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3月间,彭德怀的身体明显有些支撑不住了,军委迭电督促老总回国治疗,同时急调志愿军第二副司令员陈赓再次入朝,准备接手朝鲜战场的指挥权。陈赓接令立即过江赶到“志司”,并于4月间送别彭总,正式出任“志愿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职务反超了第一副司令员、第一副政委邓华,这个变动很好理解,毕竟陈赓资历职务均在邓华之上,令人不解的是,仅仅三个月以后,邓华又接替了陈赓的全部职务!
(彭总)
1950年首批过江参战的志愿军部队,是以四野第十三兵团为基干的25万人马,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以及轮训部队的需要,我军先后有六个兵团和27个军的建制,以及大量特种兵科和空军部队分批入朝作战,累计参战官兵数量高达240万人,在战场上的即时总兵力,至1953年6月达到峰值:整整135万大军!
众所周知,解放战争时期实力最强的第四野战军,巅峰状态下作战部队数量才100万人(不含中南军区地方部队),其他三个野战军更是低于此数,也就是说,“志司”所辖的最大兵力,已经远远超过任何一支野战军,那么志愿军司令员的级别,至少是大军区(野战军)正职,以开国元帅出任才合理。
如以西南军区副司令员陈赓,暂代司令员兼政委勉强还说得过去,而邓华虽是四野名将,但1949年5月才晋升兵团司令员,至于一年以后出任志愿军副司令员,主要是彭总仓促之间没有携带指挥班子,直接以第十三兵团部改编为“志司”机关,并推荐邓华做了副手,况且当时志愿军的规模也有限。
根据1952年评定的军队级别,陈赓等未来的开国大将是“军委委员级”,而邓华等上将只是“正兵团级”,在彭总和陈赓先后回国的同年夏季,志愿军在朝兵力也已突破114万人,规模超过整个四野的这支大军,怎么也得是元帅或者大将级人物来坐镇,为什么会交给仅仅是“正兵团级”的邓华呢?
甚至代司令员邓华当时的部下,包括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第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等名将,也都是正兵团级的开国上将,职务和级别的对应是不是打破了常规?恐怕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许多军史爱好者。
(陈赓、彭总和邓华)
一、彭老总的推荐至关重要
《陈赓传》详细记叙了这段历史,第二次入朝到达“志司”以后,彭总临行前单独找陈赓谈话,曾亲口许诺说如果敌人继续大打,就推荐陈赓为志愿军司令员,“如果停战谈判没有破裂,战场进入小打小闹的阶段,就推荐邓华为司令员”,换言之,战场形势将直接影响着推荐人选。
彭总提及的“大打”,是指美军突然大规模增兵朝鲜,对中朝军队实施大规模的反击或者登陆作战,这必然要求着,继任司令员具有优秀的大兵团指挥能力,以及能够号令三军的深厚资历,那么已经两次入朝的陈赓,便是最合适的人选,彭总对陈赓的信任更不用说。
彭总说到的“小打小闹”,是指停战谈判继续进行,敌我双方的战线比较稳定,“联合国军”方面只是为了在谈判桌上取得优势,不断发起小规模的战役或战术行动,企图改善态势控制更多山头的做法,也就是战争进入打打谈谈、谈谈打打的阶段,不会有本质变化,那么邓华足以胜任。
实际情况如何呢?其实朝鲜战场的停战谈判,早在第五次战役结束后的1951年7月,就已经开始了。经过双方代表的激烈交锋,到11月27日达成了初步协议,主要内容是“以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双方军队各由实控线后撤2公里,以建立非军事区”,自此战场在整体上趋于平静,间或有小规模战斗发生。
期间关于沿海岛屿的划分问题,双方再次爆发争执,于是美方宣布休会,发动所谓“空中绞杀战”和夏季攻势,企图用军事压力迫使中朝方面就范,打了三个多月碰得头破血流,到1951年底终于消停了,再不提什么海空优势要“补偿”的梦话,自12月11日起恢复谈判,换下一个话提:研究战俘遣返事宜。
因此从1952年初开始,朝鲜战场确实进入了“小打小闹”的阶段,战局和战线相对平稳,彭总放心地回国治疗,病愈后留京主持军委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彭总即按原来的设想,推荐邓华出任志愿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而陈赓也奉命回国组建“哈军工”,总之杀鸡不需要牛刀了。
(彭总和陈赓在前线)
二、邓华更熟悉朝鲜战场情况
