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庄若江
编者按:2023年由江苏省社科联牵头、全省13座城市共同完成了《江苏十三美》一书的撰写,每座城市以2万多字的篇幅,全面耙梳城市文脉,充分发掘城市之美,精准提炼城市之魂,内容翔实,诗意丰盈,文字优美。该书已于2024年6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无锡篇《水漾无锡 风月无边》由江南大学教授庄若江撰写,根据文章内容和小标题,分为“太湖佳绝处”“运河水弄堂”“千年古吴都”“百年工商城”四部分,在本公众号陆续推出,分享给读者。
无锡是一座漾在水上的城市,没有水,就没有无锡;没有水,无锡也就没有了魂。
无锡自古水网密布,河道纵横。域内原有6288条天然河道,至今尚存3301条大小河道,总长达到2970.78公里,加上太湖、蠡湖、鹅湖、漕湖等所辖湖域129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占全城总面积(4688平方公里)的30%以上。
无锡自古被水所拥抱。城南,有三万六千顷的浩渺太湖,流光溢彩,物华天宝;城东,有国内开凿最早的人工河——伯渎河,一水通古今,已经汩汩流淌了三千多年;发端于惠山山脉的梁溪河,恰似一条绿色绸带蜿蜒于城内外,被誉为无锡的“母亲河”;勾吴时期开凿的古运河,既抱城,又穿城,贯通南北,千百年来为这座小城注入了无尽的活力;已被揽入怀中的蠡湖(五里湖),景色旖旎,风光无限,又因范蠡西施的泛舟传说凭添了一缕浪漫与诗意。
旧时,形似“龟背壳”的老无锡城,是靠水来规划设计的,环城运河如一张“弯弓”,城中直河如一根“弦”贯通南北,九条东西流向的小河,则恰似搭在弓上的九支箭,形成了独特的“一弓一弦九支箭”的城市水网,勾画出一张“水城”图。加上流布各处的塘溪港渎,小城堪比威尼斯。民国时,著名剧作家周贻白曾写下一首《竹枝词》,鲜活地描绘了锡城风情:“九支羽箭一张弓,十道河流八路通。是处楼台皆近水,无边风月橹声中。”
水,就是无锡的一张波光盈盈的名片。旧时,无锡的四座老城门——靖海门、望湖门、试泉门、控江门——无一不浸润着水色;“无锡,充满温情和水”,也曾是这座城市最具人情味的旅游宣传广告语。可以说,无锡之美,无锡之强,无锡之特,皆与“水”息息相关。
“太湖佳绝处,运河水弄堂,千年古吴都,百年工商城”——是无锡的四句外宣广告语,也是对无锡这座城市自然风光、悠久史脉和精神文化的经典概括。
水漾无锡 风月无边
第二编:运河水弄堂
水,是城市久远历史的见证。
无锡人总爱说:“一条古运河,半部锡城史”,此话不假。一条运河通古贯今,历尽无锡成长之事。
1.先有运河后有城
锡邑民间,有句民谚:“先有古运河,后有无锡城”。此谚揭示的是无锡与运河历史时空上的继起关系——先有河,后有城。
千里古运河的开凿,始于春秋,成于隋唐,取直于元,存续至今。无锡这座小城从一开始就与古运河相生相依。
西汉五年(公元前202年)无锡置县时,就择址于运河之畔,筑“龟背小城”,开始了“城”的历史。河与城,从此不离不弃,相伴相守,运河忠实地见证了无锡从诞生、崛起、发展,走向繁荣的历史全程。
无锡老城的地貌形如龟背,故被称为“龟背壳”。密集的水网,犹如龟背上的纹理。曾有风水大师称,此地貌暗合了周太王的龟背占卦,说这座龟背形城池暗藏着无限的玄机。事实上,旧时水患频仍的江南,先民择高墩而居,凸起的龟背形城垣主要考虑的还是生活便利与安全,度势择址而居乃智慧之选,并非藏着多少心机和深意。
历朝历代,生活于此的无锡先民,根据生产生活需要,不断对河道进行开挖、修整、疏浚、填埋,河道的改造史几乎就是一部城市的建设史。
清代无锡“龟背壳”老城图
2500多年前的勾吴后期,吴王阖闾、夫差父子为了征伐齐楚,在伍子胥主持下开挖了很多人工河道,吴古故水道、古江南河,都在那一时期完成。阖闾之前,勾吴的政治中心一直在梅里(今锡东梅村一带),阖闾即位后,又在城西胥山脚下的闾江口建造了一座吴城,后人称之“阖闾城”,勾吴的政治中心也迁至此处。阖闾城下,有多条水路通往太湖,也通向四方。夫差时期完成的吴古故水道,北接长江,南连太湖,东通淀山湖,使小小无锡得以通江达湖,尽享交通之利。
