《意见》要求,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持续做好耕地保护各项工作。

一是严格监督管理,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进一步理清部门职责,健全共同责任机制。指导各区县坚持问题导向,改变传统的集中整治方式,增加日常变更调查频次,加强日常监管,有计划、有节奏、有目标地推进整改工作。将加强技术指导,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汇报整改进展情况,稳妥有序推进整改,统筹好各方面的关系,不搞简单化、“一刀切”,确保全市耕地保护工作扎实有效。

二是加强部门配合,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在履行好自身职责基础上,强化与相关部门协调联动。按照国家和省要求,会同市发改委组织签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目标责任书,同时根据2024年度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要求,进一步明确耕地保护目标责任。

三是持续开展耕地保护宣传,营造良好整改氛围。把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放在首要位置,不断拓宽耕地保护宣传渠道,指导基层广泛开展进村入户的宣传教育活动,深入解读相关政策,做好政策引导,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保护耕地的责任意识,让坚守耕地红线的理念深入人心,为依法依规推进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非农化”“非粮化”整改提供良好法治氛围。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关乎粮食安全大局,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目前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和下一步重点是什么?

据统计,2011-2018年全市由发改、财政、国土、水利、农业等部门共建设并上图高标准农田项目136个,面积134.36万亩。2019年机构改革,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职责整合到农业农村部门后,全市共新建高标准农田84.3万亩,改造提升1.7万亩,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26.5万亩,各级财政总投资139347万元,共实施95个项目。2024年全市在建高标准农田项目6.5万亩,其中新建4万亩、改造提升2.5万亩。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按照政府主导、规划引领、量质并举、绿色生态、建管并重、良田粮用的原则,经市政府批准印发《日照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明确了2021-2030年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建设标准、建设内容及重点任务,为今后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二是建立健全制度。结合我市实际,相继制定出台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管理指导意见、工程运行管护办法等制度,规范项目招投标、勘察设计、资金使用和上图入库工作,不断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和建设质量,致力于打造民心工程、放心工程,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

三是创新管理方式。开发“日照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立项数据实时分析、建设环节线上报备、设施运行在线监管等功能,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全流程信息化监管模式,相关做法被农业农村部和省农业农村厅刊发推广。

下一步,按照国家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工作要求,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统筹实施新建和改造提升,逐步提高亩均投资标准,严把项目勘察设计、招投标、工程质量和竣工验收等重点环节,加强建成项目运行管护监管,确保建一片、成一片,到2035年前把全市238.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适宜耕作、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现代化良田。

当前我市耕地保护工作开展情况如何?下步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下达的日照市耕地保护目标是266.2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是238.8万亩。根据2023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我市耕地面积272.3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耕地面积240.78万亩,均高于考核目标,连续三年实现耕地净增加。全市耕地恢复整改平稳有序,未出现重大负面舆情,已顺利通过2023年度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完成年初制定目标。

一是健全“源头预警”机制。深入推进“田长制”机制长效运行,完善“田长智治”系统,升级APP移动终端的“巡田”功能,精准记录田长巡田轨迹和时间。田长通过平台查看地类和规划相关信息,对破坏耕地行为早发现、早制止,实现了全天候巡田、护田。全市共明确县乡村三级田长和网格员、田管员8155名,今年以来,已累计巡田12万余次,巡田里程15万余公里。通过“人防+技防”,实现耕地保护责任全覆盖的智慧管田,源头预防预警机制已全面建立。二是健全“过程监管”机制。建立年度耕地保护数据库,实时掌握全市耕地动态变化,摸清底数,整合汇总耕地管理信息,做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日常监管。同时,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实地进行调研,指导区县稳妥有序开展耕地恢复工作。三是健全“末端激励”机制。会同市财政局印发《关于耕地保护激励的实施意见》,对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非耕地整改进行资金激励,充分调动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主动性。

下一步,将紧盯耕地保护目标考核,严格按照出台的《关于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耕地保护激励的实施意见》要求,落实地方党委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及部门监管责任、共同责任,充分激发各级耕地保护积极性,稳妥有序推进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非耕地整改,守牢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两条保护红线,坚决扛牢耕地保护政治责任。

来源:日照日报

记者:庄增宇

编辑:张珊

审校:许芮

值班主任:孙立梅

值班编委:王洁

尽在“日照日报视频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