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陕西省美术博物馆特别策划的学术品牌活动“艺见开坛”迎来第二期,本期以“山水长安·画境交融”为主题,聚焦陕西山水的人文价值、自然价值,展开一场关于中国山水画与现代摄影的跨界对话。


当天,众多专家学者、艺术爱好者、美术院校师生齐聚美术馆,开启山水画人文意境与哲学思想,写实写意与当代现代,风景描摹与秦岭摄影的热烈讨论,众多绘画理念与主张在此碰撞,畅谈下的思绪火花飞溅,让历史对话重塑中国山水画的前世今生。

“以秦岭入画,到长安做客……”随着主持人的开场白,以秦岭地域文化为切入点的山水对话拉开帷幕,让长安的大好河山在画笔下与镜头中,再次展现其壮阔与秀美,解读情景交融中的中国艺术精神。

大江大河孕育了人类文明,高山大川滋养着普天下儿女,以山水入画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而镜头下的名山大川一样使人心生敬畏。


历史与长安中的中国山水画

对话伊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著名美术理论家陈传席,从中国山水画的兴起、流变和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其与长安的诸多渊源,让山水画从肇始到兴盛,从工匠画到文人画,最终成为代表东方智慧的艺术,也深深影响着西方的现代绘画。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山静而不语,水动而潺潺;山向高处延伸,水往低处流动;水柔弱不争,却能以柔克刚;山挺拔而立,象征伟岸坚韧。中国人寄情山水,更多是情感的投射,以山水寓人的心性与品格,正如梅花傲雪挺立,更多是一种精神的意会。”陈传席表示,山水画成为独立的中国画门类与道家玄学思想的兴起,以及政治体制的变革有着重要关系,而山水画与文人也有着不解之缘,它是文人高洁内心的表征,倍受推崇。山水画与长安也因李思训而素有渊源,李思训作为山水第一人,就是长安人,而文人画的鼻祖,精于山水的王维亦是长安人,他开创了墨分五色的先河,一改青绿山水之面貌。

长安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也影响着绘画的发展,这里作为曾经的政治经济中心,众多著名画家聚集于此,画商也由此兴起,收藏绘画成为当时的潮流,文化的高度发展与成熟,催生了长安绘画的繁荣。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除了对儒释道的追求,对林泉之趣的向往,文人借此抒发意趣,涤荡精神,都成为山水画兴起的重要原因。”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山水画工作室主任、教授王珊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画是中国独创的艺术,在讲求文化自信的今天看来,它依然具有无可超越的魅力。陈传席表示:“众多西方当代艺术家以学习中国绘画而找到艺术突破之路,遂成一代大师,毕加索、马蒂斯,塞尚等皆是如此。”中国绘画的散点透视与不拘一格的尺幅,打破时空与精神的藩篱,表达了“如在画中游”的畅快与肆意。西方绘画对中国画的学习与借鉴,再次说明了中国画的深远魅力以及对世界绘画的卓越贡献。

陈传席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绘画史的研究,著有《中国山水画史》《六朝画论研究》《中国绘画美学史》等多部美术史论著作,其对重新认识中国山水画的哲学与美学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他的讲述,也让观众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脉络和走向有了更明晰的认识。

画笔与镜头下的大美秦岭

陕西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华商报社摄影部主任李杰为观众讲述了他与秦岭的故事。他长期以秦岭为拍摄对象,将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国的中央水塔,以时代的镜头永恒定格。作为中华民族的地理和精神标识,被誉为中国的脊梁、华夏民族的龙脉,秦岭的巍峨与雄壮在四季轮回中绽放迷人色彩。现场,视频短片中播放的不同视角下的大美秦岭,让人赞叹不已。

“拍摄秦岭是从1997年开始的,作为一个南方人,初到北方,就被秦岭的壮观所深深震撼,开始以此为摄影创作的起点,其拍摄之路也一发不可收拾,20多年,持续记录和拍摄秦岭。摄影专辑《老县城》的出版,即是对秦岭情怀的一个阶段性记录。南方的山水以秀为主,而秦岭让人领略到另一种雄强之美。下决心记录秦岭,也是源于对这种美欲罢不能的爱。与绘画创作不同,摄影更追求本真与还原,留给时代变幻历史中的瞬间华彩。”李杰表示,这些年拍遍了秦岭的“72峪”,有山有水之地更有灵气。热爱拍摄山水,更多是一种情怀或者说是一种意境的追寻,希望给世人呈现难得一见且动人心魄的视觉盛宴。

