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美共生,文润心田”中国和田文创暨公共艺术大赛中,“民族团结”的主题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田地区是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有维吾尔族、汉族、回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22个民族。此次投稿的很多文创作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聚焦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主题,通过艺术设计作品充分反映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美好场景。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石,是实现社会和谐与国家繁荣的重要保障。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参与,他们通过各自独特的视角和创作手法,表达了对民族团结的理解与思考。
《大美新“疆”》,作者:沈沉
特邀作品《大美新“疆”》是新疆大学纺织与服装学院副院长,同时也是在设计学科负责人沈沉教授带领、指导和创作下,纺织与服装学院设计学的一项成果,它深刻体现了有形有感有效的艺术创作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独特魅力,践行具有感召力、影响力、生命力、可实施的“文化润疆”的理论和实践模式。每件作品都以新疆的“疆”字为基准,在始有天后有地,沧海桑田三山夹两盆的“疆”字基础上融入中华民族不可分割源远流长的图案、山川、动物元素,构成了一幅幅既传统又现代具有共同意识的和谐画面,不仅展现了大美新“疆”宏大叙事及丰富的文化底蕴,更传达了中华民族共同发展的时代精神。通过色彩与形态的精心搭配,作品不仅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更让观众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厚内涵。
《美丽和田——大巴扎》,作者:苏小林
四川美术学院苏小林创作的公共艺术(雕塑)作品《美丽和田-大巴扎》,以新疆和田维吾尔族“赶集”的场景为创作灵感来源,以和田丰富的民族艺术遗产与丝路文化精髓为依托,呈现金秋时节喜悦丰收之际巴扎上的热闹场景。该作品以现实主义手法描绘当代维吾尔族人民的幸福生活,对和田普通日常场景进行记录,展现出和田经济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反映了和田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和独一无二的地域文化。
《万紫千红》,作者:柴战柱
清和润泽显其外,仁义礼智根于心,窑火炼出千峰翠,四季花开总是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绞胎瓷传承人柴战柱创作的《万紫千红》陶瓷作品,采用赤、橙、黄、绿、青、蓝、紫多色瓷泥,手工编成五十六朵多棱形花组成。寓意中华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每一朵花都是内外通透,该作品呈现出花香浓郁的勃勃生机,饱含了各民族团结友爱,象征着希望和梦想。更表达着对祖国和平美丽的祝福。该作品运用七色彩瓷泥使绞胎瓷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走向新生,打破了传统绞胎瓷黑白两泥的单一风格。使绞胎瓷由传统的花纹装饰,发展成为花卉装饰。开创了绞胎瓷艺术装饰的一个新天地。
《丝绸之路》,作者:柴战柱
丝绸之路,这条横跨亚欧大陆的古老商路,不仅是商品交易的通道,更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它见证了不同民族间经济、文化的深度交流与融合,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共生与繁荣。在丝绸之路的推动下,各民族通过贸易往来、技术传播等方式,增进了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间的友谊与信任。这种跨越地域的互动,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基础。丝绸之路上的每一次商品交换,都是民族间智慧与文明的碰撞;每一次文化交流,都是心灵与情感的交融。它不仅拉近了各民族间的地理距离,更在心灵深处播下了团结与和谐的种子。因此,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东西方交流的桥梁,更是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柴战柱的另一件作品,便是以古代丝绸之路贸易商品陶瓷为载体,采用红绿白三种不同颜色的瓷泥相间揉和制胎加以镂雕工艺,整幅作品体现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画面。
《锦上游》咏物系列,作者:湖南湘绣研究所
石榴,自古便是吉祥与和谐的象征,它多籽的特性恰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每一个籽粒都紧密相连,共同构筑起坚固的民族大家庭。刺绣中的石榴,不仅展现了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更寄托了对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来自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打造的湘绣艺术品品牌“金彩霞”在细腻的织锦上,一针一线勾勒出的石榴图案栩栩如生,红艳如火,籽粒饱满,寓意着民族团结的丰硕果实。还有玉林创作的《石榴花器》,石榴的绚烂与民族的团结交相辉映,共同编织出一幅幅民族团结进步、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石榴花器》,作者:玉林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作者:徐胤祺
来自新疆和田学院的徐胤祺创作了一件公共艺术作品,其创作灵感来自在九月中旬,当她来到新疆和田学院,满校园的花竞相开放,美不胜收。徐胤祺的脑海里浮现了这一句歌词: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于是,徐胤祺用盘纸这门古老的指尖艺术,将纸张裁剪成各种形状、条状,然后运用牙签、小棒等手工艺刀具,经过细致卷、粘、压、折、搓、盘、剪、拼等手法,组合成了这幅《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艺韵乌拉特》系列作品,作者:内蒙古指间艺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内蒙古指间艺文化产业有限公司递送的“艺韵乌拉特”系列作品,则采用了乌拉特刺绣,这一融合了多民族智慧与审美情趣的手工艺瑰宝,在图案设计上展现出了别具一格的匠心独运。它以一种夸张而又高度凝练的表现手法,将自然界中的花草虫鱼等元素赋予了新的生命与神韵。在这其中,“巴达玛花”——一个蕴含着深厚民族文化意义的图案,尤为引人注目。巴达玛花,学名“蒙古扁桃”,它不仅是草原上的一抹亮丽风景,更是各民族团结共生、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每当一针一线在绣布上勾勒出巴达玛花的轮廓,都仿佛是在诉说着一个个关于坚韧、关于和谐、关于团结的故事。这些故事,如同巴达玛花一样,在辽阔的草原上绽放,也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生根发芽,激励着大家不断前行,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团结进步的新篇章。
小花卡包,作者:上海又是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艾德莱斯绸,被誉为“和田三宝”之一,是维吾尔族妇女最喜爱用于制作服装的土产丝绸。这种丝绸采用古老的扎经染色工艺,图案层次分明,色彩艳丽,富有变化,质地柔软轻盈,深受人们喜爱。如今,艾德莱斯绸不仅用于制作服装,还被巧妙地设计成女士小包。这些小包不仅展现了艾德莱斯绸的独特魅力,还体现了新疆和田地区的民族团结与和谐。
《艾德莱斯斜纹挎包系列》,作者:江西服装学院
在和田,艾德莱斯绸不仅是传统手工艺品,更是民族团结的象征。来自上海又是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将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转化为时尚的小包,既保留了传统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的审美。这些小包不仅让和田的美丽走向世界,也让世界感受到了新疆和田的民族团结与和谐。每一个小包,都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流行金曲”文创U盘系列,作者: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
“天籁牧歌”文创专辑,作者: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
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精心推出的“天籁牧歌”文创专辑系列与“流行金曲”文创U盘系列,巧妙地将丰富的民族元素与悠扬的音乐旋律相融合,共同构筑起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精神家园。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民族草原上那如诗如画的日出日落,还描绘了蜿蜒流淌于绿茵之间的大河,它们一同见证了草原儿女的日常生活与辽阔疆域的无尽壮美。在这片土地上,每行一步都是千里画卷,每一处风景都是草原独有的诗篇。
何不让我们在这一刻举杯共饮一碗醇厚的烈酒,让心灵伴随着天籁般的团结之歌飘扬,随后仰卧于那繁星点点的夜空之下,细数着闪烁的星辰,共同感受这份跨越时空、连接心灵的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温暖与美好。
责任编辑:任芯仪(EN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