隋唐时期,全长2700多公里、由27条河道勾连而成的隋唐大运河全线贯通,古运河无锡段由此纳入了运河大系统。锡东的望亭(今属苏州、古属无锡)建起了第一座运河堰闸,城里的河道开始出现远方的船只,运河上也架起了多座桥梁。小城无锡,从此成了一座运河城市,由此正式步入了运河时代。
元代,忽必烈对隋运河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截弯取直”,形成了南北直达的元运河(京杭大运河前身),以洛阳为中心的永济渠、通济渠大部河段遭废弃,运河航线从2700公里锐减为1800公里。新开的鲁运河,因黄淮入侵而经常淤塞,唯有江南运河通畅无虞。此时,处在江南运河“南北之会冲”的无锡,地位变得日益显要,并成为南漕的储粮基地。运河畔,出现了一座大型官粮仓库——亿丰仓。此后,运河之上,“商旅往来,船乘不绝”,民间的经商热情也开始被激活。
明清时期,是江南快速发展、走向繁荣的历史时期。穿越南北的大运河,如同一条脐带,不断赋能小城无锡。一方面,江南的粮食、财物源源不断运往京师,另一方面,运河也源源不断为无锡输送着经济文化的动能。受到运河商贸物流的带动,清代,无锡的码头边,逐渐出现粮食、布匹、丝茧等货物交易。到清中后期时,码头经济已经十分繁荣。水上,船来舟往;岸边,人流攒聚。通达的水路,繁荣的经济,灵活的民性,一起成就了水上的经济,由此诞生的“米码头”“布码头”“丝码头”名播遐迩,因此而引发的金融流,让运河岸边银行、钱庄林立,因而又有了“钱码头”的美誉。
无锡北塘运河旧影
“四大码头”是无锡精彩的历史章回,由水写成。
运河无锡段,是千里运河中的一个“环”。京杭大运河从南到北、绵延1794公里,只在无锡这里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环”。这个“环”,通古达今,写满历史的精彩和城市的记忆。
2.千里运河独一环
环城运河如同一张“弓”,穿城直河恰似一根“弦”,交汇于小城南北,既穿城又绕城,以一轮“半月”的形态拥城而过,城中直河曾是穿越小城南北的主干道,环城运河则怀抱护佑着小城,还有部分运河干脆承担起护城河的使命。
上世纪50年代初叶无锡人“以舟为车”
历史上,运河无锡段经历了“傍城而过”“穿城而过”“环城而过”三个阶段。汉初置县时,无锡城区主要位于运河以西,运河在邑东“傍城而过”;唐宋以降,运河贯通华夏南北,无锡人口渐多,河东出现大量民居建筑,贯城直河始成为主要交通水道“穿城而过”。明代嘉靖年间,为抵御倭寇侵扰,无锡将外城河和护城河连通后作为运河主航道,城内直河的航道功能日益削弱,南北水关也被关闭。由此,无锡段的运河,成了中国大运河中唯一一个“环城而过”的河段。
运河,如同一支画笔,勾画出无锡的地貌。“一弓一弦九箭”的河道布局,决定了旧时无锡的城市格局。河是水路,岸是陆路。南北城门各有旱门和水关。城东弧形运河状如一张弯弓,故称“弓河”;城中直河如同绷紧的一根“弦”。两河之间的九条支流,仿佛弓弦上搭着的“九支箭”,“九支羽箭一张弓”之说就源于此。
1925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去世,城中直河更名为“中山河”,1958年,在城市改造建设热潮中,中山河被填埋,变身为今天的中山路。一个环状运河似乎就此消失了。但无锡人又在城西开凿了一条新运河,比填埋的直河更阔、更深,可以通行五千吨级大船。由此,这个运河上的“环”更大,也更圆了。
千里运河独一环