绘画与摄影,以不同的形式描绘着秦岭山水之美,写实与写意,选择与再造,攫取与描摹,体现着绘画与摄影不同的艺术追求。

陈传席表示:“以秦岭为入画对象的山水画出现在中国的唐宋时期,王维与李思训的画都是取材于秦岭山水。长安人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郭熙的《早春图》是被认为确切可考的描绘秦岭的画作。”

王珊则以王维为题,讲述了王维与中国文人画的关系,以秦岭辋川图为例,解读王维山水画描摹的对象。她讲到,“秦岭有博大、雄浑的一面,也有委婉、雅致的一面。范宽《溪山行旅图》点皴间的景致,孤峰高耸、一瀑如线,依然可见今日秦岭之雄伟壮阔。”

陈传席表示:“《富春山居图》《千里江山图》《溪山行旅图》等作品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们依稀都可看到秦岭的影子。荆浩、范宽、李成等也都是中国山水画的大家,不同的师承与流派,传递着中国绘画的艺术境界与精神。”王珊通过举例,讲到关中八景中的很多景致亦是秦岭山水。李杰则以秦岭钟南山的隐逸文化,将山水与道教密切联系在一起,讲述了他在探访秦岭中的所见所闻。

通过几位老师的生动解读与细致诠释,在场观众对绘画中的秦岭山水与镜头下的秦岭风景有了更深的体悟。


“山水长安”中的长安画派

从古代山水画到今日之山水画,古今长安扮演着重要角色,访谈中,几位嘉宾也发表了对陕西本土绘画流派——长安画派的见解。近现代长安画派的兴起,是陕西乃至中国的代表绘画流派,引导了现代山水发展的新路径,其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艺术理念影响了无数画家。它明确了艺术的根本遵循,也让山水写生,以人民为旨归的创作主张得以彰显。长安画派的代表画家赵望云、石鲁、何海霞等,以山水为题材的创作,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阳刚中正之大气,也代表了民族的精神与时代的气息。

“南方与北方,山水面貌不尽相同,秀丽阴柔与阳刚大气诉诸画家笔下,气象与风采亦是千姿百态。今日之中国,雄雄崛起、蒸蒸日上,时代的迅猛发展需要山水画的中正大气、厚重刚毅,而长安画派对山水画的表达正呼应着时代、引领着未来。”陈传席表达了他对中国山水画未来走向的期许。

王珊表示:“气势的感悟,境界的追求,于细微处见真情,于宏阔处见心境,从‘小我’到‘大我’,从自愉到宏志,山水画的面貌因人和因时而不同,在政治清明、国泰民安之时,山水画以开阔、大气之貌绘尽祖国山高水长。”


对话最后,几位嘉宾也表达了对青年画家的寄予,陈传席希望年轻一代广积博览,加大自己的知识储备。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画家也需要深厚的学养,才能滋养绘画艺术不断前行,同时,需要学会欣赏、鉴别作品,接受新知、融会贯通。最重要的是要多多走进美术馆,让美术馆成为人生艺术的重要课堂。

李杰则表达了通过镜头,从不同视角捕捉秦岭的春夏秋冬,传递它的大美的理念。希望年轻人在摄影中注入情感,让更多的人了解秦岭,看见秦岭,爱上秦岭。也借此呼吁更多的人关爱秦岭,保护这片美丽的生态环境。

王珊则从自身教学的角度,教导年轻人要研读经典,同时走遍祖国大好河山,让书本与实践共同助力艺术的精进。


活动最后,现场观众与嘉宾进行了互动交流,针对观众提出的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解答,现场气氛轻松活跃。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艺见开坛”项目总策划、学术主持王潇为三位嘉宾颁发了专家证书。

王潇表示:“‘艺见开坛'是陕西省美术博物馆自去年以来创立的公共教育活动,旨在于艺术审美领域内构建一个融合专业性、时代性、群众性为一体的美术馆品牌对话栏目,最重要的是吸引更多观众走进美术馆、爱上美术馆,让美术馆成为普及大众艺术、提升审美品味、构建专业平台的教育殿堂。未来,我们也将不懈致力于打造高质量的美术馆、提供高品质的文化服务,积极助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发展。”

(赵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