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冉圣:32次通话破解邻里“心墙”
法治日报记者 吴良艺 通讯员 梁微
“法庭是公正和严肃的,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南区人民法院木格人民法庭,有一位沾满“泥土气”的民事法官,他就是木格法庭庭长冉圣。
图为冉圣在开展调解工作。 余梦 摄
在冉圣看来,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诉求、细致分析案情是“如我在诉”的最好诠释。他曾经办过一起两位老人与“一丈道”的案子,颇为典型。
老周与老韦比邻而居,两家房屋前后间隔一条5米宽的旧村道,多年来两家人关系和谐、相处融洽。2021年6月,老韦开始计划翻修自家旧屋,为防止施工材料滚落砸到老周家房屋,便在旧村道上修建了一堵高2米、长10米挡土墙。两个邻居也因此闹上了。
老周认为这面墙不仅影响自家通风采光,还时常担心墙承重不足会倒塌。相较于老周的担忧,老韦却认为修建挡土墙时已留足距离和空间。两家人多次沟通,一来二往,小摩擦不断升级,矛盾的“种子”由此埋下,并逐渐形成积怨。
2023年5月的一天,挡土墙倒塌,老周家一楼被滚落砖石砸中,导致房屋窗檐、窗沿坍塌,铝合金门窗、防盗栏杆、防鼠网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损坏。经村里调解,老韦在期限内将老周家损坏的房屋墙面和门窗修复。然而老周看到自家房屋窗檐被修复后与原样相差甚大,遂找老韦理论,结果问题没解决,矛盾升级了。老周一气之下将老韦告到法院。
受理案件后,冉圣第一时间找到两人了解情况,尝试通过调解化解纠纷。由于老韦现已离家外出务工,冉圣只能先通过电话联系两人,但是调解过程并没有他预想中顺利。
“孰是孰非其实一目了然,只是让他修复,拖了这么久都没解决……”电话里老周很急躁。
冉圣又联系了老韦。老韦在电话里愤愤不平,认为自己已经尽到补偿修复义务,老周不顾往日交情一直找他麻烦的行为纯属讹诈。
通过电话联系初步了解双方对此事的说法,冉圣和书记员又来到事故发生地,准备实地勘查。在事故现场,冉圣对案涉房屋屋面受损和修复情况进行逐一勘查。受损屋面被修复的痕迹还很清晰,冉圣用一根长杆和尺子测量,模拟事发情形,心中对当天发生的意外有了具体的观感。他再次电话联系二人。提起老韦,老周愤怒不已,说要找鉴定机构进行专业鉴定,要让老韦心服口服。而老韦则表示老周家中设计已是旧风格,现在要求他分毫不差地恢复原貌,分明是强人所难。老韦说的一番话也不是全无道理,房屋墙面和门窗被损坏是事实,但难以举证确定损失大小也是现状,假设请专业机构鉴定,鉴定时间长也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难题。
冉圣找到了双方矛盾的关键点:房屋损失费。
针对这一点找到切实可行的赔偿标准是当务之急。
根据法律规定,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就本案而言,老周房屋损失费主要从屋面及门窗造价、施工材料、施工设备、人工成本几方面进行核算。冉圣前后几次到建材市场、水泥厂、砖厂,请教当地建房经验丰富的工人了解行情,由此确定了农村房屋建设的市价标准。
针对双方分歧点较大的损失费问题,参照当前市价,冉圣把材料费、施工费、鉴定费等,一项项罗列出来,形成问题提纲;针对案情细节,再次走访村社干部和周边住户,进行详细核实取证;针对赔偿标准,根据双方分歧点,多方参考农村房屋基本修建标准,划出了一个合理的赔偿区间……做足了调查,冉圣决定再一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不过,这一番调解足足打了20余次电话。
这20多次通话中,冉圣在纸上先将对错、责权分别写在各自名字下,与老周、老韦一起复盘,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对话中,事件的经过脉络更加清晰完整。历经1年时间、前前后后32通电话,最终在冉圣的调解下,老周和老韦各退一步,达成一致意见:老韦赔偿8000元,由老周自行找人修复。
调解书出来的那一天,老周来到法院仔细地将调解文书叠好,装进自己的贴身口袋里拍了拍,然后对冉圣说:“冉法官,谢谢你!以后有事情我还可以找你吗?”
冉圣重重地点了点头:“当然可以。”
“这次调解让我明白,墙再高再厚也抵不过彼此心中的隔阂‘墙’。很多案件难度大,多数时候是因为双方都堆砌了无形的‘心墙’,硬如磐石。但是,事在人为,只要能用热忱与耐心让他们在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用理解的‘雨露’洗刷彼此‘心墙’,我相信,真心就能换来真情。”冉圣说。
来源:法治日报