城里的河,大多窄而浅,却很少淤塞,因为地方官执政的一项重要事务,就是河道疏浚、船行畅通。史籍中,唯一记录的一次老城堵塞河道,是为了抵御倭寇。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无锡城遭遇到倭寇侵袭,县令王其勤率领全城军民昼夜奋战,加固城防,以砖石重新垒砌城墙、城门。为了安全,还封堵了城中直河两端的南北水关,运河也由此改变了主航道,大船、重船、漕运船一律改从城东的外城河航行,只有官船、轻船、小船允许从内城河来往。小城的交通史因此有了一次刷新。
运河史也是城市建设史。
1958年,在城市的新一轮改造建设中,七箭河填成了人民路。春申君黄歇的花园白水荡一带,成了最繁华的综合性商业街区。东晋时,书法家王羲之曾多年居住于此,王氏搬离时将自家房舍捐给僧人,改作兴宁寺;后来兴宁寺又改名崇安寺,再后来“崇安寺”成了锡城最重要的核心区的地名。紧邻崇安寺,还有一座知名道观洞虚宫,玉皇殿、三清殿、雷尊殿、火神殿等建筑恢宏,历经数百年,部分建筑得以保留。民乐家阿炳与父亲华清和早年就住在雷尊殿的偏房,许多二胡琵琶名曲亦创作于此。三清殿旧址上,1914年建起了一座白色的钟楼,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曾是无锡城中最高的建筑物,楼顶安放了一口大自鸣钟,作为全邑校时标准,故人称“钟楼”。“钟楼”作为中国最早的县立图书馆之一,1915年元月正式开馆,国学大师钱基博(钱锺书的父亲)出任图书馆馆长。一百多年过去,钟楼仍是无锡的鲜明标识,是无锡人心中文化地标。
崇安寺阿炳故居旁的百年钟楼
3.运河水弄绝版地
环城运河流到城南时,成为窄窄长长的水弄,人称“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水弄堂与南长街、南下塘、伯渎港、大窑路、清名桥等一起,构成了一个人文底蕴深厚、风情独特的“清名桥历史街区”。古街区占地约18.78公顷,以古运河为轴,串联起寺、塔、河、街、桥、弄、窑、坊、馆等诸多景观,营造出一派韵味独具的江南水弄风光。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清名桥历史街区亦成为江南运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运河绝版地-古运河水弄堂
南长老街,也称“南上塘”,是这里最具风情和韵味的一条长街,完好保留了晚清至民初的建筑群,被誉为“最无锡”的地方。南长街地处水陆要津,历史上曾是马蹄“哒哒”的一条古驿道。北宋时,这里与古运河水上驿道并行设有一条陆路驿道,南连苏州、北接常州,是苏常之间的重要通衢。设于此处的锡山驿馆,是传递公文、物资,以及往来官员歇息换马之处,兼具车站、旅馆、物资供应、接待服务等多种功能。来往的车马多了,驿道边的住户、商铺渐多,市面也逐渐热闹起来。
人多了,房舍商铺一间间出现在运河边。人气旺了,桥梁便一座座架在了河上。运河上,最著名的桥要数南长街边的清名桥。清名桥原名清宁桥,初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由无锡秦氏望族的秦太清、秦太宁兄弟捐资建造,故称“清宁桥”。清康熙时,无锡县令吴兴祚对其进行了重建,后因讳道光皇帝的名字旻宁,而改名“清名桥”。清名桥一侧的大公桥,乃民国时建造的三跨钢筋混凝土桥,具有鲜明的近代工业时代特征。那时,无锡民族工商企业沿着运河逐渐兴起,南上塘、南下塘一带,仅丝厂就多达13家。女工们上下工都必须乘船摆渡过河,交通十分不便,甚至发生过女工摆渡过河时落水身亡的事故。许稻荪、荣德生等实业家便共同出资建造了此桥,取名“大公”。
清名桥、大公桥堍的中国丝业博物馆,其前身是民国时的薛氏永泰丝厂。1926年,著名实业家周舜卿与薛南溟,将在上海经营了30年的永泰丝厂迁回了家乡无锡。择址大公桥堍营建厂房,所生产的“金双鹿”“银双鹿”牌生丝很受市场欢迎,曾是畅销欧美的名牌。新中国建立后,永泰丝厂改制,成为国营无锡丝织二厂。2009年3月,原厂房被改建为“中国丝业博物馆”。
南门外大公桥堍的丝业博物馆