1952年这个时间点上,开国将帅多处在年富力强的时期,我军肯定不缺乏统率志愿军的人选,为什么彭总一定要推荐邓华接手指挥权呢?因为在朝鲜战场上,我们面对的敌人是真正现代化的对手,跟国内战场截然不同,无论是战略还是战术层面,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否则就要吃大亏。
举个例子,革命战争年代骁勇善战的二野名将王近山,刚入朝时一度非常轻敌,认为中朝联军在兵力上占据较大优势,又更换了相当数量的苏式装备,可以说是我军有史以来“最阔”的时期,一鼓作气“把美韩军赶下海去”不是问题,结果在第五次战役中,三兵团损失颇重,其中就包括180师之殇。
如果志愿军易帅,调用其他职级合适的名将入朝,必然要有一个熟悉战场熟悉敌人的过程,并不利于作战指挥的连贯性,而邓华自1950年10月渡过鸭绿江起,一直在彭总身旁协助,长时间担任第一副司令员,不仅非常熟悉敌我双方的情况,且用兵老道谨慎,深得彭总倚重和嘉许,是心目中最合适的人选。
另外一层,邓华只是“代理”彭总的职务,彭总仍然是志愿军的司令员兼政委,战场上的重大决策和作战行动,仍在军委强有力的指挥之下,毛主席和彭老总虽不在前线,却时刻关注着战场变化,在战线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亦不会出现大的问题,某种意义上,邓华属于“守成”之将,谨慎是第一位的。
邓华代理司令员职务不久,便迎来了重大考验,自1952年10月8日起,由于战俘问题谈不拢,美方再次单方面宣布“无限期休会”,并着手发动攻势来逼迫中朝方面让步,我们熟知的上甘岭战役,即爆发于这一时期。在邓华强有力的指挥下,志愿军各部全面粉碎了敌人的进攻,损失惨重的美军只好收手。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正式签署,注意此时邓华的职务仍然是代司令员兼代政委,全权代表志愿军在协定上签字的,仍然是专程赶回开城的彭老总,换言之,在志愿军拥兵百万以上的状态下,以邓华将军的资历和级别,正式接替彭总的职务,确实是比较勉强的,这是客观事实。
三、志愿军的编制级别是动态的
“志司”所辖的兵力数量和编制级别,是根据战争形势变化而变化的,是动态而非静止的,搞清楚这一点很重要。1950年10月刚刚入朝时,参战部队仅有25万人,如果按解放战争时期四野的编制标准,“志司”统率的兵力大约是一个半兵团,其中邓华的第十三兵团占比64%,兵力约16万人。
至1950年底,参战部队猛增到74万余人,这已是超过四个兵团的实力了;1951年底突破100万人、1952年春达到114万人、1952年夏达到峰值135万人,完全超过了之前任一支野战军的兵力,因此在志愿军兵力不断上升的阶段,“志司”的级别绝不低于大军区(野战军),须以彭总这样的元帅级人物统领。
在此期间,无论是陈赓还是邓华,在彭总回国后接手指挥权,只能挂上“代理”两个字,抛开资历职级去空谈职务,那是外行的言论。比如粟裕将军自1947年初开始,便实际指挥着华野的作战,歼敌无算战功赫赫,且深受军委之信任,也只是出任华野代理司令员兼代政委,道理是一样的。
不过自1953年7月起,随着停战协定的签署,尽管志愿军并未立即撤出,但削减在朝兵力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1954年更是撤军的高峰期,前线的17个作战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秘密撤走了12个,占比超过70%,也基本反映出撤出兵力占总兵力的比例,“志司”的级别自然相应有所下降。
因此在大规模撤军开始的1954年9月,已出任国防部长的彭老总,终于解除了在志愿军的职务,而邓华正式担任志愿军的司令员兼政委,道理明摆着,只是指挥几十万人的部队,开国上将的职级完全够格。这其中也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因素,50年代中期以后,各大军区司令员逐渐更换为上将群体。
邓华担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的职务,其实只有一个多月时间,1954年10月即奉调回国,出任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司令员等职务,1955年以“正兵团级”授上将衔,期间打满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全场,堪称功勋卓著!
(邓华和刘亚楼两位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