跨过清名桥,水弄堂的东岸叫南下塘。“上塘十里尽开店,下塘十里兴烧窑”,水弄堂的西岸叫“上塘”,就是开满了店铺的南长街;水弄堂的东岸叫“下塘”,历史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砖瓦窑,因此人称“老窑头”或“南门窑上”。这里是运河与伯渎河的交汇处,唐宋以后曾出现过三百多座砖瓦窑,明代达到高峰。明初时这里烧制的“大窑砖”,曾是建造南京明城墙的主要来源,这里的大窑也烧出了半座无锡城。大窑路的窑业,兴于明,盛于清,嘉庆年间还烧制过故宫的金砖。2013 年,大窑路的窑群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运河蜿蜒处,久远年代的历史遗存随处可见。原称“小河上”的崇宁路,岸边曾是本埠世家望族的聚居地。“小河”也叫“六箭河”,河边是秦家、孙家等大户人家的宅邸,前门就开在小河边,后门就在小娄巷,前后深达七进。现在,崇宁路唯一留存的是秦邦宪故居,但秦氏楠木厅却已不见踪影;修复的小娄巷街区,其实是这些大户人家的后门。孙氏少宰第已被拆除,留下了一座状元孙继皋的藏书楼。孙状元有位后代孙洙,因为编了一本《唐诗三百首》而成为孙家后裔中最知名的人物。
老城区,规制最宏大的老建筑群当属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的薛福成故居,也称“钦使第”“薛家花园”,现存原建筑130余间,占地21000平方米,被民间称为“江南第一豪宅”。薛氏兄弟的房舍建筑遍布老城区,因此也被呼为“薛半城”。薛福成乃大清出使欧洲四国的第一位大使,是晚清重要的外交家,也是拥有真知灼见的思想家,第一个提出“工商强国”“殖财养民”“导民生财”的主张,可惜这座豪华宅第建成后,薛福成一天也没入住过。结束任期的他,从香港返途时患病,未及赶到家就病逝在了上海。
位于老城东门的东林书院,是明代最具影响的书院,始建于北宋,重建于明,顾宪成、高攀龙等东林学者,在此讲学议政,声名远播,书院门前流淌的原先是护城运河,在城墙拆除后,河道被填成了路,但东林书院却得以完好保存,东林人倡导的实学传统、经世致用的服务社会精神,对无锡的务实进取精神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明代保存至今的东林书院
运河边,锡山下,还藏着一座文化富矿。这里是文保建筑最为密集的一块宝地,被称为无锡的“露天历史博物馆”。从良渚文化时期的锡山遗址,到战国时黄歇饮马的春申涧;从唐代留下的石经幢、听松石床、宋代李纲所建的金莲桥,到陆羽认定的“天下第二泉”;从明代邵宝的二泉书院,到尤袤藏书的万卷楼;从锡山顶上的龙光塔,到唐宋至民国时期出现的祠堂建筑群,还有南朝初建的惠山寺、明洪武时寺僧种下的古银杏,600多岁依然枝繁叶茂……都是无锡的历史坐标。
唐代“悯农诗人”李绅,曾在惠山寺借读十多年,白发返乡时仍深情地把这里唤作“家山”;晚唐文学家皮日休曾下榻惠山听松庵,感受“殿前日暮高风起,松子声声打石床”的清幽;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也曾至此,叩访道长,品尝二泉,留下“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天下第二泉”的千古名句。连接运河的惠山浜,不仅来过大批徽商的货船,也来过康熙、乾隆的龙舟……惠山下、运河畔,到处刻满了历史的遗痕。
惠山浜两岸遍布祠堂
山脚下,始建于明代的寄畅园、愚公谷旧貌犹存;古镇里,建于明代“千人报德坊”“华氏四面牌坊”已经屹立了数百年。那些鳞次栉比的祠堂建筑,更是承载了独特的文化与灵魂。这片不过 0.3 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从唐代到民国的千余年里,曾经出现过150多座祠堂,今尚存108座。这些祠堂,数量之多,密度之大,类型之丰富,形态之多样,保存之完好,都堪称“中国之最”。从明代诗人浦长源“出郭楼台三四里,游人不得见山容”的诗句,可以窥见当时惠山脚下祠堂林立的胜景。
4.无边风月皆因水
以运河为中轴线的城市应该不多,但无锡就是这样的城市。千年流淌的古运河,仿佛系在古城腰间的一条风情妙曼的绿色绸带,营造出小城无边风情,也记录着城市的历史与文化。
无锡地形图上的黄埠墩和西水墩
运河北端的黄埠墩,乃战国时春申君治水所遗,因运河由此分流,故被称为“天关”。相传吴王夫差伐齐时,曾在墩上设宴款待将士;明王永积《锡山景物略》载:“墩上有文昌阁、环翠楼、水月轩,垂柳掩映,不接不离。”今黄埠墩上筑有纪念文天祥的正气楼,当年文天祥被金兵押解北上,曾被关押墩上,在这里写下一首《过无锡》。正气楼上还有康熙、乾隆驻跸于此的题诗、题额。运河另一端,有西水墩(太保墩),运河在这里再次分流,此处自古设有水关,故被称为“地轴”。西水墩上住着多家著姓望族,也是荣氏茂新面粉厂的所在地。天关、地轴,都是锡城的风水胜地、也是人文圣地。
黄埠墩旧影
沿着运河的枝枝叉叉,还有建于北宋的妙光塔,建于明代的南水仙庙、西水仙庙等 17 处文物保护单位。密集的名人故居,则如同镶嵌在绿色腰带上的一颗颗璀璨珠宝。保留下来的薛氏钦使第,七尺场的钱基博、钱锺书故居,文理大师顾毓琇故居,革命家陆定一、秦邦宪的故居,还有消失在历史烟尘里的嵇氏、杨氏的大宅、孙氏的少宰第……都离运河不远。
锡城运河是一个巨大的“水环”,东有大海,南有太湖,西有二泉,北有长江,所以东南西北四座古城门,分别名为靖海、望湖、试泉和控江,每一座城门都沾染着盈盈水色,都那么的有诗意。
“水环”的内里,也是纵横阡陌、水流潆洄。城中心的白水荡,曾是战国时春申君黄歇的行宫和花园旧址。白水荡通过一条叫“映山河”的小河,勾连起全城的水系,使城东城西、城内城外的大小河流贯通一气。老城内,还有玉带河、束带河、前西溪、后西溪等大河小渎,密集得如同人体的血管,流布于城市的每个角落。长长短短、宽宽窄窄的街巷,就沿着这些河渎,曲曲折折蔓延伸展开去。
西水墩又名太保墩
在古代,河就是路,船就是车,人们出行主要靠船。老无锡人,酷爱枕河而居,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一定有小河在流淌。路路相通,水水相连。旧时,每年秋天,佃户的粮租就通过小船摇进大户人家的围墙;乡下的农民,瓜果蔬菜一律靠船摇进城里的市场;外埠的新嫁娘,也是兜着红盖头、坐着小木船,嫁入城里的夫家……运河里沉淀着悠久的历史,也见证着城市的崛起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许多年过去,许多河填了,许多桥拆了,城市旧貌尽改,但古运河两岸依旧是无锡人心中最具根性的故土,保留下来那些文化地标仍是无锡人魂牵梦萦的地方。
部分图片选在网络,致谢于各位作者
待续:《水漾无锡 风月无边》第三编:千年古吴都
回看:
作者简介
庄若江,江南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著名文化学者,散文作家、纪录片策划人和撰稿人,江南大学江南地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江南家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文化纪录片《说吴》《惠山祠堂群》总撰稿,出版《江南诗性文化的多元解读》《工商脉动与城市文化——以无锡为例》《江苏地方文化史·无锡卷》等专著和散文集《坐看云起》。
关于江南文化播报
江南文化播报是一个关注江南,讲述江南,播报江南的公众号,文章部分来自江南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江南文化》杂志。欢迎广大作者惠赐大作,以文会友,欢迎关注传播。投稿信箱:jiangnanwenhua001@163.com
点击公众号名片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